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旗下“青桃”更名“抖音精选” B站的业务被张一鸣盯上了

9158APP 0

抖音“倾桃”已更名为“抖音精选”

中长视频的阵风依然吹在抖音上。

近日,抖音将今年3月推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青桃”更名为“抖音精选”,图标也更换为抖音官方标志+“精选”副标题。

(来源:站长之家)

应用介绍显示,抖音精选APP是抖音中长视频版。它拥有海量优质视频内容,口号是“每次打开,都有新收获”。

目前APP主要包括互联网前沿、科学探索、财经、职场、旅游、汽车、体育、文化艺术、萌宠、时尚美容、美食、歌舞、游戏情感等频道。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精选”界面无广告,可与抖音互操作。 APP整体功能与更名前的“清桃”没有太大区别。播放界面和内容风格与B站非常相似。

很难不让人想到,“倾桃”如今更名为“抖音精选”,是为了与B站竞争,争夺中长视频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抖音的燕燕中龙视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小事。

早在2019年下半年,抖音就允许创作者上传5-15分钟的视频内容。

2021年6月,抖音推出“中国视频合作伙伴计划”。加入该计划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在多个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获得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三大平台的流量收入。

(抖音视频合伙人计划。来源:道真研究会)

2022年9月,抖音举办第四届创作者大会。会上,抖音副总裁支颖宣布,图文、中长视频等新内容类型将是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

同时她还表示,将进一步提高视频内容上限,尝试开放最长30分钟、最高64GB、4K 120帧的视频内容上传和播放。

作为短视频赛道的领头羊,抖音为何会做自己不擅长的中长视频呢?原因很简单:一是用户和创作者有观看中长视频的需求。二是拓展内容边界,鼓励生产更多优质内容,加速内容变现。第三,抖音此前针对中长视频领域推出的“西瓜视频”已陷入增长低迷,需要开发新的中长视频APP来获得新的增量。

此外,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年轻用户一直是抖音布局的重要目标。

数据显示,抖音APP上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为27.4%,而西瓜视频仅占比21.0%。对于长期致力于打造年轻内容生态的抖音来说,西瓜视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抖音、西瓜视频用户年龄分布。来源:阅虎APP)

基于以上原因,抖音上线了“倾桃”,并更名为“抖音精选”。很明显,就是以中长视频为主,进一步在平台上打造多元化的内容生态。

单从这次更名事件来看,“清涛”这个名字辨识度不高,很难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抖音精选”与抖音之间的“羁绊”显然会更深,更有利于两个App之间的内容交流。

可见,抖音选择将“倾桃”更名为“抖音精选”,可以进一步提升APP的知名度,让中长期视频业务更快发展。

综合来看,抖音推出“抖音精选”是基于用户和创作者的需求,以及平台中长视频内容的拓展和B站年轻用户的需求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中长视频市场正在复苏回暖

近期,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陆续发布二季度财报,中长期视频平台的盈利情况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爱奇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17%;会员服务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5%,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爱奇艺第二季度财报。来源:爱奇艺官方微博)

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中国视频平台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3.04亿元,毛利润同比增长66%,实现连续四个季度改善;哔哩哔哩增值服务收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9%。盈利已经越来越近了。

(哔哩哔哩近五个季度的营收和毛利润。来源:DoNews)

从中长期来看,中长期视频平台二季度业绩普遍好转,似乎暂时告别了以往齐头并进亏损的“惨状” 。

表面上看,中长视频赛道的竞争格局虽然相对稳定,但主要包括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TV四大长视频平台,以及内容社区平台B专注于中型视频的站点,呈现“2+2”+1”的格局。

但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复苏、广告需求回暖,中长视频盈利能力持续上升,行业迎来新一波红利。

在此形势下,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开始发力中长视频。他们通过对外推出中长视频平台,对内测试综艺付费、短剧付费等形式,撼动了现有的市场格局。

在中长视频的上升赛道中,抖音以颠覆者的身份崛起,不断寻找商业化的新增量。

除了备受瞩目的抖音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平台已经主攻中长视频。

2020年底,微信推出1分钟以上视频上传功能;同年,知乎在APP中新增“视频”版块,用户可以上传1分钟以上的知识视频; 2021年,快手内测“劲视频”APP,正式进军视频领域……

从这些内容平台的布局来看,它们早已脱离了图文、短视频等形式的限制,开始拥抱中长视频内容。

原本专注于中长期视频的内容平台也在不断拓展内容边界,打破内容类型的限制。例如:B站推出了类似于抖音竖屏模式的“故事模式”,作为内容生态的补充。

纵观整个视频行业,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无论是短视频还是中长视频,归根结底都是平台对内容的拓展和商业化的一种形式。如今,各平台都在采用内容变现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中长视频成为新竞争点

如今看来,随着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纷纷进军中长视频市场,中长视频成为各大平台新的竞争点。

这意味着中长期视频赛道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下,中长期视频平台推动内容创新、为用户带来多元化的内容体验是多么困难。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12亿,占全部网民的94.8%。人均每日使用时间高达168分钟,远远优于其他应用。用户重叠率高。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来源:CNNIC)

换句话说,中长视频平台必须争夺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才能找到出路,而短视频平台如果继续争夺中长视频平台的用户,很可能会被短视频“杀死”。视频。

与短视频相比,中长视频的创作门槛更高,开发难度更大。例如电视剧、电影、动画、综艺等长视频内容通常需要专业的制作运营团队。

从头到尾需要很高的成本,但短视频显然不需要如此复杂的制作流程。

也就是说,在整个内容形态和制作过程中,短视频比中长视频更具发展优势。

但话又说回来,长视频和短视频没有区别。只要是优质内容,观众就一定会买单。与其纠结是做短视频还是中长视频,不如多关注内容的质量。关于促销。

毕竟,高质量的内容是获得增量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