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低价策略不是说说而已。
近日,京迈商户中心官方账号发布内容显示,京东在商户一站式工作台京迈新增同品跟进功能。
(截自京迈商贸中心公众号)
之后,京东会从销量、流量等角度判断同一个产品池的整体表现,选择在各个品类中排名靠前的同一个产品池,然后再选择相关性更强的产品池通过商家经营的类别和品牌范围向商家提供。推荐同类型最高产品池。
也就是说,京东会根据产品各方面的表现来判断是否给予更多的推荐流量。
其中,产品的获取价格极大地影响了推荐产品在产品池中的排名。一般来说,价格越低,排名越高。
也就是说,同类产品中,价格优势越明显,搜索量和曝光量就越高,活动参与资格等权益就越丰富。
从平台角度来看,京东此举是其此前百亿补贴低价策略的延续,意在加速用户低价心态的恢复。
去年年底,刘强东在京东内部零售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回归零售核心,重拾低价策略,称“低价是京东最重要的武器”。过去的成功,也将是未来唯一的基本武器。”
在刘强东的大力推动下,低价成为京东2023年零售业务的重点。
与此同时,在京东现任CEO徐雷的带领下,新的低价策略也开始实施。
今年3月,京东在APP首页上线百亿补贴频道,并推出百亿补贴直播。此外,京东还推出了购买更贵产品的双倍补偿规则,以及上述同款产品的追售功能等。
不仅如此,在前两天的运营管理会议上,京东零售直接宣布启动五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将事业群制改为事业部制,全面打通POP(第三方店)。 )和自营店实现流量“平权”。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POP与自营的充分竞争是重拾低价策略的关键。
数据显示,京东补贴过百亿的数千个SKU中,POP商户占据了65%。
与自营商家不同,POP商家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货源,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现在,京东增加了POP的流量,使其能够与自营流量实现“平等”,这也是为了保障京东的低价策略。
徐雷表示,京东正在失去价格优势。未来,京东需要调整营销策略,改变大甩卖囤货的消费观念,树立天天低价的经营理念,以提高过去日均销量较低的水平。
现在看来,京东已经把低价策略作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策略,卖同款产品只是其中的一小步。
也就是说,京东的低价策略刻不容缓,未来动作只会更加频繁。
低价竞争,优胜劣汰
事实上,走这条低价之路的不止京东一家。
去年10月,抖音电商内测新渠道“9元9特价”。频道入口位于抖音商城首页。主要分为热销品区、4.9元区、9.9元区。产品最高单价为9.9元,包括家庭日用品、个护家居清洁、服装鞋包、食品饮料等品类。
(抖音9元9特价频道)
今年2月,快手“新商城”启动招商。招商文件显示,新商城界面将新增“0元试穿”和“低价产品”两个栏目。
不久前,还有消息称,淘宝将于4月份全面上线99特价通道。
可以看到,无论是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还是快手、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似乎都将“低价”作为新一轮电商的突破口。竞赛。
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受到国内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同比2021年下降0.2%,其中商品零售额395792亿元,增长仅0.5% %。可见,去年我国消费市场呈现低迷发展。
受此影响,电商平台业务增速放缓,GMV不及预期。
以阿里巴巴为例。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其中国商业板块营收1699.86亿元,同比下降1%。已连续三个季度未实现增长。
淘宝并不是唯一一家电商业绩疲软的公司。 2022年第四季度,京东商品收入增速仅为1.2%。其中,3C及家电收入1416.75亿元,同比增长0.5%;生活必需品收入959.24亿元,同比增长2.3%。
另一方面,“低价王”拼多多正在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增长。
(来源:逍遥投资笔记)
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拼多多实现营收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46%。
无论是单季度增速还是全年增速,拼多多就像是三大电商巨头之间的插件。
或许这也是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淘宝推出9元9频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用户角度来看,低价永远是留住用户最有利的武器。以拼多多为例。 2019年6月,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渠道。随后的第三、第四季度,拼多多实现了超亿活跃用户的净增长,这是相当惊人的。
自此,拼多多的“低价”印象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低价之王”。
可见,低价也是刺激老用户消费、吸引新用户的绝佳营销“噱头”。
此外,以低价促销为主的直播电商迅速崛起,抖音、快手在电商行业站稳了脚跟。
显然,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淘宝推出9元9频道,也是为了对抗竞争对手、抢夺用户。
从行业来看,受市场消费低迷影响,新老电商平台之间的价格竞争加剧。
为此,打响价格战,抢占低价心态,成为电商平台维持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看来,这场围绕“价格”的争夺战已经开始,并且很可能会扩大。
下沉市场成为电商企业主战场
众所周知,近两三年来,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啃下沉市场这颗硬坚果。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京东。今年3月,京东零售CEO辛立军在京东零售表彰大会上提出2023年京东零售必须打赢的四场战役,即下沉市场、供应链中台建设、开放生态建设、同城业务。其中,下沉市场位居首位。
结合上面提到的各种动作,京东重新获得低价武器,不仅是为了反击竞争对手,也是为了进攻下沉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京东先是为消费者推出了百亿补贴渠道和双倍补偿服务,随后又为商家推出了后续售卖功能。
种种迹象表明,京东并没有放弃下沉市场,如今已经重新开始布局。
阿里巴巴确定了淘宝今年的五大战略,分别是直播、私域、内容、本地零售和价格力。
其中,注重性价比的价格动力策略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下沉用户尤为重要。
结合即将全面上线的99特价频道,阿里巴巴高度重视下沉市场,目前正在持续激发这一市场的消费潜力。
从阿里巴巴和京东也可以看出,开拓下沉市场是电商平台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从用户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组成的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将接近7亿,占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的58.4%。
从使用行为来看,下线市场用户月均使用时长和平均APP使用次数持续上升。对于流量增长见顶的电商平台来说,就像沙漠中的绿洲。
从这一点来看,电商平台没有理由放弃这个金块。
如今,下沉市场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新战场。未来,只有能够以更好的低价策略实现电商渗透的平台才会成为新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