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为本地生活构筑的“护城河”远比抖音预想的要坚固。
“目前抖音已经放弃亲自做外卖了,曾经组建了4-5个团队来测试外卖业务,现在已经全部解散,相关业务团队已经并入到店业务。”还没有招募自己的车手。”抖音服务商仓腾传媒CEO詹亦夫向《界面新闻创业前沿》透露。
抖音尝试了三种方式做外卖:自建团队、与饿了么等第三方合作、寻找服务商做代理。目前,抖音已经放弃第一种方式,正在洽谈收购韵达、饿了么,以及服务商代理商。
詹一夫表示,抖音本身一直在与饿了么合作,洽谈收购也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对于阿里来说,一直亏损的饿了么有点“鸡肋”,阿里或许也有退出本地生活的意图。
如果饿了么能被收购,对于抖音来说确实是一笔好生意。
抖音有海量流量,饿了么有精准商家和现成配送。如果抖音成功收购饿了么,将改变市场格局,对美团产生“致命压力”。但除了收购之外,饿了么分拆后独立上市的可能性也更大。
当前本地生活市场,美团和抖音正处于激烈争夺之中。美团以微弱优势赢得第一轮。花钱搞直播,打折扣补贴,牺牲利润抢占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抖音则受到外卖的拖累。上半年,美团业绩不及预期,开始收缩战线。
如今,抖音放弃亲自送餐,转向第三方代理,腾出精力专注于优势的到店和酒店旅游业务。曾经的市场龙头——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已经退出竞争桌,其规模和竞争力已经无法与抖音美团相比。
1、抖音收缩:放弃外卖,专注到店和酒店旅游服务
上半年,国内旅游、餐饮需求快速恢复,当地生活方式市场再度繁荣。
但当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时,抖音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据LatePost报道,抖音本地生活业务上半年GMV突破1000亿元,仅达到全年2900亿元目标的三分之一。这一业绩主要由到店及酒店旅游业务贡献。外卖业务曾设定全年GMV目标1000亿元,但目前未能实现。
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除了美团在到店业务上的强势反击之外,与抖音外卖业务的收缩和调整也有很大关系。
“抖音测试了多个团队,但发现不可能亲自去做。从骑手、系统准备、用户心态上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最终,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做外卖,转而选择代理商或第三方。用更轻量级的模式前进。”詹一夫告诉《界面新闻创业前沿》。
抖音解散自建团队后,调整为第三方机构送餐。但众包模式最普遍的问题是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结果可想而知。
8月下旬,《界面新闻创业前沿》记者在抖音App上查看体验了外卖订餐服务。
进入App首页一级入口“同城”,会看到“外卖”,主要促销同城大单,单价基本在100元;可以支持60分钟内送达,但可供选择的商家比美团少。很多。
继续点击各个店铺,可以分为“送货上门”和“店内团购”两类,而美团没有“店内团购”的选项;最终配送主要由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以及达达、闪硕、顺丰等代理商提供。
作为消费者,我的感知是,如果你只想吃一顿工作餐,打开抖音后,屏幕上就会充斥着许多人的大餐,轻松花费数百元。然后看看可供选择的几个商家。口味比较难找,所以很快就放弃了抖音,开了美团。
也有第三方配送行业人士抱怨,收到抖音团购订单后,配送距离长达8-10公里,一直在赔钱。
毕竟外卖是美团的强项,抖音低估了对手。如今抖音选择放手做点什么,也表明抖音在本地生活上有一定程度的战略收缩。
另一方面,美团CEO王兴近日表示乐观:“从长期来看,美团外卖的渗透率将进一步飙升,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目前,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稳扎稳打,但当抖音战略性收缩外卖业务时,就能腾出更多精力专注于到店和酒店及出行服务。美团的挑战并不容易。
早在2018年,抖音就开始探索本土生活方式业务,包括酒类和旅游等。两年后,抖音初步推出酒旅业务,同时主打到店业务,很快就走过了探索阶段,今年也差不多了。美团业绩虽然不及预期,但增长速度远超竞争对手,迅速做出了麦当劳百万级订单等爆款。
图片/照片网络,基于VRF协议
今年,抖音频频聚焦到店和酒店旅游业务,先将酒店旅游业务升级为一级生活服务部门,同时间接控股一家涵盖旅游、票务的旅行社;据悉,抖音也在测试“同城”升级为“团购”,成为抖音的一级流量入口,本地生活业务的权重将不断增加。
不过,抖音到店业务的“价格战”也遭到了美团的全力抵制。毕竟,到店业务是美团的基本盈利基础。
“美团现在很紧张,把这次反击视为‘生死战’,所以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去防守,赔钱补货、给商家补贴,就是为了抢占市场和客户。”詹亦夫说道。
双方对客商的争夺十分激烈。据了解,不少餐饮品牌选择加入抖音,并不只是看中抖音巨大的流量。
作为抖音优质商家,巴奴火锅于今年8月初入驻抖音。巴奴火锅公关负责人马俊彦在接受《界面新闻创业前沿》采访时表示:“抖音和美团都在做本地生活直播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抖音。原因是,第一,美团入驻商家一般都会推出折扣和优惠,这种策略与我们的品牌定位不符,巴奴火锅追求品质,从不打折。其次,抖音流量很大,非常适合短视频等形式的内容推广。现场直播。巴努。”
目前,巴奴火锅抖音账号拥有15万粉丝。自8月1日以来,它已经组织了5场直播,每场直播都有1万到2万人在线观看。总曝光量2400万,总观看人数940万。记者赶上了8月28日的直播,主题是参观内蒙古羔羊基地。直播持续半天,在线人数峰值达到3万人,累计点赞700万。
“我们的底层逻辑不是为了带货和交易,而是为了追求更重要的品牌传播。抖音的大流量和内容格式非常适合我们,它能把品牌诠释得透彻,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当然。”每次直播之后,还有交易转化,主要是线下核验优惠券,但如果你去美团看餐饮直播,消费者只是为了下单、吃饭、为了交易,所以不适合我们。 ”巴奴火锅马俊彦快递。
虽然巴奴火锅目前没有选择美团进行直播,但已经选定了大众点评。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界面新闻创业前沿》透露,抖音与美团竞争的时候,其实给了企业很好的发展机会。过去美团处于垄断地位,平台提出条件,但商家没有议价权。但在目前的竞争状态下,商家不仅有议价空间,而且还有很多扶持政策。该商家在入驻抖音时还享受了包括流量支持在内的支持政策。
2、美团应对挑战:以利润换市场
8月24日,美团点评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令市场兴奋不已。
报告显示,美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22%至1265.8亿元,净利润80.5亿元;其中Q2单季度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33.4%,调整后EBITDA为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2.2%,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为了逆袭抖音,美团在7月正式上线直播。 8月份,美团也大放异彩,邀请刘亦菲代言美团外卖业务,全力营销“热销”项目。
“神手”是美团新推出的低价抢单项目,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流量和资源支持。据悉,加入美团“热点”的商家都是在抖音上表现较好的商家,美团以各自的优惠政策对其进行了争夺。
在“生手”上,顾客下单时甚至可以获得高达50%的折扣。同时,平台还发放日常优惠券等优惠券。总体而言,美团努力通过折扣和补贴来吸引用户,实现全网最低价格。
美团不计成本,进行大规模营销、低价折扣、给商家补货,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抢占市场。这种策略可以立竿见影,但会导致高昂的成本和转移的风险。这个代价可能是痛苦的、长期的。
图片/照片网络,基于VRF协议
这种风险可以从当前的财务报告中发现。财报数据显示,美团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61.95%,从去年同期的89.86亿元飙升至145.53亿元。
“美团严阵以待,投入大量,不惜放弃利润来抢占市场。但如此高的营销成本、高折扣成本、高配送成本最终是难以为继的。而且,美团的现金流无法与美团抗衡。”抖音。”抖音服务提供商苍腾传媒首席执行官詹一夫说道。
一位业内商家也表示,对于龙头商家来说,即使有平台补贴,以折扣换取销量也可能会拉低高端品质商家的品牌定位。 “即使有大量订单,商家仍然会谨慎参与有损品牌的事情。”
3.本地生活市场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此前,不少玩家进入本地生活市场,但现在能影响市场格局的只有美团和抖音两个主角——。曾经的巨头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已经悄然离开牌桌,逐渐消失。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地服务集团营收增长30%至144.5亿元,调整后净亏损19.8亿元,同比收窄30%,订单增长超过35%。由于饿了么GMV的增长以及高德订单的增加,本地生活方式集团的亏损大幅收窄。
尽管亏损逐年收窄,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地生活仍然是阿里巴巴集团亏损最多的板块。
图片/照片网络,基于VRF协议
2023年3月,饿了么到店业务与高德合并。高德是到店送货,而饿了么则专注于“宅配”,即外卖。饿了么分拆出来后,规模变小了,但也实现了减负。逐步从美食扩展到家电、医药、商超、生鲜等领域,并重新定位为“即时零售”。
无论未来是收购还是独立上市,饿了么的定位已经从外卖转向即时零售,这至少为资本增加了讲故事的想象力。
虽然饿了么、高德、飞猪组成的阿里本地生活与美团的核心本地业务基本匹配,但阿里本地生活上半年营收为144.5亿元,而美团的营收为1265.8亿元。性能只是一小部分。
因此,无论从业绩、市场份额还是竞争力来看,阿里巴巴都很难与抖音、美团直接竞争。
在本土生活方式市场,快手、小红书、视频号也纷纷加入。但由于抖音和美团的规模,他们还缺乏一些动力。他们未来可能会占据一小部分市场,但不会影响全局。盘面。
在未来的本地生活格局中,无论抖音和美团打得如何激烈,最终谁也吃不完对方。经过激烈的竞争,各自瓜分了一部分市场,最终形成了新的平衡,各自深陷其中。 “不会出现一家公司一统天下、垄断的情况,也是政策不允许的。”詹毅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