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付费内容市场的扩大以及付费内容的同质化,如何让自己的话题脱颖而出成为很多从业者的痛点。本文作者从选题策划和细节营销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打造大众化的付费知识内容产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目前付费内容同质化、卖方市场大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话题卖得不好、转化数据差成为很多从业者的痛点。
想要快速打造一款大众化的付费知识内容产品,需要做好两件核心的事情:选题策划+细节营销。
一、选题策划
首先我们来看看选题规划。策划热门话题时要把握三个“度”:热门、刚需、新颖。
普适性:它应该针对广泛的人群,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问题。
刚性需求:从人性出发,思考最痛苦的问题,比如赚钱、变漂亮等,是人不变的需求
新颖: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新颖,效果要快、准、狠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三个“度”,但在实际策划选题时,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快速切入点。
1)关注热点
实时关注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和趋势。比如,抖音这两年火了。如果开始做抖音运营和变现课程,最热门的课程一个月能卖一万单。如今,视频账户也很流行。如果从视频号运营和变现这个话题入手,我们也可以获得不错的销售数据。
2)学科微创新
基于现有热门话题的基本概念,在方法或内容上进行创新。
二、详情营销
细致的营销也是课程销售成功的关键。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好详情页营销,让课程详情页的转化率从不足10%提升到50%。
1. 痛点式引入
开门见山,从一开始就戳中用户的痛点,让用户有参与感,吸引他们继续学习。写痛点介绍时要注意痛点范围要广泛,场景要具体。尽可能多地添加数字,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真正击中用户。
2. 案例式引入
通过几个案例,我们可以渗透到用户当中,了解课程的效果。比如我们卖课程靠阅读变现赚钱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二胎妈妈和普通上班族的案例来进行比较。
撰写案例介绍时,要注意覆盖广泛的用户群体,让用户有参与感。在一两句文案中,体现出用户前后所学到的生活场景。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可以使用数字、具体时间和地点、接地气的有趣描述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说到讲师包装,最忌讳的就是不加筛选地列出所有讲师的头衔和参加过的活动。
拿到老师信息后,你要做的第一步其实就是筛选。仔细阅读所有讲师的认可和经验,然后选择最适合我们学科的内容。一般来说,讲师会介绍这三个模块:
1)审核讲师的专业背景
一般包括讲师职称和讲师证书的整理。梳理专业背景比较简单。老师给你的材料里挑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就可以了,但重点是要突出老师很棒,课程很棒。干货。
我有3个秘诀要与大家分享:
时间:xx天获得xx证书,彰显老师能力
奉献:xx老师花了xx金钱、xx时间才获得xx证书
跟谁学:利用老师的间接认可告诉用户这个老师很棒
2)讲师个人逆袭经历
向用户展示讲师学习前后的变化,可以引起用户对老师现状的向往,让用户觉得学完课程后,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成为“人生赢家”。
反击前后应该有详细的描述,可以多加一些数字。一方面展示了老师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3)加强讲师的其他认可
一般有媒体、活动、明星代言、学生代言等,如果涉及到明星代言,详细的描述很重要,一定要有图片。
如果涉及学生认可(不是指个别学生),那么数字强调就很重要。
分享一些撰写客户感言的要点:
多群体覆盖:如果你要写3个学生案例,那么这3个学生案例必须是你的产品主要针对的三大人群,保证每个看到学生案例的人都能有同感。
场景化、详细:学习前后效果描述场景化、详细。
真实素材补充:图片、社交聊天记录、评价截图相结合,增强用户信任度。
突出关键短语:突出设计中的关键短语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一方面增强了课程效果的展示,另一方面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先抑后扬:先预设用户可能有的问题,最后强调产品的效果,增强真实感。比如我以前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刚开始跟xx老师学习的时候,我只是牢记在心。尝试一下的心态.
埋下悬念:突出老师某个具体方法的有效性,既可以埋下悬念,引起用户好奇心,又可以体现课程的有效性。
课程特色的本质是集中展示课程的优势,让用户了解我们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
事实上,当我们接触更多的课程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接手的课程其实和市面上很多课程是相似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即使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那么以下三个针对课程的写作例程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内容制作
从内容制作方式、时间、设计等方面,要突出这门课程是精心制作、制作精良的,告诉用户我们的课程是优质课程,买了不会亏本。
时间:xx老师经过xx年的研发
方式:高清视频拍摄,循序渐进教学
系统设计:深度视频讲座+动作分解;讲解+后续练习相结合;提示+动感音乐+计时条等
2)关于课程的价值
从课程学习体系和课程优势出发,体现课程价值感。
课程体系方法:划分教学流程和方法,让用户对课程方法感到好奇,产生探索欲望,自然就会下单。
课程优势法: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和速度可以从学习的时间、地点、教材的搭配等方面体现。
3)学习效果
强化学习效果,让用户切实感受到学习本课程后的使用场景以及学习后的收获。
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使用情景法:将学习效果情景化,让用户感受到学习的作用。这里要注意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让用户觉得这门课程是值得的。如果你购买这门课程,99%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解决!
学习路径法:让用户的学习路径清晰,让用户看到自己每一步的成长。
3. 对比式引入
通过将用户与他人进行比较,激发用户的攀比心理,让用户感到损失。
在编写过程中引入对比时,要关注场景的痛点,这些痛点是接地气的,与用户息息相关。比如在推销口才课程时,可以强调不会说话的困难、职场上的困难、与朋友相处的困难、与合作伙伴相处的困难。左右对比让用户感觉:能说话真是太酷了!
4. 场景式引入
通过美丽的场景唤起用户的向往,让用户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兴趣。适合非必修课程,例如生活兴趣课程。
还要注意的是,场景的描述一定要真实有效,比如卖存储类。如果只是告诉用户学会收纳之后家里就会变得整洁,那么用户并不会获得太多的感知和价值。如果将课程与其他价值挂钩,比如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心情,那么用户就会觉得我花钱学这门课程是值得的。
详情页的包装核心是让用户感受到课程的价值和学习的效果。让用户想象他通过你的文案学习后的转变,并放入他一生中向往的场景/他一生中永远不想遇到的场景。出来告诉他:通过这个教训,你就能摆脱你不想要的生活,实现你想要的生活!
大众化的付费知识课程必须广泛选材、刚需,体现讲师的专业性、方法的有效性和课程的增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