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哪个好 type-c耳机和3.5mm哪个好

9158APP 0

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哪个好type-c耳机和3.5mm哪个好今天果子只想告诉你三件事:3.5mm耳机孔,3.5mm耳机孔,还是XXX的3.5mm耳机孔。耳机历史耳机插孔的历史几乎与电话一样长,最初用于交换机。当时,用户需要

果子今天只想告诉大家三件事

3.5毫米耳机插孔、3.5毫米耳机插孔或XXX的3.5毫米耳机插孔。

耳机历史

耳机插孔的存在时间几乎与电话一样长,最初用于交换机。

当时,用户需要方便地建立和切断音频信号的传输,电话插孔就诞生了。

直径多为四分之一英寸,即6.35毫米,主要用于中型和大型音响设备。它是耳机插孔最早的前身。

后来随着这类接口的广泛应用,各种尺寸的接口也相应衍生出来。例如,迷你2.5毫米耳机插孔曾在一些旧手机上使用,现在在“国砖”中也能看到。

然而,接口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市场上的耳机插孔鱼龙混杂。

当时,各大厂商为了捍卫自己在行业中的话语权,都采用了自己的接口设计,彼此之间互不兼容。这也给配件厂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久而久之,用户和制造商都无法忍受这种不兼容,制造商将目光投向了行业两大巨头推出的产品。一种是索尼推出的Walkman,就是电影《星爵》中使用的那种;另一个是拯救了苹果公司的iPod。

这两款划时代产品所采用的接口方案恰好是3.5mm耳机插孔。

因此,受此影响,其他厂商也开始使用3.5mm,耳机不兼容的问题就解决了,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3.5mm耳机接口也可以更加分段。首先,3.5mm属于TRS端子。 TRS 是通用学名。根据段数又会细分为TS、TRS、TRRS等。

我们常见的3.5mm耳机插孔有TRS和TRRS。前者只有左右声道,而后者因为多了一个接触点而支持麦克风功能。

不过这个额外的麦克风将TRRS分成了三大派别,这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虽然它们都具有3.5mm 耳机插孔,但它们可能无法在Apple、Android 和Symbian 等所有设备上运行。风格通用。

尽管如此,3.5mm 的成功是无可争议的。由于其广泛的兼容性、耐用性和易用性,它在手机上长期流行。

随后,出现了急剧下滑。

自从苹果推出AirPods以来,无线耳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尽管苹果并不是第一个生产无线耳机的公司,但它是第一个让无线耳机出现在街头的公司。

而越来越多的安卓真无线耳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无线时代

虽然很多人会将此事件归咎于苹果,但苹果并不是第一个攻击耳机插孔的人。

事实上,早在功能手机时代,索尼爱立信和诺基亚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数据接口连接耳机。 (例如Walkman W810)

智能手机时代,美国运营商T-Mobile和HTC于2008年推出的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不支持3.5mm耳机插孔,只能使用miniUSB。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说是智能手机的鼻祖,虽然不太好用。

OPPO在2014年推出的OPPO R5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只有去掉耳机孔,厚度才能控制到“刀锋般薄”的4.85毫米。

两年后,iPhone 7发布前夕,乐视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不知道有没有偷看苹果的图纸,乐视超级手机2系列发布了,没有耳机插孔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网应该也是第一家将Type-C口用于耳机的厂商。乐视也将其命名为CDLA数字无损耳机。这东西口碑不错,有DAC解码,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现在还在某网站上被“垃圾佬”津津乐道。它是乐视手机的经典“遗产”。

“回首过去,看看现在”,其实早在功能手机时代,这些巨头就开始考虑摆脱3.5mm耳机插孔。但去掉耳机孔的设计就一定正确吗?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TWS耳机确实不如3.5mm耳机。

3.5mm耳机的优点

第一个是电池寿命。

由于成本问题,一些低价无线耳机的电池容量较低,所用芯片功耗较低,续航能力自然较差。

当然,好的耳机配合充电盒可以续航24小时以上,但谁也不能保证耳机永远充满电。我们总会遇到没有时间充电或者没有地方充电的情况。有线耳机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

第二,延迟。

蓝牙传输音频数据时,会经过数据压缩、无线传输、数据解压、数模转换等步骤。

无线传输和数模转换在这里不会造成太大的延迟,但编码和解码阶段由于需要算法处理而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导致传输延迟。所以蓝牙耳机肯定有延迟,区别只是快或慢。

如果你想在市场上买到一款完美平衡、低延迟的蓝牙耳机,价格往往要上千元以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普通蓝牙耳机用来听音乐还好,但是当用来玩游戏时,相信所有游戏玩家都会深有体会。

第三个是标准问题。

虽然3.5mm耳机接口在手机上并不常见,但在笔记本、游戏机、随身听等设备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3.5mm耳机仍然是主流标准音频接口。所以当你有多台设备的时候,你只能多买耳机或者买适配器。

第四个是损失问题。

每到情人节,总能看到买家为蓝牙耳机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有线数据的丢失率也比无线数据低很多,所以即使丢失了,你也不会感到那么心疼。

第五是选择问题。

很多人习惯在公交车上听着音乐小憩,但如果你的手机突然提示没电了,你会怎么办?是该拔掉耳机开始充电,还是选择继续闭目放松,享受这短暂的安静时刻?这就是两用的缺点。

音质是一堂形而上的课

至于音质,这个东西本来就很神秘,和你的设备、接收器、协议标准、使用环境等等都有关系,所以我没有总结为第六个问题。

不过,我们也做了一些功课。当然,由于我们不是专业出身,如果以下内容有错误,还请大家指正。

众所周知,3.5mm耳机接口输出模拟信号,因此手机内置的DAC解码芯片和放大器会极大地影响“音质”。

Type-C 或Lightning 等数字接口接收数字信号。耳机内部电路首先要解码数字信号,然后通过DAC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发送到耳机中的扬声器,驱动扬声器振膜发出声音。按下它,使人耳能够听到。

可以看到,与传统耳机相比,数字耳机额外增加了解码模块、DAC模块、放大器,因此成本会高很多。

不过,即便如此,一些追求利润的厂家也会在里面掺水。因此,有些耳机虽然价格昂贵,但其性能并不一定比3.5mm耳机好。这也导致部分用户对数字耳机没有好感。

至于TWS无线耳机,它也传输数字信号,但介质是蓝牙而不是有线。在保证其能够最大程度接收信号的同时,其“音质”表现更多地取决于内部元件的强度。

也就是说,普通的3.5mm耳机搭配内置好的解码芯片的手机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音质,但Type-C耳机和TWS耳机的要求更高,所以一般来说TWS耳机的价格比较贵。

然而“音质”本身就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就像做饭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即使你用价值几千元的耳机给朋友播放古典音乐,也并不能证明音质更好,因为你的朋友可能会说,“我更喜欢Lady Gaga”。

所以“音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线耳机不一定比无线耳机好,但一般来说,音质好的无线耳机往往价格更贵。

总体来说,除了音质。至少在续航、延迟、标准化、损耗、选择性等方面,有线耳机还是更有优势。

TWS耳机的优点

那么既然3.5mm仍然有很多优点,为什么厂商还在为之苦苦挣扎呢?我们肯定会谈论无线耳机的实施所带来的利润收入,但在此之前,我想谈谈无线耳机的优势。

首先,你不必面对卷起的线。打开盖子,取出——,一口气戴上,优雅自然。

其次,像跑步场景,以前有线设备需要手机拿在手里,现在可以放在任何地方。

然后在驾驶时,汽车音响播放导航和音乐。但如果有电话打来,你不想让车里的其他人听到电话,你可以通过戴上无线耳机自动切换到播放端。

设备之间还存在无缝体验。例如,使用AirPods,您可以在多个Apple设备之间自由切换。

此外,数字音频传输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不再受TRRS等通道数量有限的限制,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音频效果。 解锁更多新功能。

比如2014年推出的索尼PHA-3,解码后可以实现“左右平衡输出”,将声音分离为左右声道,输出到耳机。官方称这样做是为了给声音添加“空气”。

苹果的空间音频在这方面与苹果的空间音频类似。我也给苹果技术人员打电话询问过。他们给出的一般答案是基于数字信号无线传输到外部解码。

数字音频带来的回声消除、声源定位等功能其实非常有利于AR/VR的沉浸式应用。当然,这些都是相对未来的事情。

至于IP68,对于厂商来说确实是一个优势。少一个开孔,可以进一步减少水和灰尘进入手机的概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去掉3.5mm耳机插孔就无法实现IP68。例如,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手机可以做到这一点。

至此,我们就讲完了3.5mm耳机和TWS耳机的主要优缺点。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从对比中不难发现,无线耳机和3.5mm耳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为什么要淘汰3.5mm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表示,无非是厂家的利益。

如何做生意

众所周知,苹果AirPods一经推出,销量就迅速增长。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报告显示,苹果真无线耳机AirPods 2019年销量近6000万只,占真无线耳机市场收入的71%。

到2020年,销量达到1.14亿只,直接超越众多传统耳机厂商,成为苹果最赚钱的配件之一。

即使是以假冒AirPods 起家的商家,每月也能赚到数千万美元……

而对于其他厂商来说,一方面要争夺无线耳机的话语权和用户粘性,另一方面由于商人的本质,无线耳机的这一大波必然要上船。

然而,市场鱼龙混杂。苹果可以把AirPods的延迟做得非常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做到;有些厂商不关心自己的手机是否支持IP68,会先去掉3.5mm耳机插孔。类似的原因很常见。用户,他对无线耳机有好感吗?

不过,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无线耳机真的不值得推广吗?

其实不是,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

但必须承认,现阶段无线耳机在某些地方还不如3.5mm耳机插孔。由于无法完全替代,两种技术应该共存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下子切断。

这种被强行切开的感觉就像是,我可以选择很多交通工具,但你却只让我坐飞机,尽管我知道它更快。但我恐高,要多付钱。为什么不让我坐长途汽车?为什么不让我看看窗外连绵起伏的田野?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无线本身是一种未来的便利技术。

所以大家对这个尖端技术并没有不满意。真正让人不满的是,厂商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煤油灯并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汽车诞生后,自行车仍然是许多人的通勤工具。智能手机诞生后,MP4播放器才有序退出;为什么说到无线耳机,手机上的3.5mm耳机接口就好像从世界上消失了呢?

参考:

电子发烧友:耳机3.5mm接口的诞生与变迁

互联网:乐视、苹果、索尼爱立信、Strategy Analytics;耳机3.5mm插头(三节/四节)接线方式(国标/非国标)及其代表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