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抖音直播发布《关于试运行健康积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和《抖音直播健康积分抵扣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新版健康积分管理即日起试运行系统将于10月底覆盖所有内容主播,预计年底前正式生效。公告称,平台将根据主播日常直播行为为其账号分配健康积分,并根据积分对主播账号采取分级管理方式。
具体来说,对于健康评分低于70分的主播账户,平台将采取多项惩戒措施,包括减少直播推荐、限制使用PK和打赏功能、暂停违规直播资金提现、并收回直播权限。
规定中,对直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容和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如炒作、吸引眼球、制造热点,或者故意制造夸张、怪异、新奇的噱头等,构成一级(严重)违规;宣扬伪科学、含有不良价值观、诽谤他人等,构成二级(中)违规;包括可能导致用户模仿的危险行为或不安全行为、多账号广播等,构成三级(中度)违规。
据了解,这并不是抖音官方第一次对直播间进行监管限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经营行为,8月,抖音正式新增《不当信息:“诱导互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诱导互动规则”)和《违规玩法:抱单》 《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持仓细则)。根据违规行为,账户将被扣除积分、押金/佣金,相关产品下架,创作者产品分享功能将被暂停或永久关闭。
多项新规的出台,预示着恶意炒作、“诱导互动”、“直播抱单”等直播行为将成为过去。
诱导互动的细节显示,在直播间,通常会要求消费者参与互动以获得折扣、福利、低价特权、购买商品等“折扣”,但“互动行为”之间并无联系。 ”和“获得折扣”,或者没有履行和兑换依据的,都属于诱导互动违规行为。
截自抖音电商学习中心官网
例如,在直播间,主播要求消费者发布“拿下”、“想要”、“666”、“报名”等,这些都是与所购买商品无关的无关、无意义的评论;或者主播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暗示消费,有的甚至承诺在与上面的文字互动时获得折扣,但实际上并没有兑现折扣。这不仅诱导互动,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交易体验。
对于此类诱导互动的违法行为,细节中明确表示,增加了消费者获得应有权利的成本,影响了消费者的观看体验。平台不鼓励此类行为。创作者应该采用优质的内容和合理的互动方式。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和信任感。
对此,杭州一脉创始人金戈认为,优先发货拍照、加入粉丝团领取运费保险等行为属于正常的商业机制和服务,不构成违法事实。但如果将此类行为视为诱导消费者做下一步事情的筹码或诱饵,则属于欺骗行为。
一美商知识产权导师刘宜岑律师也指出,诱导互动不一定违反法律法规,但如果商家承诺一定折扣但没有兑现,则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权。构成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 “诈骗”,买家有权要求每件假货赔偿三分,最低赔偿500元。
在实际直播中,这样的诱导互动事件经常发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日,拥有超过1200万粉丝的抖音人气主播秀才的账号被封禁。据公开报道,他的禁令可能与“举报非法活动”有关。此外,他还可能涉嫌诱导粉丝打赏。抖音平台数据显示,秀才粉丝中,女性用户占比70.44%,40岁以上用户占比79.8%。因此,他也被称为“中老年女性收割机”。有网友透露,他经常在直播间喊“医药费,医药费,把你的医药费给我”,涉嫌诱导中老年女粉丝给他送礼物。
此外,吉林省网警近日发布的新闻报道显示,警方抓获了一个以丁某某为首的“刷用户控制评论”的违法犯罪团伙。利用“品牌”、“发统一词”、“拉人气”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在直播间互动,通过在直播间制造虚假人气,诱导消费者购买诸如此类的直播产品。如衣服、生活用品、零食等。
直播结束后,客服会统计“刷手”工作的完成情况,并与主播核对。主播将支付费用。运营商将根据分配协议,对创始人、领队、运营商、客服、“水手”给予相应的“工资”。
金戈直言,这种诱导粉丝打赏、控制评论的行为,本质上是比较严重和恶劣的。 “平台控制这种诱导互动行为,目的应该是让消费者以更正规、更健康的方式观看直播,更好地了解商家的服务。”
除了制止诱导互动行为外,抖音还首次公开禁止“抱单”行为。最新发布的挂单细则显示,以下四种行为均属于违反挂单行为,明确纳入禁止范围。
截自抖音电商学习中心官网
1、虚假平仓。是指直播间销售的商品没有真正的清仓特价,而是利用虚构的降价信息来吸引买家。
2.产品未上架。即直播间展示或介绍的产品实际上并没有上架销售。
3. 保留货物订单。是指卖家以一款性价比高、有吸引力的产品作为“促销点”,却迟迟不上架。待当前直播间停留、互动、关注人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产品才会上架。
4、不要对库存/产品设置特殊的采购条件。是指该商品已上架但库存为0,并且对该商品设置了特殊条件,例如设置只能偏远地区购买、最低购买多件商品、人数达到时才可购买。 xx可以把链接发给大家吗,需要多少个赞才能触发福利等等。
违反规定的直播间将被处以违约金罚款并提高应缴保证金数额,或者冻结其保证金或永久封禁其账户。
这对于很多喜欢通过“憋单”来吸引自然流量的商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据信用中国官网消息,今年6月,抖音店铺“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运营商上海博观睿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虚假信息被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宣传。处罚信息显示,阿迪达斯抖音官方旗舰店声称,如果点亮灯牌、加入粉丝群,并且粉丝群中有XXX人,就可以上架某种商品并享受折扣,但事实上,无论消费者是否点亮灯牌、是否加入粉丝团,所有团体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折扣。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诱导关注、拖延订单的违法行为。
摘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压单的底层逻辑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自然流量,包括浅层交互数据和深度转化数据。”针对此类行为,金戈分析,憋单其实是先增加互动数据,再增加直播间人数,最终推动一波集中交易。虽然可能会增加销量,但会极大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刘宜岑律师对此表示赞同,“拖单等饿了么营销行为是一种营销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直播间流量、增加粉丝粘性,但影响了消费者的交易和观看体验,扰乱了平台秩序”交易。”
御智文化创始人洪元帅也向一美商表示,这是商家在平台流量规则和流量思维下的异常操作行为。 “商家这样做可以理解,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消费者体验和平台发展。相信这种抱单行为最终会在平台推广优化和消费者审美进步的推动下逐渐被淘汰。 ”。
除了憋单之外,金戈认为直播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多自热流量,比如提高产品性价比、优化直播间的画面展示效果、提高直播间的自热流量等。短视频整体视觉呈现效果,优化主播用词。技术、优化直播节奏、完善售后服务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获得更多的自然流量,这其实考验着商家的基础内功和业务的底层逻辑。”
事实上,当前网络直播间的违规行为不仅有诱导互动、打压订单,还有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
今年4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走进黑猫投诉】》,以10家电商平台、14位大流量主播为研究对象和分析对象。可见,产品质量和虚假宣传仍然是直播带货的主要问题。报告显示,产品质量问题维权舆情占比由2021年的32.35%提升至45.75%;虚假宣传问题维权舆情占比由2021年的31.64%提升至37.82%。
其中,疯狂小杨、李佳琪、刘耕宏、罗永浩等14位顶级主播被点名(推荐阅读:热搜!李佳琪、疯狂小杨被点名)。
“直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卖货。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销售,必然要在产品功效、价格、售后等有利于买家踊跃购买和订购的方面进行宣传。不过,这往往伴随着比较大的法律风险和舆论风险。”刘宜岑律师对此评价道。
针对上述诸多违规行为,抖音电商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新规,针对直播间的一些违规行为。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截自抖音电商学习中心官网
一是违规涨价。
今年3月9日,抖音电商发布公告,公布《抖音电商创作者价格促销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带货达人不得进行虚构产品比价。
《规范》提到,创作者在推广产品前,有义务核实其销售价格、比价、保价服务等与价格相关的促销信息,确保价格明晰,促销信息真实、客观、准确。且不得作出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误导性描述。例如,当实际购物车商品包含价值26元和83.9元的商品时,广告“所有商品均为59+”或“10本书10元”是违法的。
一旦创作者进行违规价格促销,抖音电商将根据违规情节,采取下架违法产品、扣除信用积分、暂停或永久关闭产品分享功能等措施。
二是“热点”虚假传播行为。
今年5月,抖音电商发布公告表示,将拒绝并严厉打击利用热点事件炒作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包括但不限于严厉打击谣言、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全面整治假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特定人员等虚假人物;并利用炒作热点、兜售虚假信息等方式产生流量。兑现的行为。据抖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已对存在此类情况的商户产品进行排查,共处置违规产品51件,下架违规商户12家。
三是“假慈善”行为。
今年6月,抖音发布新规定,要求“公益账号不得从事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活动”。
规定强调,严禁以公益为由博取关注、欺骗粉丝点赞、非法牟利。比如发布摆拍照片、“贫困困苦”等虚假信息,夸大社会家庭矛盾,或者通过发布“助农”“助老”“助残”“帮扶”等内容谋求商业变现穷人”。
据抖音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抖音已下架相关视频1131个,无限期封禁账号3518个,删除其不当获取的新增粉丝,取消其变现功能权限。
金戈指出,抖音推出的上述一系列监管措施都是积极方向,旨在让直播间更加绿色、更加合规,实现可持续发展。刘宜岑律师也对平台的规范化发展进程表示认可,“直播行业的逐渐成熟体现在‘直播盈利’与‘降低法律风险和舆论’之间的逐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