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整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影视剧、明星等业务,成立抖音娱乐部。
在我看来,第一个受益者似乎是曹云金。早在今年春天,曹云金的“名气崛起”就时不时成为话题。
德云社“著名弃弟子”曹云金开始在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定期更新后,人气稳步上升。现在说他是相声直播“一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不可否认,对曹云金的关心有一部分是为了看热闹,不要太当真。他与德云社分手的故事是人尽皆知的。
现在他的单场直播观看量达到了3000万,点赞数上亿。不仅重新获得了人气和舆论支持,也凸显了长期以来主打相声标签的德云社发展乏力。
曹云金本人则比较内敛。除了在采访中再次表示“‘云’字不属于郭德纲”之外,他至少没有像郭德纲那样反复挑衅、嘲讽自己的“对手”……
本文无意成为德云社恩怨录的续集,但相信曹云金“复活”半年后,或许是时候回顾和分析曹云金和他的“云相声”是如何占便宜的了短视频直播趋势如何实现逆袭?
作为艺人,他在自己身上堆了很多buff:优秀的小众专业知识、自己的讲故事能力、早期的流量基础、广泛的社交圈子(其实是更有意识的圈子运营能力),以及非常好的“网络嗅觉”成为基础为了变得流行。
事实上,他被德云社打压的事实也成为了某种历史机遇。抖音并不是没有和德云社合作过,但据我观察,德云社的策略总是很狡猾:
与抖音独家合作龙子客招生等内容;
我们与喜马拉雅有长期合作。除了版权合作外,我们还专门定制了“睡觉版”相声专辑等;
与腾讯视频联合打造“德云斗小社”等团体;
情景喜剧《洗舍江湖》再次在爱奇艺播出……
作为一家领先的经纪公司(我一直认为德云社是中国最顶尖的经纪公司),德云社分担风险的做法当然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分担风险自然也意味着分享利益。
对于抖音来说,一方面,投资德云社的收益需要仔细计算。另一方面,由于德云社今年已经与快手达成合作,抖音押宝曹云金也在情理之中;
而曹云金想要将自己从“谋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真正摆脱压抑的基调,这确实需要“资本的支持”,所以这是一场双向的“赌博”。
1、从“沉没”到翻身,曹云金走的是郭德纲当年走的路。
至少曹云金做的一件事是对的:如果他想扭转自己的名声,就必须走郭德纲的路。
一个有趣的观点是,相声的“基因”有其自身的下沉属性。
说起来,这个概念是郭德纲普及的。早年,他经常在小剧场里提起天桥相声的起源。他的前辈的许多生活方式并不优雅。
当时,郭德纲面临着主流相声对“三俗”的打击。相声起源论也算是他正名的一种方式。
而郭德纲本人也确实是靠着“下沉市场”东山再起。
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频道和平台被“老艺人”占据的时代,郭德纲通过在小剧场偷偷录制并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迅速占领了相声市场。
可以说,德云社的立身之本是“百姓喜闻乐见”,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首先,你必须被人们看到,你才有资格说“喜欢听、喜欢看”。
因此,互联网对于郭德纲和德云社来说极其重要。它不仅是他们的创意素材库,也是他们接触观众最重要的媒介。
当移动互联网进入短视频、直播时代,德云社这艘巨轮并没有“拥抱”新版本(虽然日常合作从未少过)。
早年通过自然交流占领哔哩哔哩的郭德纲和于谦,并没有深耕哔哩哔哩。当然,这其中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比如郭自己的创作巅峰已经过去,比如德云社混乱的经营理念。但我们可以从结果来判断。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德云社把最高级的渠道让给了别人。
观众没有改变,他们仍然为免费、便捷的内容付费。
当时德云社适应了这种需求,所以就出现了;如果今天它不能满足这个需求,自然会有人愿意配合它做同样的事情。
这个人不一定是曹云金,但是曹云金努力成为了这个人。
或许也有人会说:“你们这些自媒体人现在都在帮曹云金代言,为什么还去那里呢?”
—— 事实上,曹云金的舆论逆转是符合传播逻辑的,因为媒体曝光本身就意味着话语权。
在德云社小剧场无数次加班演出的欢声笑语中,郭德纲也以套路的方式与观众面对面讲述了德云社的难处,他是如何组织传统相声笑话的,还用“咖啡是优雅的,大蒜“俗”消解了主流舆论的刻板印象,以花哨的方式传播了自己的相声理念。
当时那些批评德云社“三俗”的老艺人,虽然拥有官方麦克风,实际上却在“天桥”下失去了很多向普通人说话的机会。
所以,老艺人本人在公众的印象中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利,但德云社的麦克风传输效率确实要高很多。
现在我们看看,谁有这个机会面对观众呢?
郭德纲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不管他说什么,第二天媒体的标题就会写成“郭德纲给XX打电话”。
这实际上意味着他和观众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现在底层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曹云金”手中。曹云金获得了与观众近距离交流的机会,翻身了。口碑。
我们谁都不知道德云社内部关闭时发生了什么,但现在曹云金有无数的机会,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长此以往,名声就要扭转了。
一切都像当年的郭德纲一样。只有掌握了“下沉市场”,才能掌握整个行业。
2、社会情绪的变化,从“背叛老师”到“打工没办法涨工资”
曹云金知名度和美誉度“逆转”的另一个关键可能是当前的舆论整体环境。
“背叛主子”的指责让曹云金将矛头指向了曹云金。一方面,郭德纲的声音当然更大。另一方面,舆论场因其对相声行业的固有印象,给了郭德纲一些特殊的认识。
作为师徒传承,自然要更加重视一些规则。一般来说,公众会认为曹云金犯的错误较多。
但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人们对同样的事件有了新的认识。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却没有清理好自己的工作场所,对老板积累了很多怨恨。他们对曹云金事件有了新的定义:因要涨工资而引发的“大案”。
人们开始看到德云社危机中确实存在但被长期掩盖的经济问题。它的分配制度也许是“合理”的,但在普通人眼里绝对不“公平”。
曹云金、李静、何云伟等人因未能分享德云社的发展红利而相继离开。
郭德纲,他不就是一个“资本家”吗?
这是曹云金舆论逆转的核心问题。当很多年轻人将郭德纲视为“资本家”而不再是艺术家时,他就失去了与群众的情感联系。作为他的对手,曹云金在团队的帮助下表现非常出色。利用了这个
—— 不管这个舆论一开始是如何产生的,我想团队都是有意识地利用了它。从评论区大量的内容来看,依稀还能看到它的痕迹。
不久前,曹云金在线下演出时表示“‘云’字是人民的”,反响非常好。郭德纲本来想收回曹云金艺名中的“云”字,但曹云金拒绝了,并声称“云”字是张文顺老师给他的。
现在这种“反抗权威”的言论再次升级。我相信这个敏感点的梗一定是团队研究过的。用“人民群众”来消解“云”字的赋予属性,正中当前互联网情绪的正中靶心。
说明曹云金和他的团队在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郭德纲和曹云金在舆论场上的争吵,肯定是德云社本身发展的问题造成的(批评曹云金的人还是很多的,但至少是分裂的,甚至连何云伟,他也是如此)名声更差,也扭转了很多舆论)。
涉足娱乐圈,郭组长想要发展粉丝经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相声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基本基础在哪里呢?是网络综艺吗?是那个叫陪护的年轻女孩吗?那些顶多是平庸的自制网络综艺吗?
许多事情都会影响整个身体。一旦形成了不做好本职工作的印象,“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德云社全力以赴,固然有可能重新夺回曾经赖以生存的“渠道优势”,但所需要的努力可不是翻身那么简单。
在新领域努力却毫无进展,也让德云社失去了“落叶归根”的机会。天上鹤不如曹。一旦这种“梗”传播得更广、概念形成,对德云社来说就没有什么好处。对于公司后续的人才发展非常不利。
当然,以郭德纲的专业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在创作巅峰之后,他仍然是最有实力的相声演员之一。
但“资本家”性格形成后,他与观众之间的差距最终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在“永远不同情208”的环境下,以前的很多笑话已经不再有效。观众不但不再特别了解郭德纲,而且他可能还极其严厉。
德云社未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3、曹云金为何押注抖音?
知乎上不少人在回答曹云金相关问题时,都会强调德云社的内生问题。我一直觉得光讲这个是没有道理的。
即使德云社死了,其他俱乐部还没有开始蓬勃发展。作为“天选之人”,曹云金肯定有自己的优点。
比如他的基本功出色,“云鹤九霄不如曹”,就是他说的。甚至有人说,郭德纲忙于各种商演时,云鹤等几代演员的相声,其实都是曹云金教的……
不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曹云金在各大大卫卫视(包括央视)晚会上的表现其实至少不比郭德纲和德云社岳云鹏差。他在业界的声誉和网上的影响力也很好。级别以上,这也成为选择抖音的依据。
更重要的是,云鹤九霄背后还有郭德纲。随着德云社品牌的壮大,外资与其合作就会受到限制,这是非常不愉快的。
而且,成功的郭领主也不可能像0405相声那样,为了出好内容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配合。
所以你看现在的德云综艺、相声作品都是让人过瘾,水平都在标杆之上,但是惊喜的确实很少。
至于曹云金,他的背后“没有人”,这意味着没有资本运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背后的人还有很多,因为抖音这样的资本可以通过他连接到相声乃至整个曲艺圈。
就纯相声功力而言,曹云金不一定比李静和何云伟高峰更好,但曹云金很灵活,能相处得很好。
与同样拥有众多好友的于谦相比,曹云金也非常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人脉资源转化为直播间的运营策略。
早年被德云社打压的经历,其实说明了他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背负“郭德纲目光”的社会负资产,曹怡然与圈内外不少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近日,他有清曲社的苗甫和《无厘头文学》的陈清泉双双受邀来到直播间。
从抖音来看,曹云金具有“生态”价值。抖音娱乐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直播红人,而是一个有“破圈”能力的新星,既能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又能在直播中突破“次元墙”,创造一个具有综艺效果的复合“物种”。
或者换句话来说,抖音想要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声直播间,而是一个可以作为融合策略示范点的直播间。这是他们选择曹云金的重要原因。
你看,抖音娱乐号称整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明星等……曹云金的直播间是否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DEMO形式?
无论是抖音还是曹云金,其实都只是典型案例。它们背后体现的是直播业态在重塑“内容IP”方面的价值。
比如张大大原本的形象就是在综艺节目中说话的一个令人不快、不讨人喜欢的人;但凭借直播间“我的娱乐圈连接”人设,他实际上扭转了部分声誉,这在传统媒体时代很难实现。想像力。
曹云金早年被媒体曝光的斗气、固执、难以与人相处的性格现在或许还没有改变,但直播这种媒体形式确实能展现出他(以及团队)的“另一面”。 )希望能够展示。
直播不仅是流量中心、卖货渠道,实际上已经成为打造IP口碑的关键领域。
对于一大批MCN、艺人、明星来说,这或许是曹云金案例最有价值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