微信打卡是什么意思?“微信打卡”是个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时钟”这个词。打卡的整体意义就是员工上下班时刷卡记录,简单来说就是签到。那么你听说过微信打卡吗?那么这个签到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签到是一样的意思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微信签到的具体含义。
您经常提到的“微信签到”是什么?
“员工上下班时,将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这是对“打卡”最传统的解释,但在网络时代,这个词的含义正在不断延伸甚至变异。
在“微信打卡”的语义上,除了企业微信版考勤打卡仍然保留打卡的本义外,其他使用场景已经完全脱离了上下班通勤的范围。
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微信打卡”就是每天将咕咚、悦动拳等运动类APP上的跑步轨迹截图发到朋友圈,相当于在扇贝词、百词斩等背单词类APP上发布记录。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签到读书群、早睡早起群等微信群……这些理解都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
事实上,“微信签到”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术语,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微信平台上实现的签到行为可以称为这样。纵观目前流行的一些签到活动,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朋友圈签到和微信群签到。前者是指通过第三方APP或公众号分享到朋友圈打卡,多为分享者的个人行为;后者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微信群,并在群内打卡。这可以视为组织行为。这两类行为基本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微信签到”。
跑步打卡、学习打卡、早起打卡……无数的微信打卡活动中,总有一个能击中你。即使你不参加,你也一直在微信上看到过。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做每件事都必须打卡呢?
也许你只是想展示自己
传播学学者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会利用媒体来表演和建构自己的身份,并通过这种表演寻求他人的认可。
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积极的生活状态,例如早起、跑步或读书,以树立自己的形象并获得大家的认可。 ——微信签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而且,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欲望。通过微信签到来表达自己,本质上是一种本能的“自我表露”。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微信签到实际上是“展览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沙文化”作为身份识别的符号系统,承担着个体区别于他人、确认自身存在和特殊性的重要功能。对于年轻人来说,发微信、打卡是一个自我编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完成自我塑造,让自己区别于他人。
或者,你想逼迫自己
有人在微信上查看,督促自己“向世界宣告自己的目标”,可谓“置身于死地而后生”的有效策略(但其有效性源于微信产生的强大关系链) )。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熟人的看法。因此,当你在朋友圈开始背单词、跑步、早起等打卡活动时,你的微信好友就变成了督导员。一旦你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来自熟人圈子的无形压力就会催促你坚持下去。
然而,刷朋友圈往往是一场单人战斗,单打独斗并不舒服。为了更好地自我监督,人们基于虚拟社区关系开发了新的签到形式——微信群签到。
得益于社交软件的即时通讯功能,微信签到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聚集来自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个社区。其特点之一是群体意识比较一致。在跑步组、读书组等打卡小组中,成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互相提醒、激励,在群体压力下监督自己。
除了无形的群体压力外,显性的群体规范也对个人产生督促。两人组成双重防线,防止成员半途而废。在微信群中,活动发起者一般会制定签到行为规则,以保证群内秩序;同时,还会配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促使你遵守秩序,坚持打卡。
无论是无形的群体压力,还是有形的群体规范,监督都是从外部因素出发,显得被动。但其产生效果的前提是人们自愿加入微信群,即人们在加入之初就默认了群体压力和规范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利用这两者进行自我监督的需要,所以他们才成为其中的一员。成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签到群与其说是被动监管,不如说是人们主动要求监管的结果。
你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吗?
毫无疑问,微信签到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本质上用它来更好地展示和监督自己。但有时人们也会本末倒置,为了打卡而打卡。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可以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在前台区域,表演者以特定的角色出现在“观众”面前,扮演符合其身份规范的社会角色。出于“印象管理”的心理,“表演者”希望通过朋友圈微信打卡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美的追求,从而获得别人对自己角色的认可。
不过,微信打卡毕竟只是一种展示手段,我们的重点最终还是应该放在锻炼身体、读书、早睡早起等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如果你过于注重打卡的形式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真正目的,你就会沉迷于朋友圈中自我表现的虚幻满足而无法自拔。
此外,群体压力虽然可以起到督促成员的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它总是与“从众心理”联系在一起。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会不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相同的社会心理,通俗地说就是“从众”。当你对阅读、跑步等活动失去兴趣,只是不自觉地将相应小组的打卡当成例行公事时,就意味着你可能已经陷入了随波逐流、为了打卡而打卡的陷阱。
当然,有些人刷微信的心理机制可能没那么复杂。或许他们只是想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以微信打卡的形式管理自己的生活,量化管理。但无论使用目的如何,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和生活正在被移动互联网重塑。
关于微信签到,相信很多人还不太明白它的具体含义和用途。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内容。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对微信签到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