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在抖音上看短视频,也喜欢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近日,廉江法院审理了一起抖音短视频侵犯他人名誉权案件。经过法官耐心调解,被告最终公开道歉,双方矛盾得到化解。
李在廉江一家工厂上班,刘是他的上级经理。 2023年4月30日,两人在工作中发生争执。李某提出辞职,并要求当天结清工资。刘同意了他的请求。但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李某工资卡出现问题,5月2日凌晨才成功转薪。在未核实是否收到工资的情况下,李某于5月2日下午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对刘某进行人身指控。该抖音视频在当地广泛传播并引发公众评论,对刘某的声誉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此,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公开赔礼道歉。
本案审理过程中,审判长认为,本案法律关系清楚,事实清楚。双方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调解更有利于解决双方矛盾。法官随后组织原被告、被告人到法庭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法官积极协调双方当事人,将法律解释清楚,分析利弊。经过耐心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将此事发布在抖音平台上,并置顶于30日给刘某的道歉信。至此,一场矛盾尖锐的名誉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得到妥善解决。
法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的名誉权。”民事主体的权利。”道德、名誉、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平等尊重他人的名誉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
我们也想提醒广大网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发布言论、视频时,应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实事求是,遵守公序良俗。任意捏造事实、发布虚假信息、言论,侵害他人名誉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后果。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