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创始人是谁?红杉资本沈南鹏的发展经历及最新动态

9158APP 0

最近,携程的日子不好过。

8月2日晚,演员马天宇在微博质疑携程“专家”旅行大数据。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后,不少网友也提到了自己被大数据“杀死”的经历。有人指出,携程多次被吐槽大数据“杀人”,甚至被起诉。法庭。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曾公开回应大数据“专家”论,称“因为定价规则更复杂”。不过,不少网友对这种说法并不买账。截至目前,#马天宇抱怨携程旅行美食太难看#的话题阅读量达7.8亿次,讨论量达2.6万次。

据悉,携程是国内第一家仅数百万美元资本就成功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它由“携程四君子”于1999年联合创立,其中一位被称为“买下整个中国互联网的人”。沉南鹏.

1999年3月,30岁的梁建章和33岁的季琪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小餐馆里愉快地喝酒聊天。

两兄弟年龄相仿,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老季琪是江苏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后来他到美国硅谷工作,不久又作为美国代表回到中国开拓市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辞职并创办了一家系统集成公司。

梁建章是上海人。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少年班,后考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进入硅谷的甲骨文公司,后来被派回中国担任甲骨文中国区的咨询总监。

尽管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们仍然对硅谷的互联网热潮感到兴奋,并经常聚在一起谈论未来。

我不知道这是他们第几次聚会了,但每次聚会他们总是谈论如何一起创业。

此时,面对越来越多从硅谷走出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两人再也按捺不住,决定迅速行动,在中国开设一家互联网公司。

但他们还没有决定网站的发展方向。

两人都觉得经营互联网公司涉及到成本、投融资等问题,必须找一个有这方面经验、“善于思考”的朋友一起合作。

想了想,梁建章想起了一位老乡,沉南鹏,当时他在摩根大通投资公司担任董事。

季齐闻言大喜,道:“我也正想推荐他呢。”

32岁的沉南鹏可以被两位青年才俊认可为脑子好。只能说,他的经历更加不凡。

季奇在硅谷工作的时候,早就听说过这个在华尔街工作的中国小伙。

梁建章与沉南鹏青少年时期就是“老熟人”。他们是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认识的。

1984年,17岁的沉南鹏代表上海二中参加比赛。旁边的玩家是比他小两岁的梁建章。他很欣赏他高超的技艺。

比赛结束后,两人分别获得冠亚军。

这次比赛是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两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一年后,沉南鹏首次免试高考。由于在计算机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他被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而梁建章则直接推荐到复旦大学少年班。

2

1989年,22岁的沉南鹏大学毕业,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留学。

我选择这所大学不仅因为它的数学专业世界闻名,还因为它是我申请的大学中提供奖学金最多的。

到了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沉南鹏突然有些迷茫了。

原因是他此时住的地方离华尔街不远,繁华喧闹的景象让他向往;在学校里,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远远高于同学,而且他们实际上比他更努力。他可以一早就去图书馆工作。他晚上一动不动地读书和学习。

沉南鹏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其实在数学方面没有什么天赋。他最多只能解决问题。而且他的性格也不适合枯燥的科研生活。他希望将来能够进入华尔街一展身手。

因此,沉南鹏选择退学,转学到耶鲁大学商学院攻读MBA。

好医生,叫他退学就辍学,叫他转学就转学。这就是沉南鹏善于权衡利弊的理性的一面。

换句话说,他天生就是一个投资者。

1992年,25岁的沉南鹏获得耶鲁大学MBA学位。他不禁感到兴奋。他觉得,有了耶鲁大学的光环,他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不幸的是,现实却将少年沉南鹏推倒在地,狠狠地摩擦了他。

他一心想去华尔街工作,但他向十几家公司投了简历,却毫无音讯。

原因很简单。虽然我拥有耶鲁大学闪亮的证书,但因为MBA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寒酸的学历,

再加上他是一个没有金融投资背景的中国人,他找工作的结果可想而知。

好在沉南鹏凭借扎实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获得了花旗银行的面试机会,但他心里还是很紧张,甚至还打算再次求职。

算上他,花旗银行面试的最终候选人只有三人。另外两人是一名美国人和一名日本人。

3

面试开始后,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博士生面试官给了他们两个智力问题。

两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赌博行业的概率,三个人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只问第一个问题:问一个在菜市场做生意的美国人。第一次他8美元买一只鸡,后来9美元卖了;第二次他花了10美元买了同样的鸡,11美元。美元再次被抛售。那么美国人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美国人的回答是,他们赚了2美元;日本人感觉损失了2美元;但沉南鹏认为他们损失了4美元。

说起来,三个人的解题思路很有趣。

美国人比较务实,认为既然是同一只鸡,第一笔交易就是买8块钱,卖9块钱,实际上赚了1美元;第二笔交易是买10元,卖11元,也赚1美元。两笔交易加起来为2 美元。

日本人格外谨慎。他们认为第一笔交易是8元买,9元卖,赚一块钱没问题;但第二笔交易应该是8元买,11元卖,实际利润应该是3美元。也就是说,按照两轮交易,原本盈利4美元,但最终只赚了2美元,所以实际上是亏损了2美元。

到了沉南鹏就完全不同了。他建议,既然可以一次性购买两只同一品种的鸡,那么可以一次性完成交易,即8元买,11元卖。这样算下来应该盈利6美元,结果却只盈利2美元,实际上是亏损了4美元。

其实这道题并不是真正的数学题,而更像是一道考验面试官投资逻辑的辩证题。

毫不奇怪,答案并不重要。花旗银行想要的是如何最大化投资者预期的收益。

沉南鹏在计算题上输了钱,但他凭借清晰的思维和敏锐的眼光,赢得了花旗银行的认可,最终进入了他梦想的华尔街。

在花旗银行,沉南鹏被分配到投资银行部,负责新兴市场的债券和股票分析,是最底层的员工。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大批中资企业赴美上市,一度不利的中国市场变成了“甜蜜市场”。

许多海外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急需既具有金融投资经验又熟悉中国的代理人。

此时,因为名不见经传的沉南鹏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并且拥有美国著名大学的学历,立刻就有不少投资公司看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有一天,沉南鹏在花旗银行工作时,在电梯口遇见了董事长。对方一改往日的冷漠,上前亲切地打招呼,并与他一起进了电梯。他问他从中国哪里来……

虽然沉南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问候,但他也知道,无论他如何努力,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华尔街上,他仍然很难扮演“主角”,他必须认真对待。考虑返回中国。

4

1994年,27岁的沉南鹏接受雷曼兄弟的邀请,回国加入雷曼兄弟亚洲,负责该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银行项目。

回国后,沉南鹏对于自己的未来不再只看薪水和报酬。相反,他学会了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待未来的发展空间,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道路。

两年后,沉南鹏跳槽到摩根大通旗下汉华银行,并很快受聘进入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部。

此时,年仅29岁的沉南鹏已是德意志银行中国市场业务负责人,成为德意志银行最年轻的董事。

然而,在频繁转轨的同时,沉南鹏也很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转变立场,最终都只是外资企业的“高级打工仔”。

面对依然空白的中国资本市场,沉南鹏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片蓝海,更是一个可供他自由遨游的新天地。

因此,在收到老朋友梁建章和季奇的邀请后,沉南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加入,条件是:“在金融和投资方面,你必须听我的。”

梁建章和季奇对视一眼,笑了。这个条件非常适合他们。

他们三个想过很多项目,从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但由于竞争激烈和财力有限,他们不得不放弃。

最后,沉南鹏提出,美国有一家互联网旅游公司,叫Expedia。中国还没有人做过,但是大家都喜欢旅游,所以这个是靠谱的。

我们聊得很开心的同时,想到我们俩都没有旅行社的经验,不禁有些泄气。

梁建章想了想,说道:“放心吧,这件事我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随后,他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范敏,当时他正在一家国营旅行社担任总经理。

梁建章苦口婆心,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让范敏加入了这个团体,最终组成了日后著名的“携程四君子”。

1999年10月28日,携程网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营。

其中,梁建章负责业务,季奇负责公关,范敏负责项目具体实施,沉南鹏则负责最重要的融资环节。

事实上,正是沉南鹏的参与,才让携程的三轮融资都非常顺利。

即使在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期间,该网站仍不断带来新的投资者。

在整个网站融资过程中,沉南鹏的专业背景让投资者信服。他做的每一份财务报表都清清楚楚,投资回报也清楚地计算出相应的收益率和周期。

很多投资者仅仅因为了解沉南鹏,就毫不犹豫地投入资金。

除了融资,沉南鹏还在携程内部率先推出国际六西格码(Six Sigma)管理标准,使其更加接轨国际管理标准,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的关注。

5

沉南鹏超强的执行力让三位合作者大受好评,以至于携程赴美上市前夕,梁建章、季奇等人在酒店里从容打牌。因为所有要准备的材料都是沉南鹏准备好的,所以不需要他们插手。

沉南鹏掌控资金的精准度是无与伦比的。有人说过,如果普通人做一件事需要100块钱,沉南鹏最多只需要80块钱。

这也是事实。携程上市前共进行了三轮融资,获得1000万美元。但在上市之前,钱是先赚了再说。

2003年12月,携程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仅数百万美元资本成功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携程上市后,开盘价从24.01美元飙升至33.94美元,市值达到近9000万美元。

创业不到两年,“携程四君子”就个个成为亿万富翁。

很快,“四君子”因为未来的职业规划,聚在一起又分开了。除了梁建章继续留在携程外,其他三人都相继退出,各奔东西。

此时的沉南鹏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他的兴趣也从“赚钱”变成了“花钱”,成为了一名职业投资者。

事实上,在经营携程的时候,沉南鹏也悄悄以自己的名义投资了很多公司,但大多都无功而返。

沉南鹏也意识到,自己虽然擅长“算计”,但大多只是做片面的数据分析,离真正的投资者还很远。

一棵树不能成森林。沉南鹏虽然想成为投资人,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也正是在携程上市的那一年,他在投资分众传媒时结识了德丰杰基金投资人张帆。

6

31岁的张帆也从美国留学归来,加入德丰杰全球创投基金,担任中国区总裁。先后代表公司投资了空中网、分众传媒等互联网公司。

两个有着相似经历和背景的投资者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两人都对中国资本市场极为看好。

有一次,张帆向沉南鹏抱怨,自己虽然是国内一家投资公司的总裁,但实际上只有建议权,没有真正的投资决策权,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投资机会。

对情况有深入了解的沉南鹏趁机向他建议希望共同组建一家中国本土投资机构,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两人对于是创立新的投资基金,还是与知名投资公司合作,却有些矛盾。

创建自己的品牌的好处是投资项目完全可控。缺点是庞大的资金和更专业的投资评估过程仅依靠两个人的力量,风险太大。

在与别人合作时,两人担心自己会再次陷入为别人做“嫁衣”的尴尬境地。

最终,两人选择与硅谷红杉资本联手。

红杉资本是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专业投资公司。它发现并投资了美国硅谷一半以上的公司。

和很多美国投资公司一样,原本并不关注中国市场的红杉资本最终还是被中国巨大的市场所吸引。

尤其是携程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红杉资本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寻求在中国的合作。

当时,红杉资本对很多中国投资者感兴趣,但沉南鹏和张帆的组合是最“胃口”的。

两人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而且具有独特的战略眼光。他们所表达的投资理念总能戳中红杉的“痒”。

经过多轮反复协商,红杉最终同意仅拥有投资项目的顾问和咨询权,并全权负责具体的投资决策和项目选择。

2005年,随着中国互联网风潮的兴起,一夜暴富的神话层出不穷。

今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其股价从27美元飙升至120美元,市值39.58亿美元。

现场敲响门铃的李彦宏成为又一位超级富豪,喜极而泣。

“上市”也成为人们逐渐熟悉的一个术语,各类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在整个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个月后,募资2亿美元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但由于太过低调,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创业初期,红杉中国确实“寒酸”,总共只有沉南鹏和张帆。

7

红杉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因为中国市场这么大,沉南鹏和张帆忍不住想投资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但他们确实很忙。

忙不过来的时候,只好请人帮我看看,但这个“帮忙”不但给沉南鹏带来了投资回报,也让他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投资机会。

2005年,沉南鹏认识了刚刚从雅虎中国辞职的周鸿祎。当得知他打算创业时,他提出无论打算做什么都要告诉周鸿祎,并且愿意投资。

因此,当周鸿祎准备启动聚合搜索项目“奇虎”时,沉南鹏还没了解具体内容就投资了该项目。

沉南鹏事后总结道,他相信周鸿祎这个聪明、有谋略的人,他立下的目标一定会成功。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周鸿祎确实给沉南鹏带来了好的想法,但也带来了遗憾。

通过搜索,周鸿祎想到了聚合全网餐厅,通过团购增加点评功能,利用优惠券打造一个互联网餐厅点评网站的想法。正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周鸿祎发现与线下餐厅一一谈判太费力,于是摇摇头放弃了。

沉南鹏听说后,很感兴趣,于是顺着线索寻找类似的项目,“大众点评”就是这样来的。

但也正是因为和周鸿祎太过熟悉,沉南鹏有时也会犯错。

有一次,周鸿祎去红杉中国开会。沉南鹏不知所措,让他去隔壁会议室帮忙做几个“儿童项目”,说是校内项目。

周鸿祎进去后,里面有一个脑袋特别大的男生,双手举着,看上去十分嚣张。连个招呼都没跟他打,一副欺负人的样子。

结果周鸿祎气得转身告诉沉南鹏,这些孩子不好,项目不靠谱,沉南鹏就不理他们了。

这个大头男孩叫王兴,他们的项目叫“小内网”。

随后,该项目被王兴以200万美元出售给人人网。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之后,沉南鹏也意识到,光看人不一定准确。

他和张帆开始讨论,未来的投资不能只看人,还要对创业团队的行业和商业模式进行多层次的考察,而且要趁早做。

此后,红杉资本的投资理念迅速从“投资人”转变为“押注赛道”。

沉南鹏凭借自己的数学特长,建立了一套数据模型,全面了解每个拟投资领域所涉及的行业,包括涉及的企业、联动关系、发展状况等。

他们两个联手。当一个项目来到红杉时,沉南鹏往往能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思考清楚商业模式和资金需求;张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考虑这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参与度。业务板块。

一旦把一切都考虑清楚,剩下的就是投入多少以及何时采取行动。

红杉随后投资了多种初创企业,包括电子商务、导航和农产品。看似漫不经心的投资行为背后,是沉南鹏精心谋划的产业联动版图。

唯品会联合创始人沉亚曾感叹沉南鹏“通过自己在电商的布局,买下了整个赛道”。

但在同一个赛道上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撞车”。

当时,红杉已经投资了京东、聚美优品、麦考兰、乐蜂网、美丽说等电商公司。这些公司实际上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这也是沉南鹏被各路创始人诟病的地方。

在投资唯品会时,沉南鹏首先投资了聚美优品;在投资驴妈妈时,沉南鹏就已经押注了途牛网。

即使后来外卖领域的龙头饿了么获得了红杉的投资,它也清楚地知道,与其发起“蓝黄战”的美团外卖的“军费”来自于沉南鹏,那就只能装聋作哑了。

面对各方的抱怨,沉南鹏一笑置之,并解释说这些都是他早期的投资。最终因为这些公司发展太快而出现了竞争,他们碰撞纯属“巧合”。

拿别人钱的时候可以轻声细语。反正你投入的钱最多,你说了算。

随着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沉南鹏更加相信数据的力量。他常说:“运气不在你手里,但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工作,包括量化数字的帮助,让你的判断更加准确,这就是掌握。”就在你手里。”

但面对薄云诡谲的市场,数据未必总能帮助沉南鹏变得“所向无敌”。

8

张一鸣创办字节跳动时曾找过沉南鹏,但被拒绝,因为今日头条的数据“不好看”。

京东也是如此。 A轮融资期间,沉南鹏对营收数据和后续规划目标感到不清楚,因此选择了放弃。

拼多多也是如此。 B轮融资时他们找了红杉,但沉南鹏却想了又想。他觉得他们商业模式太low,数据不好看,价格太贵,所以就分手了。

最终,红杉仅进入了这三家公司的C轮融资。

他赚了很多钱,但沉南鹏还是有些遗憾,他应该赚的钱来得有点晚了。

好看的数据未必会给红杉资本带来“好看”的业绩,哪怕这是红杉第一个“开门红”的项目。

2005年9月,红杉资本成立时,其首个主导投资项目是亚洲互动传媒。

由于创始人崔建平创办的TVPG(电视节目指南)的经营数据非常“漂亮”,红杉资本率先投资了亚洲互动传媒,并吸引了其他投资机构的加入。

2006年,亚洲互动传媒通过其TVPG业务,引入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美林日本证券公司等日本财团的股份,实现销售额2851.8万美元。

一时间,亚洲互动传媒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沉南鹏夫妇沾沾自喜。

2007年4月,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年股价高达2055美元,为红杉创造了10倍的退出回报。

谁知仅仅一年后,亚洲互动传媒旗下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07年年报出具审计意见,并曝光了首席执行官崔建平挪用1亿元人民币为其个人公司提供债务担保的丑闻。责令退市。

这件事给红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让两人都久久不愿意再提起这件事。

事实上,好看的数据背后,是红杉中国作为资本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已列出——。

只有公司上市,红杉才能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因此,红杉投资后将积极鼓励公司IPO,以尽快实现上市目的。

但上市对于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有的能够迅速崛起,有的则可能彻底失败。

就连红杉自诩的“投后管理”也并不完美。

2010年,红杉投资的麦考林以“网上+门店+电话邮购”的商业模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只B2C概念股,股价首日暴涨56.9%天。

红杉从中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和利润,赚了很多钱,但之后它就不再有时间关注麦考林的业绩了。

上市以来,麦考林因经营问题而连续亏损。随后股价从2012年的17.5美元跌至不足1美元,直至2016年完成私有化后退市,此后销声匿迹。

红杉投资的Village Capital、飞鹤国际等项目也是如此。

9

冷静儒雅的沉南鹏对好项目的执着在投资圈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被戏称为“鲨鱼”。

这是好友周鸿祎的评价。他见人都会询问最近有什么好的项目。一旦一个项目被他盯上,就像一条饥饿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一旦咬住,就不会放手。

对于沉南鹏来说,新项目不会错过,错过投资机会并不意味着永远错过。

王兴后来再次创业,创办了“美团”。随后从A到D的四轮融资,红杉再也没有落后。

2014年,沉南鹏主动找到张一鸣,表达了加盟投资的意愿,并向他提出报价。

张一鸣认真表示,字节跳动的估值为5亿美元,红杉如果想投资,至少得拿出5000万美元。

要知道,相比刚接触红杉时,价格已经上涨了十倍。此时字节跳动还没有推出抖音,被众多竞品包围,成败未知。

但这一次沉南鹏没有犹豫,很快就加入了投资者的行列。

时至今日,字节跳动尚未上市,却以2.25万亿估值跃居“2021全球独角兽榜”榜首,再次验证了沉南鹏的愿景。

自成立以来,红杉资本的投资布局既有种子基金,也有风险投资基金;业务涵盖成长期投资和并购投资,版图已延伸至一级、半二级市场。

2017年,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大中华独角兽指数”。在100多家尚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中,红杉资本领跑,包括字节跳动、大疆创新、京东金融在内的27家公司。

沉南鹏领衔的红杉投资团队覆盖了中国三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投资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平台的投资机构。

红杉投资的500多家公司中,上市公司超过60家,总市值超过2.6万亿元。

这些被投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和投资体系,但在每个赛道上几乎都能看到沉南鹏的身影。

54岁的沉南鹏被称为“买下整个中国互联网的人”。他的影响力之大,简直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