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很多人已经开始怀念逝者,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哀悼。近期,成都、南京等地相继推出微信扫祭活动,引发社会关注。他们“触动”了满屏争议,“横扫”了不少是非。这给之前和平的牺牲共识莫名的增添了一些怨恨。微信扫墓合适吗?
不可否认,市场在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总是能够更新供给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扫节日的出现满足了一些“来不了,但仍向往”的人的现实需求。无论是墓地同步显示的LED大屏,还是现场扫描的微小镜头,由无数个0和1组成的网络语言所传达的物体和附件,与传统的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向死者献祭。怀旧和怀旧没有区别。
不仅如此,微信祭扫等新兴方式背后的理念,除了最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之外,也在不经意间推动了环保和文明理念的进步。过去,我们烧纸钱是为了给死者带来安慰,却很少在意那些可能燎原的“星星之火”;我们放鞭炮尽情抒发情感,却在静谧的山野、庄严的地方不经意间制造出喧闹……微信扫祭虽不足以掩盖我们内心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但它带来的对社会、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考量。其他因素也值得我们仔细欣赏。
当然,很多人担心这种“不寻常”的方式的“流行”会消解清明节的仪式感,让我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得廉价。毕竟,时代的变迁永远离不开情感的延续,科技的创新永远无法取代互联网背后的人文关怀。但事实上,类似微信扫墓的案例早已被广泛接受。新年假期期间,不少人熄灭了手中的明火,选择在网上点燃虚拟导火索;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当天,超过1500万人在纪念网站上点燃蜡烛、献花、敲钟、祈祷。正如光明不朽,正义永恒,我们祭奠的是“子欲养而不能养”的遗憾;我们怀念的是“十年生死未卜”的情感。新奇不会减少情感分量,简单并不意味着仪式感的消除。事实上,为真挚的情感找到有力的支点和出口,才是一切纪念行为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扫墓的出现,虽不足以成为风俗改变的标志,但仍带来伦理道德争议。扫墓直播是否会涉嫌侵犯隐私?为他人尽孝是否符合家庭伦理?网上扫墓乱定价合理吗?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是除了充分的情感表达之外还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毕竟,无论市场多么了解需求,总会有失败的时候;无论记忆有多牢固,都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搅动时代潮流的当下,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不能缺席。
“我们在世界各地共同分享这一时刻,并共同表示哀悼。”从土葬、火葬、树葬等新的丧葬方式,从爆竹、香烛、纸钱,到鲜花水果、微信纪念,社会风俗总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妨以开放、有序的心态来看待传统祭祀方式的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变化中守护最朴素的情感,使其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