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产品导流,大家都不陌生。
作为设计师,应该经常听到产品同学的请求:“这里增加一个XX功能的入口”、“这个宣传新产品的banner能不能大一点?”、“这个场景可以宣传我们的新功能,呃”……
很多设计师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排斥心理。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总是在角落和缝隙里添加这么多小广告。他们不关心用户体验,巴拉巴拉.
但在抱怨的时候,谁会去深究背后的原因,举起小爪子来保持大牙健康呢?例如:什么是产品转移?为什么需要产品转移?它采取什么形式?如何在兼顾产品体验的同时取得好的效果?
最近在做相关的事情,所以写了一篇文章来分享一些相关的想法。
一、什么是产品导流?
“产品导流”是指:一个产品通过某种形式增加对另一个产品/功能的曝光,从而使自己的用户群(流量)能够使用或探索另一个产品/功能。他皱起眉头,感觉上面的描述有点难读。善良的雅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导流与导流的关系解释为两种形式:
父子关系;
兄弟关系。
1. 父子关系
画风是:“爸爸,请用你的大腿抱抱我。”比如:给“抖音”增加“多闪”入口,给“微信”增加“微视”入口,通过自己的大型产品(爸爸)频道自己做。
2. 兄弟关系
画风是:“外面的环境很恶劣,但我们是好兄弟,互相引导吧。”例如:京东会员可以享受爱奇艺的会员福利,同行之间可以互相指导。
那么,什么是产品导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产品为什么需要导流?
产品之间导流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换新的;
企业生态。
1. 获得新增
想象一下,您辛辛苦苦创造了一种新产品,但没有人知道它,也没有人使用它。不管你的产品有多么的惊人,那也是枉然,更不用说后续的商业变现等等。
所以,如果此时你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爸爸),让它引导你,实现冷启动,才是成功跨过第一道坎的方法。
当然,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仅需要新产品分流,扩大规模、获取新流量是每个互联网公司产品或运营OKR中不可或缺且令人沮丧的指标。
因此,无论是新产品还是相对成熟的产品,都需要通过流量导流来获取新用户。
2. 企业生态
“产品导流”不仅是为了获得新的增量,更是为了企业生态的闭环体验。
一个公司做出一个产品就很牛逼,但如果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做出一系列牛逼的产品,它必须有成功的基因或者一套做事的逻辑。
例如:亚马逊的飞轮效应。如果你想形成一个飞轮,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你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闭环,闭环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帮助其他步骤。第二步是使用第一个飞轮作为基础。拉动周边其他企业形成第二个或更大的飞轮。这时就需要各业务线之间的互联互通(相互导流)。
例如,阿里巴巴也在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产品相互赋能、相互链接。一旦这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障碍和护城河就会非常坚固。
总体而言,“产品导流”不仅有助于新产品冷启动,也有助于相对成熟的产品扩大规模。同时,从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来看,矩阵产品的相互导流以及优势的协同也有利于打造体验闭环,建立企业壁垒。
三、产品导流的形式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大致有以下几种导流形式:
场景化分流;
会员套餐;
固定入口支撑;
广告位推荐。
1. 场景化导流
场景化引流,翻译成白话,让引流过程更加无缝。这种方式能够兼顾用户体验,也更有利于流量分流。它通常用于“功能”级别的互操作性。
例如,如果用户恰好需要XX产品或功能,则可以尽可能添加导流入口。同时,功能和设计元素要与母产品保持一致,这样用户才不会感到干扰或反感。
类似这种做法的产品有:QQ微云、抖音切割;视频号公众号.
(1)QQ微云
我们在QQ聊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朋友之间共享文件的行为。有“分享”就有“接收”,有“接收”就有“保存”请求。在这种场景下,在QQ聊天页面中用户可以通过长按当前“文件”将文件保存到“微云”中。
另外,当你点击QQ主页左上角的侧边栏时,可以看到与“我”相关的功能条目列表。其中之一是“我的文件”。点击进去后,可以在其中消耗的QQ历史文件中看到“我”。同时还有“微云”小程序的入口。点击直接跳转至微云小程序(非常合规,就像自体脂肪填充一样,导流过程不会让用户感到突兀)。
此外,微云的基础云存储能力还与腾讯QQ音乐互通,允许用户将下载的歌曲保存到“微云”中。
这样做不仅满足了QQ音乐用户的存储需求,还提高了QQ音乐的登录率(用户要使用音乐网盘必须先登录),同时也增加了QQ音乐用户的粘性(一旦用户登录一个产品(如果存储自己的东西,就会有迁移成本),最后给微云带来了新的用户(更多QQ用户使用微云存储),扩大了规模。
这种互联/导流的方式达到了产品之间1+1大于2的效果。
(2)抖音剪辑
用抖音的兄弟应该经常会看到很多视频下面有一个小标签,叫做“剪辑-抖音出品”(意思是博主的短视频是用cut制作的)。很多人看到好玩、有趣、新奇的短视频时,都会觉得太好吃了,想剪同款。所以,抖音正是养活你的正确方式。点击标签,直接跳转到下载页面。如果你已经安装了,可以直接剪出同款。
抖音不仅送你出去,还负责接你。一站式服务,为您安排(引导)清楚。
例如,当你编辑完成后,他们会引导你回到抖音进行分享。毕竟,他们不希望你将其保存在本地,然后愉快地与竞争产品(快手之类)分享。
他们的目的就是,无论你如何努力,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三)视频号公众号
包括,最新的视频号,发布视频号后,还可以附上公众号的链接,高频段和低频,通过公域流量,帮助作者将流量引流到私域(通过顺便打个广告,去关注我的视频账号:大丫哥,哈哈哈)。
所以,微信目前的引流方式是:视频号可以挂公众号,公众号可以挂小程序,小程序可以开直播,直播可以变现。
总体来看,场景化引流更适合“功能”层面的互通,满足用户和企业的诉求,平衡产品体验,相对更加流畅。
2. 会员制捆绑
会员捆绑已成为互联网上常见的导流和变现手段。这意味着购买您会员的用户也可以享受其他合作产品的特权和福利。利用用户“小事占便宜”的心理,产品可以互相引流。比如我们常见的方式有:88会员、联合会员……
(一)88名会员
已经是88会员的同学举起爪子!好吧,放下吧,反正我也看不到。
88会员是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如果你激活了88会员,你就可以使用阿里巴巴的很多产品,而且非常划算。
比如饿了么的会员费是108元一年,虾米是128元一年,优酷也差不多180元一年。不算其他的,这些价格已经是用户心目中的锚定价格了。如果加起来,价值1000元。每次比较88元,保证利润!
我们来看看88会员都包含哪些内容。包括各种阿里巴巴产品。从吃、购物、娱乐、旅游到就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
所以,我身边的人开通88会员后,他们的行为是这样的:明明想用QQ音乐听音乐,但是不行!我是88会员!我要用虾!我明明想用美团叫外卖,不行!我要去。你饿了吗?明明想去爱奇艺看视频,不行!我要去优酷看! (不过,如果想看“蓬松的头发穿着浅黄色的裙子”,还是得去爱奇艺)。
可见,阿里巴巴利用这套会员体系,将(渠道流量)用户紧紧地框入自己的产品矩阵中,而产品群体显然是由自己的父亲承载的。
(二) 联合会员
联合会员有点类似于上面提到的88会员,只不过88是自己公司内部的产品相互转用,而很多联合会员是跨公司、跨国界的资源整合。
例如,京东的PLUS京店卡是与其他公司的跨公司合作,包括与腾讯视频、酷狗音乐、喜马拉雅、携程、爱奇艺的联合会员。
其实也可以看出,京东等产品所做的,也是对阿里巴巴家族的反击。没有了父亲,兄弟们只能互相引导,互相拥抱取暖,对外界异口同声。
3. 固定入口扶持
固定入口支持通常出现在较大的平台级产品上。他们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将流量引流到固定地点的后代/兄弟产品。支持下一代,努力让子孙生孙,孙子生子,子孙后代生生不息。
例如:淘宝、支付宝、美团利用首页的金刚位来引导流量到自己公司的相关产品,同时也补充/丰富了自己产品的其他场景。
例如,各公司的小程序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入口,为自有产品或第三方产品引流流量,完善自有产品生态。
4. 广告位推荐
推荐的广告位导流方法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它区别于上述引流方式的核心点在于,它一般是产品/活动的介绍、引导安装等。形式大致分为:闪屏、横幅、角标、提要流……
(1) 启动画面
闪屏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时打开的第一个启动页面。
用它来引流的好处是全屏沉浸式显示,将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这里。但缺点是时间短。如果短时间内沟通不清晰,很容易就过去了,钱也白白浪费了。
因此,要将流量引流到闪屏,最好找到用户重叠度高的产品。例如,在汽车之家启动画面上放置剃须刀、在亲宝宝启动画面上放置奶粉等,用户可以很快地接受和理解。投放越精准,对于广告主来说,产品体验和引流效果就越好。
(2) 角标
这种形式的角标导流常见于电商平台开展活动时。各种小角横幅出来吸引顾客。角横幅的登陆页面通常是H5类型。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它可以一直存在。与闪烁并消失的闪屏不同,只要用户不手动关闭它,它就会停留在这里。但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小范围内清晰传达分流产品/活动的核心好处并吸引用户点击。
此外,这种形式应该谨慎使用。如果有杂乱的小角痕,也会伤害体验。
(3) 横幅
横幅流量导流在大家当中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是针对自己的产品/业务,混合第三方广告推广,无限轮流引流。大家都太熟悉了,我就不详细说了。
www.jiangzuoku.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 (4)Feed流 一般资讯类或者社区类产品,喜欢用这种方式进行导流,因为用户在其产品上的核心操作就是撸Feed。所以,撸着撸着给用户投喂一个通过算法推荐的广告,然后再把广告包装成跟Feed内容很相近的设计,吸引(pian)用户点进去,从而进行导流。 比如:知乎、最右、百度、头条 … 不得不说第二张“最右”的推荐内容,让我不禁抚摸了下自己的胡子。 不过除了最右给我推“大胸妹子”,百度给我推“游戏”,头条给我推“汽车”,难道在他们的算法中,我是个油腻中年男??? 看来他们的人工还不够智能,机器还得再学习学习,大牙对你萌hin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