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是谁?咪蒙为什么这么火?咪蒙微信公众号运营秘诀
“我很踏实,我是那种小龙虾掉在地上就捡起来吃的人!”这是作家、编剧、网红米萌近日在接受北京晚报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截至今年6月,咪蒙同名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已超过2.2亿次。每条广告起价45万元,且价格持续上涨。每篇文章阅读量超过50万次,大部分文章阅读量超过50万次。超过100万。米萌的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收录了她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今年5月出版仅一个月,就登上京东、当当、亚马逊图书电商网站畅销书榜首。五。
米萌是谁?
米萌,本名马玲,四川南充人。米萌出生于1976年,成名前出版过多本历史书籍,写过多个剧本。这位在微信公众号“咪萌”上自称“侏儒”、“胖子”、“吃货”的女孩,其实是名校毕业生,拥有十几年平面媒体记者、编辑经验,并管理着编剧团队和公众号团队。一个美丽的女人,不胖,不丑,声音甜美。 ——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都认为她的成功不可思议。事实是,她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她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不断的写作努力,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走红。
你可能不相信她有多“绝望”:除了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记者见到她时,她还头疼、喉咙沙哑。她的家人和工作人员给她提供了各种药物。看她吃。现在她的公司和家都在望京。当她在望京一家咖啡馆接受采访时,她的家人和员工都能在街对面找到她。
当天,她依然接受了近十家媒体的独家专访,每次采访时长一个多小时。这意味着她一边吃药治嗓子,一边连续说话了十多次。小时。这期间,她还要为团队安排一整天的工作,还要向丈夫询问接送儿子上下学的各种事情:是的,她还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最快“10万+”
微信公众号“咪萌”的火爆程度堪称“火箭速度”。去年秋天开业仅一个月,“10万+”对她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别人从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到达到这种阅读水平,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很多人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一开始,咪萌也和大家一样迷茫。
“从报社辞职后,我也做过其他事情,比如视频运营,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我反思,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时间花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我擅长的是写作文章!”于是米萌成立了自己的编剧团队,开始创作网剧剧本。一直居住在广州的她,带领团队北上影视中心北京拍摄《北漂》。算上她,一共有九个人,其中写剧本的有七个人,还有一个负责财务、行政、饮食等杂务的助理。
那时,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其实已经过去了。 “我原本想做一个爱好,但渐渐地它成了我的主业。”米萌第一篇“十万+”文章是《你为什么》 “外貌协会”。那一刻,她感觉“好激动,好兴奋”,但这只是她的第三次更新。 “真没想到会这样,这只是一篇书评,到了九万九千多的时候,我们九个人就开始一起倒数了。”米萌至今还记得这一刻,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对标题还是很认真的
“十万+”是一个坎,但跨过这个坎后,米萌决定继续写下去。 “原来我能赚到10万多块钱,这很鼓舞人心,于是我开始更加自由地写作。现在回想当时写的一些文章,我觉得自己用了太多的力气。” ”米萌说,后来这个公众号越来越有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思考是否要认真对待这件事。咪蒙半开玩笑地表示,这让她严重怀念剧本工作,“感觉写不完,这本书我写了一年了。”
“大家都是励志的,为什么我会受欢迎?因为我的动机和别人不一样,我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米萌说,趣味是写作最重要的因素。她还写有关工作场所的文章。 “作为老板,我今天又哭着下班了”、“要么忍着,要么滚蛋”、“努力工作和尽力而为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说米萌是“标题党”。多年的报纸编辑经历,确实让她对头条新闻非常认真。她必须为每篇文章想出十个标题。她还在吃饭和上厕所时考虑他们,然后让团队讨论选择。选择最有可能流行的一个。在公众号时代,米萌知道标题对于沟通来说非常重要。她的公司招人时,第一个考核就是“写头衔”。
另外,米萌还有一个话题库,每个话题都有70、80篇已经想到但还没有写出来的文章。米萌构思了写作主题,整个团队一起“集思广益”。对于如何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收集例子,当我快把身边的例子写完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有没有新的故事。”
接受广告的要求也相当高。
“我的广告转化率相当高,你看我写的广告,绝不会生硬地过渡,也不会随便插入。我一定会抓住品牌的精髓,做出符合产品气质和精神的广告。” ” 文章就会很自然。”米萌举了某日化品牌的例子。文末插入的广告视频点击量突破100万。 “这个数字很吓人,我每次都能做出文章,文章出来后效果非常好,广告商不断给我们送鲜花和礼物。”
米萌的广告要求之首就是“不投稿、不直接主张、无内容引导”的“霸道”条款。她的每一个广告都是由她自己和她的团队撰写的。 “我不接受所有的广告,那些不好写的我不接受,那些我不认同的我不接受。”米萌说:“我现在写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写得舒服。那些流畅的、我特别想写的东西,往往得到的反响最大。如果我写得不舒服,粉丝也会看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我并不是夸自己善良,我只是觉得做生意应该是互惠互利的。”米萌看着记者说道。前几天,一个电脑硬件品牌找到她,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但她对对方说,“我的粉丝80%都是女粉丝,你的广告在这里可能效果不太好。” ,你要仔细考虑一下。”又一个游戏广告来找她,她被拒绝了。为此,公司高管给她写了一封长达20页的长信来说服她。“当时我对他印象深刻,所以我收下吧。”米萌说,端午节三天假期,也有很多广告找她,她一一告诉对方,“端午节三天,大家都会出去玩。没有太多时间看公众号,所以不值得投放广告。”
“比如我现在有82篇文章,我要求广告商告诉我你想宣传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米萌举了一个手机广告的例子,想要表达“放下手机,守护亲情”。 “我一听眼睛就亮了,因为正好有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我会从题库里找到最匹配的一篇。”某汽车品牌的主要企业精神是“勇敢”,所以咪萌配了一篇文章《如果》如果你勇敢一次,你的生活会不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