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毅然回到前台。 11月20日(上周日),他刚刚给高管们做了三个多小时的演讲。两天后,他发出了一封全体员工信,紧接着本周三(11月23日),刘强东启动了他的第三次大动作。
《晚点晚报》独家获悉,京东零售集团各事业群总裁几乎全部调整。他们直接向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辛立军汇报。具体调整如下:
3C家电事业群拆分为家电事业群(负责人为李帅)和计算机通信事业群(负责人为吴双喜)。原负责人姚彦忠调整为大胜超全渠道事业群。
——时尚家居事业群变更为时尚美妆事业群。原负责人冯毅(Carol饰)退休,孔祥英接任。其家居业务分拆并入家电家居事业群。
——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姚彦忠取代了原负责人刘丽珍,刘丽珍下落不明。
——生活服务事业群负责人仍为苗勤,房地产业务分拆并入家电家居事业群。
——同城业务部,负责人依然是何慧健。
营销与商业化中心变更为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仍由邵景平(James)负责。
——平台业务中心,原负责人林辰辞职,业务移交给邵景平管理。
——平台生态部,负责人依然是韩锐(Simon)。
——战略与综合保障部,原部长韩锐调任王雄负责。该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管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
值得注意的是,新上任的计算机通信事业群负责人吴双喜、时尚美妆事业群负责人孔祥英均是京东管理培训生。一位管培生表示,这次调整让他看到了年轻管培生向上流动的机会。
管理培训生制度始于2007年,京东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最优秀的年轻人来培养管理人员。前六年刘强东全程参与。管理培训生首先会到基层轮岗半年,然后有两次选岗机会。这群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在京东拥有许多特殊权利:他们可以参加高层管理会议和项目讨论,并接受业务副总裁的亲自指导。多年来,刘强东一直非常重视与管培生的沟通。他信任管培生,也更愿意提拔他们。
周三的调整主要集中在总裁级别,副总裁也有变动。京东零售集团CEO辛立军没有变动。京东人士表示,往年“618”、“双11”之后都会有结构调整,但今年各事业群负责人的轮换被认为是近年来的重大变化。
整个京东集团的调整仍在进行中。
具体调整及新任4名事业群负责人
此次最重要的架构调整,是将原来的3C家电业务群一分为二。该事业群是京东零售实力最强、实力最强的事业群。今年第三季度,它占京东零售收入的近60%。
3C家电事业群此前由电脑数码、通讯、家电三个事业部组成。现调整为家电家居事业群和计算机通信事业群。原隶属于时尚家居事业群的家居事业部与家电事业部合并,组建3C家电事业群。新家电及家居事业群。
一位京东人士分析,未来京东希望根据场景配置营销资源。例如,在装修促销期间,消费者往往会同时看家电和家居产品。合并有助于协调营销资源。这两个业务部门也是京东的成长型业务。
家电事业群负责人为原京东零售集团CFO李帅。京东人士认为,家电家居是一个竞争充分、增速放缓的行业,需要更会算账的人来增加利润。
家电事业部拆分后,原3C家电事业部只剩下计算机和通信两个事业部。两者都是成熟的企业。京东在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远超其他平台,且行业长期处于萎缩阶段,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计算机通信事业群新任负责人是2012级京东管培生吴双喜。京东人士评价吴双喜的晋升速度“无与伦比”。 2021年,吴双喜被任命为家电事业部黑色电子(通常指电视机、音响、录像机等能够提供娱乐休闲功能的家用电器)业务总监。今年,他调任副总裁级别的计算机数字事业部负责人。如今不到一年,他就晋升为计算机通信事业群负责人,总裁级别。
上述人士表示,吴双喜执行力强,工作勤奋。周末他经常带着孩子来公司加班。吴双喜被调去负责计算机通信事业群,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捍卫阵地,而不是为了扩张地盘。
原时尚家居事业群变更为时尚美妆事业群。原负责人冯毅(Carol)退休,2012年由同为管理培训生的孔祥英接任。
时尚美妆品类一直是京东这几年最重视的业务之一,并且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这是阿里巴巴和抖音电商业务的基础之一,也是京东相对薄弱的品类。今年5月初,冯毅主导推出时尚家居事业群新品牌——“京东新百货”,整合家居、服装、美妆、运动户外、奢华腕表等5大业务品类,并推出6家线下门店。不过,今年双十一,抖音依然是各平台中服装鞋包品类增长最快的。
2021年8月,冯毅从大商超市全渠道事业群调任,接手时尚家居事业群。此前,她曾担任京东超市消费品事业部总裁。的英雄。她在京东工作了近八年。在加入京东之前,冯毅曾担任沃尔玛中国副总裁、腾讯电商副总裁。
时尚美妆品类的产品大多由京东上的第三方商家和品牌直接运营,定价和销售计划往往由对方决定。京东缺乏强大的话语权,需要维持长期的客户关系。
新负责人孔祥英曾担任京东数字POP(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和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负责人,这两个职位都是涉及与京东第三方商家打交道的职位。一位向孔祥英汇报的员工评价道,“冯毅的接班人需要有很强的资源协调能力,目前京东没有人比孔祥英更合适了。”
原3C家电事业群负责人姚彦忠在本次调整期间接手了大生超市全渠道事业群。大胜超市原负责人刘丽珍目前尚未决定。
刘丽珍接手大生超市整体业务才一年时间。此前,他只负责大生超市的消费品事业部。去年年底,他被提升为整个业务集团的负责人。今年前三季度,大生超市全渠道事业群销售额与去年相比仅增长个位数。
新负责人姚彦忠在京东创业初期加入,已在京东工作18年。他从DIY事业部(电脑配件、显卡等)总监一步步晋升为3C家电事业群总裁。内部员工评价他“忠诚、能喝酒”。
在11月20日的管理培训会上,刘强东批评多名高管迁就、不解决核心问题。他说,整个零售集团只有1.5个人愿意对他说实话,而那个“1”就是姚彦忠。姚彦忠也是京东零售三大重要品类事业群中唯一没有离开京东零售集团的总裁。
除了业务部门之外,京东零售的中台和技术部门此次也做出了调整。
原平台业务中心、智能供应链Y事业群负责人林陈辞职。平台业务中心主要负责站内免费流量资源的分配。目前,该业务并入平台运营营销中心,由邵景平统一负责。
高管经常换,但刘强东不会换
京东零售集团层面上一次重大调整是在2018年底的——。当时,京东零售集团仍名为京东商城。当时,京东商城建立了前端、中端、后端的组织模式。 5个月前刚刚上任的——人共任命了10名部门负责人。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向刘强东汇报,全面负责商城日常工作。徐雷开始被外界视为京东的“二号人物”。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曾强调“人”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连队的组织体系是否足够强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连队的将领。 “经营企业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手不够。”人们。当我们的组织体系越来越复杂,几万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这个CEO,无论你有多么有才华,也只是指挥员,所以我致力于建立像军队一样的员工体系,让公司能够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之中。”
这个问题在京东更为突出。刘强东在京东的个人色彩和声音在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中是相当浓烈的。
他两次尝试放权,并逐渐退出具体业务。但每次放权到某个阶段,市场竞争就会加剧,股价暴跌,收入增速下降。随后刘强东又回到了业务一线,开始了一轮人事变动。调整。
2019年以来,刘强东尝试在京东实行集体决策机制。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是公司战略管理的最高执行机构。由京东各业务板块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战略规划、监督并确保集团战略级业务和项目的有效性。等待工作。
近十年来,刘强东一直处于收回权力和放权的过程中,每三年就会发生一次。在京东,高管经常变动,但刘强东不会变。他仍将贴近一线管理层,对具体薪酬、人员优化、经营策略、消费者体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要求。
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主动或被动地退居幕后。京东上,刘强东做出三大动作,正式宣布再次回归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