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白刃作用大吗 率土之滨冷门武将郝昭解析

9158APP 0

1、率土之滨白刃作用大吗,率土之滨冷门武将郝昭解析?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是魏国的一位名将。他以千人守陈仓,数万蜀军寸步难行,就连诸葛亮也束手无策。此人名叫郝昭,字伯刀。首先我们来看看赵浩的属性图:

我们来看看他的招牌战术:

不动如山,符合历史情节,也符合这张通用卡牌的属性。

乍一看这个技能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一来它没有很强的输出,二来作为防御技能,它的减伤属性只有25点策略(策略攻击伤害减免)和防御(物理减少伤害)。减少伤害)。所以这张卡刚出现在玩家面前的时候并没有被给予很高的期望。甚至只是作为拆解技能的材料。

白刃技能作为步兵菜刀的辅助技能,受到一些玩家的追捧。

但这就是郝昭的全部价值吗?显然不是,赵昊有潜力成为一流球员。我们来一点一点分析一下原因。首先,让我们真正了解一下赵浩的技能。以下是战报:

是的,赵浩的技能就是这么强大,不仅仅是免疫控制。作为被动技能,它还具有先被判定的优点,大大减少了战略攻击的伤害,例如火焰的二次伤害和类似的持续伤害。举个极端的例子,楚歌月影对郝昭的伤害几乎为0(普攻除外)。同时高达2.29的防御和配合技能加成也大大降低了菜刀的伤害。

郝昭不是会被菜刀砍死吗?

当然不是,马超和马云禄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又有冲突的兵种,靠那一点防御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要依靠以下技能来保证郝昭的硬度。

这个技能可能大家早就知道了,但是有些细节可能还没有被很多人注意到。我们来看看战报:

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这已经是第三轮了。持续2回合的空城怎么还有效?是的,空城的效果只有在他出手的时候才会消失,而缓慢的郝昭就利用了这一点(骑兵和弓箭手的组合都带有速度加成,而步兵基本上攻击最慢),而在对抗赵云、关银平等比较常见的步兵菜刀时,郝昭的速度也较慢。

光有硬度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探索他在战场上的其他功能,控制。作为一个无法控制的将军,我们自然会充满信心和大胆地为他配备以下技能:

作为当前游戏中可以学到的最强控制,分配郝昭显然是非常合适的。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慢的赵浩会不会少控制别人一回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看一下战报:

第二回合最后一招的郝昭推出了浑水摸鱼。

直到第四回合,被控制的张辽依然无法动弹。所以,不要太担心浑水摸鱼的效果。只有在最后两轮激活它,你才会失去控制。

对于最近军事单位的热门话题,赵浩也没有办法。禁卫军的钢铁意志对于不受控制的郝昭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想要激活豪招的玩家就大胆改用重步兵吧。8%的伤害减免让他能够承受更多的伤害。

对于最近军事单位的热门话题,赵浩也没有办法。禁卫军的钢铁意志对于不受控制的郝昭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想要激活豪招的玩家就大胆改用重步兵吧。8%的伤害减免让他能够承受更多的伤害。

率土之滨白刃作用大吗 率土之滨冷门武将郝昭解析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郝昭的选将策略。即在空城浑水中以郝昭为前锋,配置中军和主营的输出。如果没有空城和浑水,使用躲避、绿包、法术、战意、反策等技能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赵昊是一名力量强大、多才多艺的前锋,当然前提是你能忍受他的爬行速度。这里推荐一个配置供大家参考:

无敌表演与武功组合,遭遇组吕布,十名常仆中任意一个即可获得(偶尔失败的话,多尝试一两次),技能准备,除了上面提到的郝昭的五星技能,另外两个只需要四星就可以使用魔法了。被目前难度极高的各种武术组合所困扰的孩子不妨尝试一下。

2、飞将军李广为何至死不得封侯?

综合能力与自我定位差距较大,是李广难以封印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千百年来,李广无法封印,成为无数人感叹的历史遗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广的人生悲剧也并非没有原因。

1. 鲁莽地带头

(李广本出身于边疆骑兵世家)

李广出身是六郡典型的良家之家。这些人想要参军成为骑士或者加入奇门,需要有马匹和武器,以及骑射技能。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财力和家族武功。也就是说,李广实际上出身于边疆地区的中小地主或土地大亨。

从秦末汉初的战斗来看,虽然没有多少有影响力的骑兵部队,但其重要作用已经在战场上显现出来。到了汉初,此类军队仍然有限,主要来自边境地区的梁家子。所以,在文帝、景帝两朝,李广的个人武功就显得非常罕见了。他所在的陇西地区,自先秦以来就习惯了亲近草原文化。自然,他们中也不乏善骑善射的人,成为汉族与匈奴交战中的主力精锐部队。这就是为什么匈奴人视他为战士。

(李广家族在先秦时期以骑兵闻名)

李广的战斗风格可以从他的祖先李信、他的儿子李干、他的孙子李陵中看出。 李信曾率庆睿在沂水之战中击败燕军,也曾率领少量部队深入辽东追击流亡的燕朝廷。然而,在第一次灭楚之战中,他也因急速推进而忽略了侧翼防御,被项燕击败。

从司马迁夸大的李广几次边境冲突和射虎经历来看,此人对自己的骑射艺术技巧非常自信。因此,我经常亲自深入敌境,体验酣畅淋漓的战斗。以至于义渠出身、熟悉李广战术的滇国公孙昆勰说:李广之才,天下无双。如果他总是这样不珍惜自己,他可能会被打败,被杀。于是,皇帝将他从与匈奴左贤王对峙的上谷地区调到了上郡地区。

(李广主要面对边境突击部队)

在白登之围和后来的马邑之围期间,匈奴骑兵经常寻找防线的弱点,总是在进攻后离开。当汉军集结后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汉匈之间并没有大规模交战的记录。李广参加的战争主要是平息吴楚七国的叛乱。他对付的对手也是同样的组织方式,战斗力还不如驻守边郡的军队。这就是李广声名鹊起的背景。

如果说武术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大规模的战斗中,就会考验将领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

(李光总是对自己的武功过于自信)

2、与下属断绝关系

但李广的个人武功却与大部分部下格格不入。而且,他的军事技术其实也有落后之嫌。

李广的军队管理不严,士兵散居。平时我们不太关注营地的夜间防御,也没有刁斗那样的报警系统。他本人话不多。他经常与部下练习射箭,喜欢独自在地上画阵图。

那么他画的是什么阵法呢?这一点从他的一些实际案例中就可以看出。公元前120年,李广面对匈奴的围攻,命令大家排成圆形阵。同样是在峻极山之战中,李广也有着严密的阵型。但他家族的军事艺术和作战体系可能来自于他祖先的先秦经验李信。因此,在长城沿线,他指挥着一支以步兵、弓弩手、战车为主,再加上一些边境郡县的骑士组成的队伍。

李广喜欢率领少量精锐骑兵在前线开路或者带路。景帝年间,他率领精锐骑兵寻找匈奴军中的精锐射鹰手决斗,但在返回途中被匈奴军截杀。虽然他带着亲信撤退,但大军主力并没有跟上。因为军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擅长骑射,所以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他的风格和动作会与主力脱节。

相比之下,后来的魏霍并没有李广那样沉重的经验负担。他的军事经验来自于随武帝狩猎和齐门郎的狩猎活动。武帝身边有北方义渠骑士公孙敖、公孙贺,以及匈奴转变而来的朝鲜贵族后裔韩延,担任少尉侍卫。这些人帮助汉武帝和卫青很快学会了原始的草原游牧战争和相关武术。年轻的霍去病甚至对古老的兵法不屑一顾。

李光的战斗系统在漠北陌生的环境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他指挥整个骑兵部队并不理想。事实证明,个人武功和指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

(李广指挥大部队时表现不佳)

3、无法适应新环境

适应能力差是李广战绩不佳的另一个原因。在对新环境、新战术的适应能力上,李广也明显逊色于后来者。卫青曾带着出使西域、长期被匈奴扣押的张骞出征,以便得到有关匈奴的军事情报和战报。霍去病平定河西之战时,军中就有茂文兵,即陇西甘肃地区的戎狄兵。他们对同胞和草原地形的熟悉程度非常高。

在行军、扎营方面,李广与匈奴、戎狄极为相似。文景帝时代,李广的战术擅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找水源。军阵松散,士兵可以安营扎寨,自谋生路。因为李广从远处放出了斥候,所以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这种战法之所以能够实行而没有遭受重大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文景时代,汉军仍然沿长城沿线杀敌。在距离长城防御体系不远的熟悉地区,不需要严密的防御。到了武帝时期,李广的军队一离开熟悉的边防,就多次遭到伏击、围攻。我什至因为迷路而错过了重要的事情。

李广对待外国人也显得过于刻板。在与羌族作战时,他曾举办鸿门宴,诱杀敌军八百人。从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来看,很可能不会使用外国俘虏。

(李广也不是一个善于统一战线的人)

四、汉武帝外戚崛起

卫青这一代的崛起,也注定了李广的尴尬地位。

李广得到提拔和重用,正是在文景时代。汉武帝之前,除了开国元勋及其后裔这群人之外,六郡的梁家子是汉武帝之前抗击匈奴的主力。

但到了武帝时代,为了贯彻新的内外政策,适应新的战术需要,武帝提拔了一批新的将领及其部下。甚至还有一批义渠、匈奴投降了汉朝。 《魏骠骑将军传》后面打败匈奴的16位将领中,只有曹祥是开国英雄的后裔。除了苏坚、李广、李才等人出身名门外,剩下的很多人都是追随魏霍的功将。

在武帝时期,李广就因政绩不佳而被传言命运不佳,这对他的声誉肯定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兵力分配上,李广这样的老将无法得到最精锐的士兵。还有不少文景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将,也有过和他一样的经历。但卫青却可以率领最精锐的士兵深入敌境,让英雄将领跟在身后。因此,在军功上形成了马太效应,差距逐渐拉大。这些六郡的好汉都在前线,但主将中代表人物并不多。

李广在武帝时代往往只是一个重要的配角

5. 不可控变量的积累

李广的身份决定了他必须承担更多的风险。

由于上述客观和主观原因的积累,李广在武帝时期的表现明显不佳。除了战术和战术层面的问题之外,有些情况其实是完全不可控的因素。这些事情是李广后来想不到的。

(李广最终为了保护家人和部下而自杀)由于上述客观和主观原因的积累,李广在武帝时期的表现明显不佳。除了战术和战术层面的问题之外,有些情况其实是完全不可控的因素。这些事情是李广后来想不到的。

比如,他年轻气盛时,在吴楚七国之乱中立功后,就偷偷接受了梁孝王刘武王的将军印。问题是,平息吴楚叛乱后,梁俘虏的吴楚叛军数量与中央军一样多。梁国占领了四十多座城池,建造了数十万件军械。它是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之一。汉景帝之后刘武也觊觎皇位。他对汉景帝酒后许诺的皇位空头支票心怀怨恨,甚至组织刺客刺杀反对汉景帝立他为太子的大臣。李广如果接受了这样人的印章,自然会对中央产生怀疑。但另外三人被视为皇帝的贴身随从和狩猎同伴,在匈奴人中并没有什么名声。然而李广已经声名远扬,因此受到了匈奴的特殊照顾,遭到了主力的伏击。所以李广利用自己的失败为新人分担了火力,也吸取了教训,那就是不要分散多支骑兵的攻击。对于还在积累经验的汉军来说,集中兵力比较安全。

公元前121年的战斗中,李广以4000人英勇抵抗4万敌军的围攻,坚持到援军到来。但此战的实质是为霍去病夺取河西提供掩护,客观上也限制了他取得更大的战果。到了漠北决战的时候,汉武帝表面上是顾及李广的面子,一开始就让他打头阵。但后来,为了生擒单于,武帝暗示卫青将李广替换为前军。为了照顾自己派系的公孙敖,卫青延续了武帝的命令,派李广走水草少、容易迷路的道路,自己带着亲信去打单于。虽然卫青顶多是偏袒亲信,为李广设置障碍,但道路险恶,并不一定意味着迷路,耽误了战场的到来。此后,对常实的审问就成了例行公事。

李广自己也承认,漠北决战的失败是命运的安排。于是,他和当时很多高官一样,选择了拔剑自刎。在凶猛的汉朝,高级将领仍然具有先秦时代的古风。自杀不仅可以通过死亡来阐明自己的志向,也可以表达自己不愿受侮辱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自杀使家人和下属免受惩罚。因此,汉武帝的决定与卫青、李广的自杀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直接联系。李广的自杀,不仅是由于他的个人性格和时代风气,更是因为汉朝军法严明,对战败将领的惩罚更加严厉。他也有为部下开脱的意图,这与他之前关心部下、与将领分享战利品的做法是一致的。这导致了全军悲痛的一幕。

既然没有受到政治陷害,李广的遭遇只能说明他已经成为新时代汉匈战场上的一个多余之人。综合能力和自我定位的巨大差距是李广难以封堵的主要问题。后世的很多文人都用李广来感叹自己的身世,感叹自己不受重用,但又有多少人反思过自己与生俱来的缺陷呢?

3、率土之滨赵云兵种特性及队伍搭配推荐?

前锋赵云:推荐战术:【强兵无危】、【回马】、【白刃】、【空城】、【善兵多】、【逢时逼营】步]。

前锋赵云是“还马式”的标准将领之一。 【健康兵无危】和【归马】可以为赵云提供“逆袭”效果,充分发挥3的攻击距离和2.27的高攻击成长。 【善兵不少】可以为赵云提供足够的兵力恢复能力(【善兵不少】与刘备的【流离失所】冲突)。 【空城】、【步步扎营】等战术可以为前锋赵云提供一定的保护。 【白刃】是一个综合性的战术,不仅可以为团队提供一定的保护,还可以为队友增加一定的属性加成。

推荐单位:“亲王卫队”。因为身处最前线,将军的生存至关重要。 “首席守卫”可以减少武将受到的所有伤害6%,并减少追击战术受到的伤害。

推荐特性:“刀锋”和“防御”。 “刀锋”可以为赵云提供不错的攻击加成。作为输出型前锋,攻击属性更为重要。内置战术和“反击”效果会受到攻击属性的影响。另一个推荐的特质是“防御”。虽然他是一名输出型前锋,但他的生存能力还是更重要的。赵云一般作为“蜀布”的前锋存在,而蜀布则往往充当后卫。所有“防守”的特点都比较适合前锋赵云。

大营赵云:推荐战术:【一骑万千】、【任重吕布】、【断戟出击】、【英雄克敌】、【进攻】、【越打越多】勇敢的你会的],上述战斗法度是武将物理主动输出常用的策略,领主们都很熟悉。

推荐军事类型:“长枪”。当赵云担任主营输出时,他是整个队伍的主要输出,所以无论是兵种还是特性,输出都是主要选择。 “枪兵”可以增加武将造成的所有伤害8%,非常适合纯输出阵营的赵云。

推荐特性:“阵法”+“近战”。 “阵”可以增加主动战术的伤害,大营赵云通常都会携带主动战术。修改后的“近战”也能造成物理伤害。虽然只是针对弓箭手,但因为阵营的赵云是主力输出,所以还是建议携带“近战”。

推荐组合:赵云(前锋):【健兵无危】、【白刃】。 刘备(中国军队):【避其锋芒】,【巫术】。关银平(营):【一马抵千】,【断戟出击】。汉董卓(前进):【健兵不危】、【百战精兵】。 刘备(中国军队):[反向]、[魔法]。赵云(营):【一马可抵千】,【断戟猛攻】。

拆解战术:【步步为营】是一种被动战术,减少自身受到的所有伤害。每回合可叠加一次,持续至战斗结束。这是【越战越勇】的“防御版”。在实战中,【步步为营】的运用并不是特别广泛。建议带将军【五星赵云】。

4、你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朱元璋?

—— 从明朝洪武皇帝开始,剖析他的一生事迹,以及他为何成为历史上罕见的残暴皇帝

朱元璋,明太祖,字郭睿,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1328年)9月18日,卒于元文宗三十一年5月10日。洪武(1398)。永乐元年(1403年),改谥号为“圣神皇帝,文武钦明,齐云,贤德,有功治世,大孝高高”,庙名“太祖”;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谥号“开” 天道通立大圣,至圣、仁、义、武、贤、成。又高皇帝。”一般称他为明太祖或高皇帝,也有人因其年号而称他为“洪武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开国皇帝。这些人在成为皇帝之前,要么是权臣武将,要么就是外人。他们出身卑微的人很少见。真正在田野里长大的,恐怕只有两个。其中一位是“杀手”。 “犯秦伐非”的汉朝高祖刘邦,也是本文的主角朱元璋。这两个人没有弑君篡位的嫌疑,因此被老史家誉为最“义”的夺国典范。与刘邦相比,朱元璋的出身似乎更加卑微。他的祖先几代都是贫苦农民。其曾祖父朱百流,家住金陵句容同德乡(今江苏句容)。南宋末年,元章的祖父朱处一携全家南渡浚水,定居泗州(今江苏盱眙);元代,元章的父亲朱士贞因生计匮乏,迁居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东乡,元章出生地。后来,朱士珍迁居西乡,又定居在太平乡的一个偏僻的村庄。朱元璋称帝后,追随了四代祖宗。其曾祖父朱百流为德祖宣帝,曾祖父朱思玖为懿祖恒帝,祖父朱处一为西祖虞帝,父亲朱世祯(朱无思)为任氏。祖淳皇帝。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贫农,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无疑是想通过一个名祖来增加自己的身价。

我考虑过宋代魏州学者朱熹,后来因为不相关而放弃。然而,永乐年间定稿的《明太祖实录》中,依然找到了朱元璋的光辉祖宗,天王远在天边,直追五帝:“先帝题字后,武王周王将苗族后裔封为朱氏,春秋时,其子孙入邑,宋氏世居沛国象县,后有人迁居句容,世代为富贵之家,他们的当地名字叫朱家巷。”

无论怎么夸张,朱元璋的家境贫寒都无法掩盖。元章出生时,已有兄弟三人、姐妹二人。排行第四,年少时号重巴。元章的父亲是一个小农,土地很少,一生都当仆人。母亲姓陈,外祖父陈宫原是宋末名将张世杰手下的将士。宋亡后,迁居锦邑锦里镇,以巫术为生。朱元璋出生在这样一个低收入家庭。至于《明实录》、《明史》等官方和民间的记载说他生来就有吉祥的“香”和“红光”,是否可靠就不得而知了。

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十七岁。这一年,朱家遭遇了很多大变故。春天的北京,凌晨时分,癌症疫情就蔓延开来。元章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很快就传来了其他兄弟、嫂子等人去世的消息。九月,元章因缺衣少食,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游童。皇陵碑文记载:五十天后,“僧人因饥而食不食”,无奈,只好加入云游僧行列,游历准溪各地,云游饮食,不复返。皇觉寺直至至正八年(1348)年底。分别三年多,家乡发生了一些变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朱家只剩下元章和大哥次子朱文正。明朝建立时,元章在尊奉祖先为皇帝的同时,还对已故的叔父、叔父、兄弟等人封号。但洪武年间唯一受封的人,只有在世的韦氏后裔朱文正。他被任命为大都督,统管中外军队。后来他因罪行被流放处死。其子寿谦被封为靖江王,并在广西桂林建封诸侯,一直世袭至明朝末年。

朱元璋回到皇觉寺时已经二十一岁了,过了三年多的漂泊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社会经验,也提高了他的能力。这段不羁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明十三陵碑》一文中(在中都凤阳圆秋父母面前)回忆道:“当时我做了什么?我无事可做,我就靠我自己。抬头看看天空,无依无靠,唯有情侣的影子相对。突然冲向炊烟,我跌跌撞撞地扑进古庙里。仰望翠微,倚着青天,听着。猿啼夜月令我凄凉,魂长寻父母无志,落魄男子假装西风叽叽喳喳,吹起俄罗斯浙江的霜。身如华盖,追风不停,心沸腾,云飘三年,二十岁壮。后来他经常以此来教育子孙,让他们知道创业的艰辛。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军大规模起义爆发。次年,朱元在青梅竹马汤和的率领下投奔周洪城军首领郭子兴,这就是开始。他在军事生涯中征服了国家。此后十几年,袁秋渠张师傅先后升任镇长、总经理、教练,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他广纳贤才,徐达、郭英、吴良、常遇春、冯国庸、李善昌、康茂才、傅有德、刘基、陶安、朱升等都加入了他的行列。一时间,勇者侍奉,智者致敬。克楚州、下河州、太平。公元1356年,攻克吉庆(今南京),改指挥应天太守郭子兴。小明王的船被击沉了。 1364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立太子及百官,开始建朝准备。此后,陈友谅之子陈厉、张图成、方国桢等割据分子兵败被俘或投降,英雄逐渐被消灭。

放弃红巾军不仅为朱元璋日后的发家之路开辟了道路,也为他的家庭生活带来了转机。原来,元章家境贫寒,无法独自生活,于是想方设法寻找妻子,皈依佛门。投奔郭子兴后,因相貌怪异而被拘留。多次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深得郭子兴的青睐。不久,郭子兴与养女马元章结婚。马氏家族出生于安徽宿州。父亲马、母亲郑玉均早逝,小元章四岁时被子兴收养。马云对元章最初的成就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郭子兴性情凶猛,脾气暴躁,不容易让人容忍。随着元章的功绩越来越出色,郭子兴对他的怀疑也越来越多。

有记载说:“事情紧急的时候,(郭子兴)总是向太祖请教,信任心腹就像左右手一样。事情解决了,他就相信谗言,疏远了太祖。掌管太祖左右的官员都被召集起来,夺取太祖的军事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正是马家人多方面的照顾,以及妻子张太太的善行,才让张元免去了后顾之忧。妈妈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在军势动荡之际,她竭尽全力照顾元章的生活。 《明史》云:“入皇军后,岁末大亏,皇受郭氏猜忌,无粮,后偷煮饼用之。”怀里,肉却烧焦了。他常常赚钱,祭祀皇帝,什么都不缺,只是我吃不饱。”在朱元璋征伐江山的过程中,马氏经常带领他的士兵、妻子、妃嫔、家人留守。俘获吉庆后,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她曾带领女性亲戚为前线战士制作衣服、鞋帽。当城防陷入危机时,她临危不乱,用武王宫里所有的金帛犒赏将士,努力稳定后方。

1367年,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发起北伐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带着太子妃北逃,元朝灭亡。这一年正月,元章在应天府祭天称帝。他的国号是明,他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洪武元年正月,册封马氏为皇后。马皇后出身贫寒,当了皇后后,也十分注重节俭。她经常亲自检查皇帝的衣服,即使衣服破了,她也不忍心扔掉。她曾对元章说:“我自与陛下贫贱至今,常恐奢侈生傲,小事生危险,所以愿有贤士共同管理世界。”为了杜绝铺张浪费,她曾下令将衩(一种衩丝)制成衣服和裤子,送给年迈的鳏夫。剩下的衣料和残次丝绸也被用来制作衣服送给公主们,告诫她们要懂得农耕养蚕的艰辛。据明成祖后来回忆,马皇后也曾想亲自缝补旧衣服。元章见状大喜,说道:“皇后富有,勤俭节约,为后世树立了好榜样。”

按照封建礼仪的规定,皇后的职责就是“维持内政”,马皇后就是一个榜样。她命女史摘录宋代皇后的事迹,日夜诵读,协助朱元璋制定了基本完整的后宫管理制度。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修订《女成》,五年前的《妃嫔刻戒》红牌得到了马皇后的支持。皇帝曾欲登门册封马氏,马皇后坚决拒绝,说:“贵族纳妾,是犯法的”。结果,马公夫妇只追封徐王夫妇,并重修了坟墓和庙宇。马皇后为明朝遏制外戚权力扩张做出了榜样。

朱元璋性情急躁,主张以暴严治国,为人卑鄙不仁,滥杀无辜,对待各地官员极为严厉。他经常带着镣铐审理案件,设立文学监狱,严重破坏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使用各种酷刑。以严酷的法律,迫使广大学者接受它的理论和规则,其他的想法是绝对不允许的。相反,马皇后崇尚仁义,认为宁可太仁,也不要太小。元章在前朝决策时经常愤怒退位,但马皇后却总是仁慈而有说服力。元章在外面狼狈为奸,但在宫里有时也会听妻子的劝告。他多次在妻子的劝说下减轻了对罪犯的处罚。光棍宋濂已经状告家乡,孙子宋申被指控为胡惟庸党员。当时胡党受到严惩,宋濂也被押解到北京,甚至试图求死。马皇后劝谏她说:“人应当自始至终以礼仪对待自己的孩子,皇帝又如何?如果廉安住在家里,他一定不会知道。”朱元璋仍然坚持处死宋濂。到了吃饭的时间,王后既不喝也不吃。肉,元章奇怪,问其故,答道:“我是为宋老师做好事。”元章感动,放下碗筷。第二天,特奥宋莲在茂州定居。

此外,皇亲国戚朱文正、李文忠也被马皇后所救。对于一些涉及内廷的事情,她也极力纠正丈夫的错误。一日,元章怒斥宫女们的小过。马皇后也佯装生气,下令将宫女送交宫相追究。其实这是为了防止元章一怒之下杀人,也是为了保全宫女的性命。事后,她对元章说:“天子不以喜怒加刑赏,陛下生气时,可能不合理。如果付给官吏,那就公平了。” ” 诸王之主李希言管教严明,时不时地体罚顽皮、过分调皮的小皇子,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向父亲哭诉。 元章抚摸着老师受到了攻击的惩罚,但由于马皇后的及时劝说,李惜言才避免了一场大祸,但马皇后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建议有限,无法改变元章的本性,所以他最终做出自我牺牲。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重,弥留之际。大臣们请求祈求延年益寿,拜访良医。马皇后拒绝了这些,并对元章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死与生,生也一样。” “祈祷祭祀有什么意义?药怎么能叫人起死回生?药不管用,我们何不怪罪医者为妾!”她就这样拖下去,没几天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岁。临死前,她曾对元章说:“愿陛下求贤纳士,谨慎到底,使子孙万德,臣民受益。”元章对她的去世十分悲痛,追赠她“孝慈皇后”。死后与马皇后合葬于孝陵。

5、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很奇怪?

您想了解的官职就是该官员的姓名。官职的情况十分复杂,可以说随着不同国家的建立、朝代的更替而有所不同。从最早的夏商开始,大臣有“士”、“武”、“辰”、“载”、“殷”,而国王则称为王、王后、天王、地后。道者在天,贤者在地。这个说法应该出自这个时期。关于夏商,可考证的太少了,说多了又暴露我的无知,就略过吧。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大家都熟悉的西周吧。这个时期开始明显划分。苍穹之下,不是王的土地,陆地之滨,却是王的大臣。皇帝称号出来了

现,东宫太子的确立,后的明确,诸侯的封地为国,大夫的封地为邑,官位最高的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师:三公首,周置,秦废。汉复置。晋避帝讳,曾改作太宰。晋后复称太师,多为荣称并无实职位。但是实际上据我的理解,能为太师的多为权臣,并且是大权在握,譬如董太师。易混淆:太子太师,为东宫三师。太傅:周代置,秦废,汉复置,次于太师,西汉曾两度复置;东汉长设。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已无实职。注:汉秩2-3千石,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大多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不过更多的是死后追谥。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是三公的副职,其地位低于公而高于卿。后世又有东宫三孤的说法,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卿,卿士,卿史、卿事:周天子与诸侯国的执政官,CEO。商置,但无从考证,西周设卿士寮。太史:掌天时、星历职、搞文化,西周设太史寮。太史寮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大夫:题主所说的这三个名称由《周礼》地方官演变而来,周置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工程。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通典》卷二《职官二》“三公总叙”条说:“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虎贲:御前带刀侍卫小臣:这个很混乱,太监的前身(小臣试毒的历史),也为后世臣子自称职位低下,商、西周初期朝廷官员,亦称“少臣”为掌管占卜、祭祀、田猎、征伐之官。大致理解是为近臣。太宰:在不同的朝代职责和地位不同,最早的责任是内务总管,西周设太宰,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领。此时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六典是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以算得上百官之首,宰相的前身。王室衰落,周之后被停用,晋时改太师为太宰得以重现。宋徽宗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改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改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充首相、次相。九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兼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历代因之。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改为大理院。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PS: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六部内容太多以(度娘百科的资料)例举,清代六部的执掌如下:吏部:主文官的登记,资格的审查,成绩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转调、俸给、奖恤等事的审查。人员编制:尚书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设文选司,管理文员的选用;考功司,考功过;稽勋司,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验封司,掌封赠袭荫。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部同)。户部:主户口、赋税、薪饷、铸币。其编制为尚书二,侍郎二,下设十四清史司。属于户部的有下列二机构:户部三库(银库、段匹库、颜料库)、户部仓场衙门。礼部:主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编制:尚书、侍郎,下设仪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铸印局。兵部:主练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编制:尚书、侍郎,下设武选司、车驾司、职方司、武库司。刑部:主国家的法律刑罚。编制:尚书、侍郎,下设十八司(按省分)和赃罚库司库(收赃银送户部)、律例馆(修法令条文)。工部:主土木兴建和水利等。编制:尚书、侍郎,下设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料作所、琉璃窖监督、皇木厂监督、管理街道隋唐五监:国子监(教育)、少府监(皇宫钱财)、将作监(掌土木)、军器监(军火)、都水监(水利)。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监多一监为一丞制,国子监设祭酒。后世除国子监外,四监收归工部。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武帝置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太多了,码到肚子饿了还没说到最麻烦的宋,有空补齐。——)))))))——)——)不规范分割线-——)——)——)——)———)——)—我这顿饭好像吃了一年五个月九天,比较糟糕,因为失业了(这个更糟糕)所以回来更新~来谈谈宋代的官职吧,争取在找到工作前把这个坑填完。宋代的官职很多,多到不可思议,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方便了皇帝分散臣子的权利,毕竟黄袍加身赵匡胤,但这也方便了皇帝本人对于下层人员的提拔,不愁没有位置给有为之人,也不愁有些人占着位置不干事。宋代的官职我这里姑且把它分成两种,一种是沿袭过来的,一种是自己独创的,因为毕竟跳过了五代十国的阶段直接讲宋代。宋神宗的时候恢复了初唐三省制度,设置尚书令、中书令以及门下侍中,有意思的是这三个位置从不让人坐,只是空头。宋代的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职称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是为了制衡宰相而存在的,这就是宋代最高权力代表“宰执”的由来。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由来是赵匡胤用旧朝的人为相,但是范质等人实在是不敢,那么最大的就是赵普这个门下侍郎、平章事了,所以赵普独行宰相之权,赵匡胤为了制衡他,设唐代的参知政事,乾德二年的时候,参知政事进不了政事堂(宋代宰相办公室),到了后来赵普因为为政专断给了机会。开宝六年,诏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更知印拥班奏事”(《宋史·职官志一》:“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极大的加强了地位,但是在职权上任然是有些许差距,但已经是有所分权。到了宋太宗的时候,诏曰: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至此参知政事与宰相无异,参知政事一名虽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的,即称为参知政事。也有称为参预朝政,参议朝政。而宋代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下面这一段京官的介绍来自网上的资料,因为很好理解所以我就借用了——)宋代在京服职的文官,按其官阶分为京官和升朝官二等。唐代从宰相以下在京师做官者,均称之为“京官”。其中常能朝见皇帝的称为“常参官”(很好理解就是经常参见圣上的官),此外称为“未常参官”。宋代的京官含义又有不同,仅指不常参的低级文官,实际类似唐代的“未常参官”。这类京官的寄禄官,宋初有秘书省的著作佐郎、大理寺丞以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宋神宗改革官制,自下而上有承务郎、承奉郎、承事郎、宣义郎、宣德郎(徽宗政和间改称宣教郎)等五阶,其官品为从八品、正八品和正七品。宋代初年,由吏部主管京官注授差遣事宜。太宗时设差遣院,与升朝官一起,由差遣院委派差遣。神宗改制后,废除京官之称,规定在法律上和一般公文中都称“承务郎”以上,不过时俗仍沿旧习称京官。唐代的常参官在宋代称为“升朝官”。这是对可以朝见皇帝和参加宴坐的中、高级官员的总称。北宋前期,文臣自太子中允,武臣自内殿崇班以上均为升朝官。神宗改革官制后,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又改侍从官以上官员每天赴垂拱殿朝见,称为“常参(日参)官”;朝廷各司的朝官,每五天一次赴紫辰殿朝见,称为“六参(每月六次)官”;另一种是每逢朔(初一)、望(十五)赴紫辰殿朝见,称为“朔参官”。那么回到宋神宗的身上,赵匡胤开国的建制史称袭唐制,宋神宗这个就叫做元丰改制(年号元丰年),为什么他要改制呢?因为赵匡胤给赵顼留下的这个坑太大了,先是留下了大量的旧国官员,空设官职,白领俸禄又不给事做,一大帮子闲人无所事事,机构重叠,既无定员、无专职,又有许多徒有其名而无所事事的冗闲机构和官员,莅其官而不任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因为赵匡胤那个时候已经把官和职拆开,除空头官位外另有差遣官、执事官也就是真正做事的,而这些做事的人的工资相比那些空头官又少的多了,也就导致腐败的滋生。这个时候宋神宗边上有个能人,他说不行了,我们得变法,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北宋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我个人认为这是古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如同我们的人民公社运动一般,操作的方法不对,使人们遭到了巨大损失,吞儿卖女,民不聊生之事频发,并且遭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扑,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其中确实留下了许多有益于社稷之事,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这在宋夏交战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其实王安石是对的,古人常言以史为镜,可怜司马光(宋英宗年间出任谏议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而后判西京御史台编撰《资治通鉴》,十五年后书成还朝任职。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只知道墨守成规,任人宰割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将宋神宗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给西夏。司马光将自己国家的领土无偿奉送给西夏,这是一种出卖国土、妥协苟安的行为,这不仅在政治上不体面,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达到结束兵不连解局面的目的。虽然宋朝实行弥兵政策,一再命令守边将士不要妄动,可是西夏反而认为宋朝软弱可欺,不断进攻兰州等地。而我们的诗人苏轼(杭州任通判、密州任知州、熙宁十年四月至元丰二年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元丰二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乌台诗案爆发)因为反对变法而被贬写下了很多语文课本里面的诗篇,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确实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馀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那么王安石和官职有什么关系呢?变法期间,王安石主张,只要各个机构能恢复职能和作用,就算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如司农寺、都水监等已对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董正官制之实”。宋神宗并不以此为满足,熙宁末年,又令校勘《唐六典》,元丰三年,在蔡确、王珪的协助下,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同时,参知政事改称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同年八月下令,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过去“官”仅用以定禄秩、序位著,此次改革,一律“以阶易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为二十五阶(宋徽宗时包括选人共三十七阶),此后升迁、俸禄等都按新定的《元丰寄禄格》办理。神宗改革职官制度时,没有征询王安石的意见,改制后,行政效率没有提高,比过去还显得拖沓,神宗有些后悔。但由于冗员和冗散机构的裁撤,节省了两万缗的开支,神宗又颇感安心。其实通俗点讲就是寄禄格,发不出工资养闲人了,就把职位和职责挂钩,杂取唐及宋初旧制,以原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等定为二十四阶,用以取代原寄禄官中书令、侍中等等,以阶易官,用为确定官员傣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成新寄禄官,而原寄禄官之朝廷各机构正官依其官称主管本部门事务,官称与实际职务相符,成职事官。次年,又定新选格,改革铨选制度,授官铨注,皆归吏部,并规定凡除授职事官,皆以寄禄官品高下为准,五年,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在这里再就是将宰相的职务分成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其中左仆射行使门下侍郎的职务,而右仆射则行使中书令之职,并且将原来门下、中书、尚书行使的审查、复议、执行的权力全部归于中书省。这样一来元丰改制就突出了中书省的权力,而这也事实上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削弱了宰相的职能,皇帝可以直接对三省发号施令,而不再需要通过宰相,这样权力就直接下达到具体执行的部门,实际上也造成了宰相权力的部分架空。此后这样的格局在北宋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中央部门的定制。)是节省了很多经费但是对于真正明确职责,精简行政机关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于王安石的初衷有所背离,史称元丰改制。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的官职在此不谈了,因为而后都被取消了,但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思想对于宋朝的所有改革都有深远流长的影响,不愧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接下来宋徽宗的时候又有一个政和年间的改制,是蔡京主导的,宰相任太师,总领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ye读第四声哦,不是she)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相当于废除了元丰改制,将权力再度集中在宰相也就是他自己身上。当然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把制度再次改了回来。北宋中期之后的官阶变动其实就是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代行侍中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到了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建炎复制,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取消尚书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乾道改制,孝宗乾道八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省。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意思就是只做事没有决定权了。这个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居然有皇帝会主动的帮助宰相去集中权力。在这个阶段出来一个东西,也是唐朝抄的叫平章军国重事 ,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贾似道,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大体上是个虚职,但是在南宋有了变化,权臣独揽军、政大权,甚至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由此可见在宋代,三省大部分时候是有事没人做,衙门冷清,盐铁、度支、户部三司确是由皇帝亲信把守死死握住经济命脉,可以说宋的积弱与官职制度的混乱密不可分,因此在此讲的稍微详细了一些,如果不喜欢这种介绍方式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平章军国重事。中书省(右省):中书令、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前面两个有名无职。属官(辅佐人员)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文官改赐、举人出身等事。元丰改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门下省(左省):门下侍中、门下侍郎、判门下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前面两个还是有名无职。属官(辅佐人员)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课、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元丰改革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尚书省(都省):尚书令(没人当过)、左右仆射、左右丞都是空名不管本省的事情,权判尚书都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还有就是吏部这个问题,其实宋初是没有吏部或者说空头吏部的,那个时候有个流内铨(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两名,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太宗时,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也并入审官院。神宗熙宁三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一名、主簿两名。然后元丰改制,全部归为吏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初架空六部的三司了。三司:北宋前期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田赋、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盐铁和度支。五代后唐明宗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宋史、职官志二》说: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三司的附属机构,(《宋史·职官志二》载: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殷繁。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军器监,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之。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元丰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通考·职官考四》: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大致的意思是本来前朝是什么都管的,到了宋就是掌握虎符兵权的地方,但是枢密院手下是没有兵的,唐代的枢密使只负责管理军事情报,但是宋初的时候阶级矛盾很严重,外来入侵者的压力也很大,内忧外患之下,宋代的枢密使权力就很大了。但是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弊端出现了,每逢打战了,中书主张进攻,枢密院主张防守,两边吵个不停,这样打得赢有鬼了。南宋接受了这一教训,为了对付经常性的对外战争,不得不实行兵政合一,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引狼入室的结果。但是无论是枢密院或者是中书省的官员都是文官,并不懂的打仗,下面我们来看看宋代对于武将的官职设置吧。就以大家熟知的岳飞岳武穆的官路来看,20岁的岳飞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第一次从军敢战士相州除害之后,老父病去,回家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投戎,被擢为偏校。偏校连官都不算哦,只是军队里面一个称呼,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钦宗,次年改元靖康。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宋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太原等三镇与金。靖康元年,钦宗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钦宗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岳飞随同溃兵一起划归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康王赵构,王是一阶平宰相平章事)统辖。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 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山东东平县西南)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四阶为修武郎。靖康二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山东定陶县西),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武翼郎。武翼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二阶为武翼郎。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山东定陶)柏林镇后,元帅府又命他改隶黄潜善,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是年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然而,他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会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这是他第四次从军。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借补修武郎的意思是戴罪立功,统领和统制的官阶我也不太清楚所以讲不好,不过北宋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南宋建炎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统制只是一个职官,不表示级别,没法对应具体军衔,只是在出师作战时才设置,相当于作战部队总司令,也就是当年抗日的时候的一名师长,好比党内无官职但在军中数一数二。然而高宗、黄、汪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岳飞与王彦不和,自率部转战太行山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迫使金人暂时退却。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十二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这个时候岳飞还是没有官位,只是有军职,踏白使这个东西我也曾经找过很多资料,关于踏白甚至还有纪念岳飞的活动,踏白军是唐朝的军队,主侦查,当时的岳飞也就是一个侦察兵总队长这样的一个位置,而后升职统领,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统领即是主将所能给以的非正式官职中最高的职位,相当于军中第一的亲信,地位虽在官方认可的将领之下但是权力却可以调动他们。建炎元年冬到二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一日宗泽招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且说:“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24次,但始终没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河“过!过河!过河!”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北伐终告夭折。建炎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一次,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三十五阶为武功郎,可比旧官皇城副使,重新得到官方认证。建炎三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第三十二阶武经大夫代旧官西京左藏库使。杜充又派马皋等继续追击张、王部,却被打败。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自春至夏,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第三十一阶武略大夫代旧官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第二十八阶武德大夫代旧官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这个刺史是空头刺史,就是给个名头发工资的,宋朝一般以朝臣充知州,刺史遂成专供武臣、宗室、内侍等加官和阶官,为正任六等武阶官之末,从五品。但是也重复证明得到了赵构的重视。上年八月开始南侵的金军,于是年正月又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扬州。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岳飞于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飞向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充不听。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开封随后于次年二月陷落。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挞懒(达赖你别跑)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兀术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王燮]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飞作战。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金。岳飞假意应允,乘其不备,带亲信数人与之相斗,一连击败数十人;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随后又从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难。完颜兀术由建康进军,接连攻下溧水、广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飞则领军在其后方,伺机给予痛击。岳飞遣刘经率兵千人夜袭溧阳,顺利攻克了被金军占领的溧阳县城。飞亲自领军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建炎四年初春,宜兴正被溃军骚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县中存粮,可供一万军士吃十年!二月,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在广德和宜兴,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河东等地签军。飞不歧视、苛待他们,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飞抗金英勇,爱民如亲,宜兴人民感恩戴德。他们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兀术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五月初,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兀术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是年四月,岳飞已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部下。飞收复建康后,张俊要把飞派往饶州,扼守江南东、西两路。但飞十分重视守卫建康的战略意义。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去行在越州,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他向朝廷上奏说:“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臣以为贼若渡江,必先二浙,江东、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心。”高宗看了飞的奏章,深以为是,遂改变张俊原议,并赐予飞金带、马鞍等物。(这里赵构心有芥蒂,没有官职上面的什么奖励,但实际上自己已成主帅,这里又有种说法是宋代的刺史是允许自己带兵打仗的)岳飞于绍兴元年至三年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高宗建炎四年,创立神武军,御营武军为神武副军。绍兴初,以神武右军、中军任宿卫,其余驻屯江东、淮东、湖北、湖南。这里其实是收编岳家军为神武后军,神武军的将军仍然是最高统治者赵构,但是后世因为岳家军的名头太大,反而没人记得住什么神武军)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陷于伪齐政权的襄阳六郡(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信阳军)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奏议得到朝廷许可,但高宗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四月十九日,岳家军又重返民族战场,由江州向鄂州(今湖北武昌)挺进。在从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时,飞情绪昂扬地对幕僚说:“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五月五日,岳家军直抵郢州城下。六日黎明时,岳家军向郢州发起总攻。战斗异常酷烈,岳飞坐在大纛下指挥,忽然有一大块炮石飞坠在他面前,左右都为之惊避,岳飞的脚却纹丝不动。士卒攀登云梯,奋勇攻上城墙。此战杀敌七千余人。郢州收复后,分两路进军。张宪、徐庆分兵东向攻随州(湖北随州);飞领军直趋襄阳,与伪齐主将李成(原为游寇)决战。李成见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无勇气据守,仓皇逃遁。十七日,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五月十八日,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俘虏了五千伪齐军。16岁的岳云勇冠三军,手持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125] ,第一个冲上城头。岳飞出师大捷,震动了伪齐政权。刘豫急忙调度兵力,还请来金朝的“番贼”,与河北、河东的“签军”增援。李成得到支援,欲夺回襄阳府,率领号称三十万大军反扑,又遭大败。金将刘合孛堇领军与李成会合,集结于邓州附近,筑寨掘壕,以遏制岳军北上。飞遣王贵等由光化路,张宪等由横林路,前去掩杀。七月十五日,王贵、张宪在离邓州三十余里的地方,与敌军数万接战。飞又分遣王万、董先军兵,出奇突击,敌军大溃。俘金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马二百余匹,衣甲不计其数。只有高仲带领残部逃入邓州,闭门坚守。七月十七日,飞军攻取邓城,将士不顾矢石,蚁附而上。一场血战,邓城终被攻克。斩杀金、伪军无算。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岳家军攻拔邓州,活捉了高仲。飞随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于二十三日收复了唐州州城。王贵和张宪同时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以掩护李道收复州城。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克。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的胜利,震动了宋廷。高宗接到飞的捷报后,对胡松年说:“朕虽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胡松年说:“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飞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节度使:宋建立后,宋太祖有惩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赏钱夺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节度使石守信对禁军的控制。并派遣文臣知军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徒坐空城而已。之后,节度使一般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称“某某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谓“使相”。也用于武臣的加官,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如护国、宁武、保静军节度使刘光世、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张俊、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韩世忠等,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建节封侯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官职从二品。)(制置使:制置使上面还有个制置大使,主要是安抚百姓用的,岳飞这里因为已经名扬天下了,让他当个副的借他的名头去协助官员的安抚工作《宋史·职官志七》:“制置使。不常置,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原注:“赵鼎为江西制置大使,岳飞为制置使,每事会议,或急速施行,许报大使照应。”)岳飞克复襄汉是南宋头一次收复大片失地,且又攻取了原先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是南宋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胜利。收复襄阳六郡后,飞奉诏移屯鄂州,临行以两千人守襄阳府和唐、邓二州,一百五十人守郢州,二百人守随州。由于飞努力整顿防务,重视发展生产,襄汉地区终于治愈伪齐蹂躏和战争的创伤,成为南宋连结川陕,北图中原的战略要地。建炎四年,洞庭湖地区农民军首领钟相起兵反宋,钟相被杀后,杨么等又聚集人马占领洞庭湖区,采取“陆耕水战”体制,继续与南宋朝廷对抗。宋廷视之为“心腹蓄毒”,曾多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却都是铩羽而归。绍兴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率领约五万人马前往镇压。岳飞于三月由池州进军,四月到达潭州。飞首先招降了杨么部将黄佐,又让其回到湖中招降杨么部众,先后来降者两千三百余人。四月,飞一面继续招降,一面乘机攻打外围营寨。首先命黄佐攻击周伦水寨,周伦败走,部卒被杀死和坠入湖中者甚众,寨栅粮船全被焚烧 。接着,岳飞又让此前屡被杨么打败的任士安出战诱敌,飞事先设下伏兵,待士安精力垂困时,伏兵乃起,四面围击,大获全胜[。五月,宋廷命张浚回朝,浚认为杨么水寨一时难以攻破,岳飞则向张浚保证:除去从潭州(湖南长沙)到洞庭来往路程,八日内一定会“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岳飞到鼎州,先遣降人杨华为间,入寨潜结杨么属下,诱降义军;同时,置寨列舰,实施军事威胁。六月初二,黄佐受飞命,由飞机密官黄纵随行,赴杨钦营寨招降。结果杨钦率全寨一万余人(其中战士三千余人),乘船数百艘,投降岳飞。飞立即报请朝廷予以封赏。杨钦又为岳飞劝降了全琮、刘诜等部。杨么军大部被瓦解,惟杨么、夏诚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区地势艰险莫测,且舟师水战不及杨么车船,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135] 。继以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么寨。杨么率众突围,力战失利,被俘后处死[136] 。夏诚死守其寨,亦被官军攻破 。对被俘人员,有人主张全部杀死,岳飞以各首领或率众降宋,或已被处置,告诫诸将不得滥杀无辜;凡精壮之士,一律收编入伍;而老弱瘦软、不堪服役者,皆“各给米粮令归田” 。这样所得丁壮五六万,被安置归业的二万七千余户,十万余人。缴获船舶一千余只。飞携带一切缴获器物,返回潭州,向张浚复命。此役全程,从初二日招降杨钦到初十日大获全胜,恰好八日。张浚感叹说:“岳侯殆神算也。”岳飞以平杨么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在这里招讨使其实也和上面的一样都是权益行事的官名,其实就是土官名,宋朝时期武官名称多沿袭前朝,秩序混乱,这里岳飞已经加封正一品的少保了,开国,这个开字,好比韩世忠是英国,福国,但是开国封号历代都只有一人可以封,岳飞也是逐级上升的,可见赵构确实是对其有着期盼和厚望。宋代的封爵也是分四个等级的,也有具体的官职开国郡公是从二品,国公是从一品)那么回到文官的阶段,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检校官带宪衔的,有检校御史大夫。元丰改官制后,一并除去。因而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副长官是侍御史知杂事。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官阶低而任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此外,还设推官二员,专管审理刑事案件。三院御史上疏言事,评论朝政或弹劾官员,按规定必须先向中丞报告。仁宗时,刘筠任中丞后,御史言事就不必请示本台长官了。地方官的监察,由通判负责。同时,皇帝还经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去监察,这些都属于外任御史。转运使本来是管理财政的,但也兼任监察官吏。南宋时,地方监司官职权加重,安抚使称帅臣,宰相外出巡事时,虽说是典州,亦必兼此职。后来在安抚使之上设宣抚、制置二使,不领州而位在诸路帅臣之上,成为一路之长官。开元代行省承宣布政司,开明代按察司制度之先声。宋代的御史官人数没有定制,可多可少,随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随时增减。宋代的谏官称为司谏、正言。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批评和建议,但实际上空有其名,未能履行其职。最终便混同御史,专司监察官吏。由上所述,宋代中枢机构的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这四种大权分得十分清楚。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寺。北宋前期,虽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闲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员或二员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两寺还有一些职权。神宗时,九寺各专其职,并分设本寺的长官卿、少卿以及丞、主簿。诸监:宋代先后设置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司天等六监。宋初各监的基本情况是,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仁宗以后,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嘉祐三年,撤销“三司”河渠案,另设都水监,掌管修治河道之事。熙宁六年,撤销“三司”胄案,另设军器监,掌管制造武器。司天监负责观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编制历书等。各监除司天监以外,都设判本监事,或设同判监事,以及丞、主簿等。神宗改革官制时,撤销了司天监,另设太史局,隶属秘书省。国子监正式设祭酒、司业各为正、副长官,主管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的政令。又设丞,参领监事;设各学太学博士多员,分别讲授各种课程。南宋初,国子监并归礼部,重建太学,太学之学官时有增减。神宗改制时,除国子监外,各监都设监和少监作为正副长官,其下又设丞和主簿等,同时恢复了本监职权。内侍省:太监专属,也有专属官名,懒得讲了,没什么用。翰林学士:同唐代,没什么差别。馆阁学士: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翰林院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后期的直秘阁,是其他官员的兼衔,并不被看重。殿学士:相当于顾问,但是地位极高,是当时读书人最想得到的荣誉。其实有很多漏了没讲,比如三班,比如那些考察科举的官员,还有三衙,宋代真的很混乱,就连那种地方的土军小队长也是有专门的官职的,什么御前带刀侍卫啊也就是宋开始的,那个时候闲官也多。然后呢,我最近比较懒,有些资料都是照搬的,大概码了一个中午的功夫码了这些,宋代这些东西肯定是还要改的,因为我自己都不满意呢,资料大部分都是网上的只是在里面略加删改方便大家理解。

6、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始皇统一对吗?

你好,我是历史爱好者雨墨,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不管是哪本著作,在提起秦国崛起的时候,总会追溯到一个名为商鞅的人。 在主流认知中,如果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国的崛起,更不会有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业。 从既定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实情绝非如此。 秦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腾飞,他们最终也做到了这一点,六国国君只要不瞎,就不可能看不到秦国的变化。如果变法就能令国家富强,他们为什么不效法秦国呢? 商鞅变法是从公元前359年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换言之,从商鞅变法到秦灭六国,经历了一百三十八年的时间。 在这一百三十八年里,为什么关东(函谷关以东)六国都没有通过变法实现腾飞,最终只能被秦国逐一消灭呢? 照搬照抄商鞅在秦国玩的那一套,从理论上来讲并不困难,只要把秦国的法律全部抄上一遍带回国就是了。实在不行,从秦国挖几个底层法官带头搞变法,不说学个十成,六七成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在商鞅之后,秦国又涌现出不少人才,比如说范睢、吕不韦和李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名臣,更是能臣。 拿商鞅与上述几人相比,比理论水平,商鞅不如吕不韦;比实践水平,商鞅不如李斯,要说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范睢、吕不韦和李斯全都不是秦国本地人,而是关东六国的人才,他们是在本国得不到发展的空间,只能跑到秦国谋求发展,结果大获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想从关东六国找出比商鞅更优秀的人才,虽然谈不上简单,但肯定还是能找到的,可最终的结局却是秦国统一天下,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历史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偶然事件可以轻易改变的。从个人素质来判断,应该说商鞅足够优秀,但商鞅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并成为秦国历史上的“Special One”,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出现,成为了站在风口上的那头猪(非贬义,仅举例)。 早在春秋时期,秦穆公向西发展,将犬戎(游牧民族)打得一败涂地,最终拓土千里,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但在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却逐渐走下坡路。 春秋末年中原动荡,强大的晋国分为赵魏韩三国,按说这是秦国东征的大好时机,但秦国依然没能从内讧中恢复元气,以至于被魏国压着打了好多年,连兵家必争的河西之地都丢失了。 秦孝公嬴渠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继位的,此时的秦国只能缩在函谷关以西瑟瑟发抖,根本没有东征的机会。 从客观现实来看,此时的秦国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强国,但从底子来看,秦国很显然属于祖上阔过的那个类型,因为秦穆公时期的秦国可是非常强大的。 从强大的秦穆公时代到后世沦为二流强国,秦国之所以会衰落,原因只有一个:内讧,以及因为内讧而导致的君权衰弱。 很多人一提起变法,立刻兴奋得两眼放光,这个法那个法一说一大堆,别说读者搞不清楚,就是很多作者也得一边查资料一边粘贴,七七八八地粘他几万个字,实在是乏味且无趣。 其实在讲述变法的时候,完全没必要玩这么多虚招,只要抓住一个核心点即可,那就是加强君权。 君主为什么想变法?因为他觉得国家不够强大;国家为什么不够强大?因为自己手里的权力不够大。 如果自己手里的权力足够大,还有哪个阿猫阿狗能阻挡我们国家的强势崛起呢?这就是比较普遍的君王逻辑。 因为君权不够强大,所以才会有人不断跳出来挑战君主。如果君权足够强大,谁敢没事跳出来找死呢? 在这种背景下,谁能帮助秦国加强君权,谁就能够使秦国重新强盛,商鞅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展开的。 对于变法倡导者(通常是国君)而言,变法当然是极好的,因为那会使得自己手里的权力增大,但在生产力没有发生突变的前提下,国君手里的权力增大,就意味着其他军政集团的权力变小。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利益受损的军政集团自然会团结起来抵制变法,这才有了革新派与保守派之争,很多人解读为理念之争,实际上都是利益之争,而且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利益。 对于国君而言,变法的确是集权利器,但变法的时机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 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嬴师隰,他继位的时候国内已经有一位国君了,就是秦出公嬴昌。最后,秦出公母子皆被杀,秦献公才算坐稳了皇位。 如果有一位类似商鞅的人,在这种纷乱的时刻进入秦国,他能做成什么事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此时秦国的国君比傀儡强不了多少,谁敢在这个时候玩变法那就是找死。 商鞅能在秦国变法成功的背景是: 一、经过秦献公的经营,秦国国内的其他军政集团已经处于守势,秦孝公继位之后,以商鞅变法为武器,向其他军政集团发起挑战,获得了可喜的战果:虽然没能歼灭他们,却也把他们打得重伤蛰伏; 二、魏国空前强大,以至于其他国家都担心被魏国攻打,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围攻魏国,秦国趁机收回了河西之地,为日后东征打下良好基础。 如果秦国的其他军政集团没有衰弱,如果魏国依然有余力进攻秦国,商鞅变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或许有人会说:商鞅变法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客观便利,但我们不能否认,在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正是有了商鞅的出现,才有了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却依然高估了商鞅的作用。商鞅在那个特殊时间和特殊地点出现,只能保证他青史留名,却不能保证秦国一统天下。 贾谊在他的名篇《过秦论》中是这样说的:“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换言之,在贾谊看来,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秦国在地缘上占据了极大优势。 在中国经济重心东移之前,秦、西汉、隋和唐都是居关中夺取天下,从这个角度来看,秦国占据关中,本就具备了夺取天下的先决条件。 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为什么会衰弱?大家或许会得出许多结论,但有一个结论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魏国在地缘上吃大亏,是一个先天有短板的四战之国。 秦国逐渐走出内讧阴霾、商鞅变法加强秦国君权、强敌魏国受制于国际环境、关中险要助力…这四个因素加起来,才有了后世那个一统天下的秦王朝。 贾谊在他的名篇《过秦论》中还说过这样的名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所谓“奋六世之余烈”,是从秦孝公开始算的,后面依次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 在这六位秦国国君之中,有三位命运不佳。 秦武王嬴荡在位四年,跟别人比赛举重被砸伤,最后伤重不治,年仅二十三岁; 秦孝文王嬴柱在位仅三天,就是说在他爹去世之后,他熬过了他爹最后一年的年号,自己改完年号刚三天就去世了; 秦庄襄王嬴子楚在位三年,除了攻灭东周之外毫无贡献; 秦庄襄王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始皇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成年以后立刻面临着一场宫廷政变,也是十分不容易。 看完上述史实,很多人或许会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这样都能统一六国?老天爷实在是太眷顾秦国了! 事实上,有了上述四个重要条件之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优秀的国君死了一个又出一个;优秀的首相死了一个又出一个;优秀的统帅死了一个又出一个。 但不管怎么死,秦国总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都说赵国逼走廉颇害死李牧,不尊重人才活该亡国。说这话的人应该看看秦国:商鞅被车裂,白起被赐死,范睢被赐死(有说法是病死),吕不韦自杀,李斯曾被赶走……难道秦国非常尊重人才?说实话我没看出来。 这就是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区别:在英雄史观看来,只有优秀的领袖,才能推动历史发展;而唯物史观则认为,任何人才的出现,都离不开适应人才生长的客观环境。 把这两个观点放在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语境中,谁更正确呢?相信大家都能做出判断。 商鞅变法加强了秦国君权,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先决条件之一,但也不必过于神话。 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开始变法,但在二十一年后的公元前338年,商鞅就被杀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其中也间隔了一百一十七年。 如果商鞅变法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和影响,为什么秦国还要等一百多年才能实现统一呢? 秦始皇实现统一中国的伟业,商鞅自然是有功劳的,但如果把首功归于他,实在是追溯得有些遥远了。

7、刘邦和朱元璋有哪些相似之处?

谢邀 刘邦,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卒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1岁。 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生于公元1328年,卒于公元1398年,享年70岁。 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位皇帝,虽然相隔1000多年,但两人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且看下面慢慢道来: 相似之处一: 两人都是开国皇帝,一个是汉朝开国皇帝,一个是明朝开国皇帝。 相似之处二: 两人都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两位平民出身,坐稳江山的皇帝。 相似之处三: 两人都是通过农民起义夺得了天下,也是中国历史上独有通过农民起义成功的两位皇帝。 相似之处四: 两人小的时候家里都非常的穷,刘邦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终日游手好闲之徒,混到40多岁,虽然当了个亭长,但不过是个芝麻般大小的官,甚至连官都算不上。 朱元璋更悲惨,家境更加贫穷,给地主当过放牛娃,父母在一次饥荒中被活活饿死,为了谋生去寺庙里当起了乞讨和尚。 相似之处五: 两人的皇后都是不简单的女人,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女人,除了帮助刘邦稳固江山外,她还开创了自秦始皇之后第一个女性掌控朝纲的先河,她不是帝王但却胜似帝王。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也称马皇后,马皇后是历史上典型即贤惠又宽厚仁慈的皇后,朱无璋得此马秀英后宫无忧也。 吕雉和马秀英最大的区别就是吕雉恶毒凶狠,而马秀英宽厚仁慈,虽然两个都是非常历害的女人,两个都能帮助夫君治国,但相比起来朱元璋要比刘邦幸运的多。 相似之处六: 两人都是杀人狂,成就帝王大业后两人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杀功臣,尤其是朱元璋,比刘邦还狠。 刘邦诛杀的功臣最具代表的就是韩信和彭越,两人死得非常的惨,英布因为觉察刘邦对其有杀机,所以提前谋反,后来刘邦带病出征把英布也平了。至于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虽然得以幸免,但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刘邦死后吕雉撑权,在一个女人的淫威之下怎会有好日子过。朱无璋就更狠了,开国功臣中除了汤和,还有常遇春早年病故外,其它的几乎无一幸免,要么就是直接杀害,或者就是间接杀害,例如最典型的徐达,无罪无过,朱元璋就是不放过,还有蓝玉、胡惟庸等等,当然蓝玉和胡惟庸的死跟自己本身也有关系,而一代神算军师刘伯温虽然不是朱元璋杀害的,但是或多或少可以说是被朱元璋间接逼死的。 我觉得这两位和嬴政没有太大的可比性,这两位是真正的草根创业逆袭成一国之君,嬴政开局手上就握有一个秦国,底子厚着呢,这就好比一个草根小伙和一个超级富二代一起比赛创业,你说谁的难度大呢?当然这三位都是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帝王,为我中华民族的前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死高衙内?

害死林夫人的是林冲 一、林冲的妻子名叫张贞娘,是个十足的美人。那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那高衙内看中了林娘子,三番五次的想法调戏,陆虞侯劝他放弃,并且为他找来了几个绝美的西域女子,他都不肯要,声称就要林娘子不可。要知道高衙内的身份,身边怎么会缺美女呢?所以林娘子是个绝世美人。 作为丈夫,在得知自己的老婆被调戏的时候,是个汉子都会大怒,更何况是林教头。可惜当他认出是高衙内时,暴怒的拳头就此收住,他虽然收住了,可是高太尉却怀恨在心。 第二次老婆被调戏的时候,锦儿报信,林冲冲到陆虞候家,情势危急,然而林冲却没有贸贸然冲进去,而是在门外站在胡梯上大喊一声:“大嫂!开门!” 太搞笑了,他不直接冲进去,为什么要喊呢?我想一是为了给高衙内报信,我来了。二是告诉自己的老婆,我来了,不要被他玷污了!到后面他见到老婆第一句话也是:“不曾被折厮玷污了”。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冲只把陆虞候家砸烂了,却不敢去找高衙内! 说到底,他还是爱自己的面子,包括后面妻子劝他一起离开汴京,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身份,甚至想到拿宝刀去巴结高太尉。难道他不知道高衙内是高太尉的干儿子? 就这样,林冲失去了第一次带妻子远走高飞的机会,继续把妻子留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在高衙内的不懈努力和张教头的四处奔波下,斗争的最后,林冲终于被刺配沧州。岳父张教头在州桥下给林冲送行时,不料林冲却说了一堆混蛋话: 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 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 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林冲这样干,张教头和邻居们都不同意,但林冲却不依不饶,并放狠话说: 若不依小人之时, 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有人觉得这正是林冲有情有义的表现,其实在小编杨角风看来是错误的!在那个年代,女子把名分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林冲只是被发配沧州,他日还有可能回来,甚至林娘子过段时间还能去沧州找他。而直接被休了,则把她所有的希望都打散了! 小编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只是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林冲到现在还在怕着高衙内!他不休妻,高衙内还有一丝忌惮,妻子也有拒绝高衙内的理由。休了妻,高衙内就能堂而皇之的上门强娶了,难道林冲不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他想自己保全自己? 林娘子临行送衣,却听得林冲此番的休妻之语,顿时间哭了起来,喃喃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 这件事则是林冲把自己妻子的心彻底杀死了,生无可恋!连给她鸳鸯等待的机会都没有! 三、这里又跟前面的一篇文章接上了,林冲走了,还有鲁智深能帮忙林家,跟张教头一起保护林夫人,也不至于没有个着落。 可惜我们的林冲,林教头,偏偏“出卖”了鲁智深,泄露了鲁智深的行踪,导致高太尉派人去大相国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只能逃跑。为什么说鲁智深肯定会帮忙照顾林夫人,水浒传后面也有说明。 在第五十七回,鲁智深上梁山与林冲聚义之时,问及林冲:“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 说明鲁智深对林夫人是有感情的,也知道自己那次别了林教头,后来又被捉拿,自己顾不上阿嫂,担心阿嫂会出意外,不然不会第一句话就问林冲这个问题的! 就因为林冲有意无意的“出卖”了鲁智深,导致林夫人失去了鲁智深这样的好人帮助,更加显得势单力薄。 林冲的一时糊涂,导致保护林夫人的外援消失! 四、林冲火并王伦,坐上梁山泊第四把交椅后,开始思念自己娘子,差人去东京打听消息,却得知:娘子不堪忍受高衙内骚扰,自缢身亡,张教头也“亦为忧疑,染病而亡”。 而我们的林冲就不怀疑一下吗? 为什么这个汇报的人要这样说?甚至怕林冲怀疑还补上一句“邻居也这样说” 林冲如果聪明一点的话,肯定要亲自去验证汇报是否属实,而不是就此罢休!想想自己的身份,现在就是朝廷缉拿的要犯,如果自己的老婆还承认与他有关系,肯定朝廷饶不了她。 所以当她知道林冲已经落草为寇了,并且自己已经被休了,心如死灰,再也没有团聚的希望了,就这样自缢身亡! 也或者就像小编希望的那样,其实她并没有死,只是编了个谎言告知了差人,因为从林冲休她的那一刻起,其实她就已经死了! 所以,真正害死林夫人的并不是高衙内,而正是口口声声说爱她的丈夫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