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神话书说方寸山怎么找 强大的海西女真是如何被打败的

9158APP 0

1、饥荒神话书说方寸山怎么找,强大的海西女真是如何被打败的?

海西女真四大部落的叶赫部落原居住在松花江北岸。他们的祖先大业是护卫长。正德年间,明朝封其后裔朱孔阁为左都督。后来,诸孔格帅部迁至开原以北。野河里河中,两个孙子充当奴隶,杨家奴署名统帅,在北方修建了两座城池。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海西女真的许多部落也纷纷效仿,成为海西女真中最强大的一支。一股强大的力量。

海西女真人中另一个强大的群体是哈达部落。哈达部落原居住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以东的塔山左卫。他们的祖先拉初佛为京城指挥、签署事务。 16世纪初,其后裔王忠嗣出任魏都督。他从呼兰河签下,居住在开原静安堡小清河上游,即明朝廷所称的南关。他的部落强大,建州、海西、茂林的一百八十二名卫士无不畏惧他的兵力。王忠死后,其侄子王泰继任,海西诸部落皆归顺泰。他对明朝“最忠、最顺”。 “东疆燕然,三十年农牧,实力很强。”

明末女真地区形势复杂。女真部落、蒙古、明势力不仅有经济、文化交流,而且掠夺和战争频繁。

海西女真叶赫和哈达这两个强大部落的衰落就是由于相互攻击造成的。 1573年,叛逆的建州卫王振不满明廷的压迫,起兵入侵辽东。两年后,他被明军击败,逃往哈达部落。被王太治送往明朝,被杀。王台被明朝廷封为“龙虎将军”。五年后,建州王五塘两次起兵(建奴一向不老实),也被明朝将领李成梁镇压。几年后,王台去世。王台的儿子呼尔罕、康古鲁、蒙古波罗相互争夺权力。叶赫部落试图利用家奴来控制哈达部落。当明朝欲扶持流氓商人王台之孙夺取皇位时,杨家奴才反对,两兄弟被明廷诱杀。为了成功当奴隶,杨奴的儿子开赛、那林布洛联系蒙古,秘密与两个流氓商人叔叔结盟,担任内务,派兵进攻流氓商人。明朝廷派兵镇压。

此后,海西女真两大支系叶赫女真和哈达女真,原本实力颇为强大,却在相互攻击中不断衰落。明朝廷对他们进行了分裂和征服,并逐渐削弱了他们。可以说,削弱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明朝一贯的分裂和削弱边疆民族的政策似乎是成功的。然而,原本弱小的建州女真人,却在这一时期变得强大起来。原本被明朝廷视为小事的努尔哈赤,却成了一个大问题。海西女真叶赫、哈达先后被建州女真击败并吸收。征服了叶赫、哈达的建州女真人,逐渐发展成为明朝争夺世界霸权的敌人和竞争对手。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以叶合别勒布斋、纳林布鲁为首,联合哈达贝尔蒙格布鲁、乌拉贝尔曼泰及其弟弟布占泰、惠发贝勒白音。大理及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明安、锡伯、瓜察、长白山女真珠舍里、纳音等九部共三万大军向建州进发。努尔哈赤得知后,根据地形布置了滚木、岩石等防御工事,然后就寝。他的妻子富察夫人以为他惊慌失措,把他推醒了。努尔哈赤说:“一个人如果害怕了,即使上床睡觉,也睡不着觉。我如果害怕了,怎么睡得好呢?以前听说叶赫的士兵从三个方向来,但我没有。”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达,所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现在我来到这里,我感到释然。 '此后,努尔哈赤睡得如初。

第二天,努尔哈赤派乌里侃前去侦查,擒获了叶赫的爪牙。经审讯得知,来犯之敌有三万人。听到自己的兵力是自己的三倍,建州脸色一变。但努尔哈赤认为,对方兵力虽多,但首领众多,命令混乱。只要伤到他们一两个首领,他们就可以被击败。九支联军先后围攻扎卡城和黑齐格城,但都失败了。联军沿途被建州军设置的重重障碍和工事阻击。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联军就像几条长蛇一样跑到了古勒山脚下。次日,努尔哈赤率部布下险阵,布寨、纳林布卢等联军前来围攻。努尔哈赤也前去迎敌,暂时牵制了联军先头部队。布斋被鄂一渡的挑战激怒,驱马持剑迎战。然而,他的马被横梁绊倒,布斋摔倒在地。建州兵吴坦乘势,骑在他身上,将他杀了。那林布鲁看到弟弟战死,晕倒在地。叶鹤冰陷入了混乱。他们在布寨收尸,救出纳林布鲁后逃走。看到两位联盟领袖的死亡和逃跑,其他百乐和太极纷纷后退,士气低落。科尔沁别勒明安的马被困在阵中,惊慌失措的他竟然骑着无鞍马狂奔。建州军从山上蜂拥而下,趁势掩盖杀戮。联军惨败,乌拉贝尔曼泰的弟弟布占泰也被生擒。建州军一路追至百余里外的惠发部境内。夜幕降临,努尔哈赤撤兵回城。

九联军的惨败,改变了建州和海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导致了海西的灭亡。努尔哈赤一战成名,“兵力大震,远近震慑”。明朝封他为左总督、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自称“女氏国主、开国、侍卫、制夷”。同年,努尔哈赤利用古勒山胜利的残余力量,消灭了参加九联军的讷印路。他命额伊都、盖盖等三将率兵攻打佛多、纳音驻扎的山城。他斩断了路帅,俘获了塞凯什。他还趁势征服了竹舍里部落,加上之前已经征服的鸭绿江部落。之后,努尔哈赤彻底将长白山女真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中。至此,努尔哈赤起兵十年后,“满洲周边诸部落皆被夷为平地”。

努尔哈赤击败九联军后,直接进攻海西女真,统一女真部落。他知道现有的军事力量不可能一举消灭海西四部族,于是他对贝勒大臣们说:“想要砍倒一棵大树,不能一下子折断,必须要用斧头砍下来,就能把它砍碎了。”

欲一口气夺取,如何能将平等国家全部消灭呢? ”

因此,努尔哈赤采取了瓦解、逐一击败的策略:一方面与海西四部中实力较强的叶赫部、乌拉部结成联姻,特别是拉拢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不仅是为了分开四族,更是为了获得貂参的好处。于是,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娶了布占泰的侄女和妹妹,并把女儿嫁给了布占泰。另一方面,他们利用了四个部落之间的矛盾,将他们一一消灭。

至于海西女真人,在败给努尔哈赤之后,就不再有杰出的领袖了。四大部落中的乌拉部间接落入努尔哈赤手中。惠发部落没有“信心”,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互相徘徊,叶赫部落战败后陷入绝望,而哈达部落始终处于内乱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此时的海西女真人就像是一盘“散沙”,其威胁程度已今非昔比。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吞并海西女真已经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2、如果上将潘凤没有被袁绍下毒?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让人深思、让人毛骨悚然的事件。潘凤之死就是其中之一。潘凤在泗水关前与华雄交战,战后不久就被华雄所杀。这也让潘峰成为了众人的笑柄,甚至有人将他比作邢道荣。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件事,就会发现很多疑点。

1、潘凤离奇死亡。泗水关前,华雄已连败保忠、孙坚。他趁着士气旺盛,冲下来向董联军发起挑战。昔日一度嚣张的孙坚不再参与战斗,将这件棘手的事情推给了联盟领袖袁绍。于是袁绍在帐中调集兵马,纷纷派人去讨伐华雄。

最先出战的是袁术手下的英雄大将鱼涉。他和主公一样嚣张跋扈,还没有人表态,就主动向华雄发起挑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和华雄交手不过三回合,就被华雄击杀了。正当众人震惊之际,冀州刺史韩馥举荐手下大将潘凤出战。袁绍一声令下,潘凤也不拒绝,举起斧头,上马迎战华雄。

但事情却出乎意料。潘凤出征不久,便有人报告说,他已被华雄斩首。为此,袁绍也叹息道,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没有到。这里有一个人,又何惧华雄。最终,关羽实在忍无可忍,主动求救。遂温酒杀华雄,使联军渡过难关。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对所谓的潘凤将军产生蔑视。但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潘凤的死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潘凤是冀州刺史韩馥口中的大将,他发誓可以杀死华雄。在此之前,已有包忠、孙坚、于涉等人的先例。韩馥依然推荐潘凤出战,可见在他心里,潘凤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不是一般人物。

其次,冀州是一个大州。曹操打败袁绍,占领冀州后,发现冀州人口众多,高兴得手舞足蹈。事实上,袁绍、曹操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也是靠着冀州的力量。在这个偌大的国家里,有很多精锐的士兵和将领。潘峰能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自然有他非凡的造诣。

第三,当时天下大乱,战乱已久。韩馥能说潘凤是能杀华雄的大将,自然是在战场上考察潘凤。实战中获得的印象,容不得半点虚假。这也是韩馥非常看重潘凤的原因,让他跟随自己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第四,我们来看看潘峰上场前后大家的表现。潘凤去打仗的时候,没有人担心这一点。但当得知潘凤已被华雄所杀时,所有人都震惊了。这说明大家早就知道潘凤的名声了,潘凤被华雄处决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潘凤是大家心目中的名将。当他和华雄交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能赢。但他却死在了华雄的手里。那么,潘凤的死就有些奇怪了。估计是被别人算计了。那么谁最有可能图谋潘凤呢?

2、最有可能谋反潘凤的人是袁绍。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就已经有暗示密谋潘凤的人了,这个人就是袁绍。潘凤死前后,袁绍与弟弟袁术布置了处死潘凤的计划。首先,袁术停止向孙坚部队供给粮草,导致孙坚军队道德混乱,遭受惨败。遭受失败后,满怀怨恨的孙坚并没有出去战斗,而是将与华雄作战的任务交给了其他人。

随后,袁术派了他所谓的英雄将军于涉去战斗。首先,他平息了孙坚的怒火,贬低了他的功绩。其次,他派他去自杀,煽动别人出手。果然,于涉阵亡后,冀州刺史韩馥就迫不及待地派潘凤前去救战。袁绍的反应是紧急命令潘凤讨伐华雄。

从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袁氏兄弟为了让潘凤出战,做了很多准备。而且从潘峰的表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那种冲动的人。他参战是韩馥推荐的,袁绍的命令并不是他主动的。看得出来,当时潘凤是有难言之隐,不想打的。但在主公的推荐下,他毅然出征迎敌。

至于潘凤战死,袁绍并不关心。袁绍反倒说,他有颜良、文丑二将,其中一人可以击败华雄。袁绍的种种表现背后,我们都能感受到隐藏的杀机。潘凤之死,是袁绍借刀杀人的手段。潘凤表现反常,很可能是袁绍的阴谋造成的。

潘凤最有可能被袁绍算计的就是在食物中下毒。潘凤中毒后虽然看上去和之前一样,但体力却损失了大半。为了主公的面子,他奋战到底,战死沙场。后来关羽出征时,由于袁氏兄弟的表现,没有喝曹操的这杯壮行酒。你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也不能有防备别人的心。关羽也吸取了潘丰的教训。

3、袁绍为何密谋潘凤?潘凤是联军中的著名将领。如果没有刘、关、张三人在场,他应该是最厉害的将军。当时,联军面对董卓的精锐部队,正在招兵买马。袁氏兄弟为何竟合谋杀害他?这不是违背了他们战争的目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潘凤的死会对董战产生影响吗?其实从袁绍当时的言论就可以看出,他对于潘凤死后的后果已经做好了准备。即条彦良、文丑联战,击败华雄。当时联军兵力强大,董卓一方处于守势。联军完全可以抵挡东军,直到颜良、文丑到来击败华雄。所以,潘凤的死并没有影响战争的进程。

那么袁绍为何要图谋潘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下一步吞并冀州做准备。袁绍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利用家族“四世三公”的名声,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为下一步征战天下做准备。冀州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成为他首要吞并的目标。

袁绍在与曹操讨论征天下的策略时,表示要先占领河北土地,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南下打天下。在河北,最重要的地区是冀州。为此,袁绍很早就开始布局。阻碍袁绍夺取冀州的最大障碍就是潘凤将军。

可见潘凤是韩馥最大的靠山。由于他勇猛善战,能够威慑其他势力,让韩馥牢牢占据了冀州。袁绍要想攻克冀州,就必须先除掉潘凤。于是在泗水关前,出现了袁绍借刀杀人的一幕。潘凤一死,冀州就成了袁绍的属地。

在以后的历史中,潘凤的作用逐渐显现。潘凤战死后,袁绍说颜良、文丑的话,其实是为了威胁韩馥。言下之意就是韩馥所依赖的潘凤已经死了,而他还有两名实力不弱于潘凤的将领。武力夺取冀州,轻而易举。

果然,韩馥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再也没有回过神来。不仅战场上很难再看到他的身影,而且在与董一战之后,他也成为了袁绍手中的玩物。袁绍欺凌掠夺韩馥,迫使韩馥向他提供军需,直至他自愿将冀州让给袁绍。

放弃冀州时,韩馥部下耿武、管春欲抵抗,但兵力不足,轻易被颜良、文丑所杀。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潘凤没有死,韩馥也不会那么轻易屈服于袁绍。可以说,潘凤就是冀州的保证。正是潘凤战死,才让韩馥失去了抵抗力。从占领冀州开始,袁绍开始征伐北方,成为当时最大的军事力量。

结论:泗水关之战潘凤之死疑云重重。这是因为潘凤出战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有实力打败华雄。但没想到,战斗没多久,潘凤就被华雄斩杀了。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说明大家对潘凤的死产生了怀疑。潘凤的死因十分诡异,很可能是被暗杀的。

最有可能谋反潘凤的人就是袁绍。袁绍有征服天下的野心,攻占冀州是他计划的第一步。袁绍知道韩馥软弱无能,只能依靠勇猛善战的潘凤。于是,他便密谋对付潘凤。此后,失去了依靠的韩馥,再也没有勇气与袁绍作战,轻易地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我是历史萧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并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3、怎么减肥可以不用控制饮食?

4、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侄女做媳妇?

夏侯渊十三岁的侄女出去打柴。张飞一见她,当场起了邪念,将她娶回为妻。夏侯渊一直将自己的侄女捧在手心里,为何不报仇呢?毕竟,这件事情,被夏侯渊利用了。

这个女孩是夏侯渊的侄女,也是夏侯霸的妹妹。

由于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所以暂称她为夏侯。

她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孩,在家里很受宠爱。然而据《三国志》记载,她13岁时,外出打柴,却被张飞强行带回家为妻。

《三国魏蜀九夏侯曹传第九》注引《魏略》:当初,建安五年,十八丛美正值十三四岁。他到本县去打柴,是从张飞那里得到的。

在古代,男女结婚一般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国时期,各地战乱不断,但即使一切简单,男女之间的婚姻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两厢情愿的。

夏侯愿意嫁给张飞吗?答案是不。

张飞的出生年份不详,但他早在公元184年就以刘备征服了世界。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他已经三四十岁了。

而夏侯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女孩,正值恋爱开始的年龄,她根本不可能对一个可以成为她父亲的人产生任何想法。

另外,张飞的颜值也不能恭维。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眼,燕颌虎须,声如雷霆,威势如奔马”。

说白了,他就是一个胡子拉碴、豹头环眼、神色凶狠的老者。

这样的人,别说是十几岁的少女,就是男人见了都会感到害怕。

夏侯与张飞之前没有任何接触,她不可能对他一见钟情,主动跟他回家,成为他的妻子。

这件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张飞强行把她带走了。

这是一次没有成本的“抢新娘”,就像路边摘花一样方便,也是一种值得批评的行为。

而他抢走的人,正是夏侯渊手中的侄女夏侯。

夏侯渊原是西汉侍郎夏侯婴的后裔,他的妻子是曹操的嫂子。

原本夏侯氏家族是富裕的,但是在曹操犯下罪孽,夏侯渊力挺他之后,夏侯氏家族就开始衰落了。再加上时局不好,夏侯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到了夏侯十三岁的时候,夏侯家已经穷得连锅都开不了。

不过,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夏侯渊都没有严厉对待这个女孩。

夏侯渊共有八个儿子,维持温饱十分困难。然而,为了赡养已故兄长的女儿夏侯,他无奈地抛弃了自己的小儿子。

这丫头在夏侯渊心中的地位肯定是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因为她是他亡兄唯一的血脉,哪怕他饿死自己,他也会让她过得好。

《魏略》:当时,燕、河南大乱。袁因饥饿而抛弃了年幼的儿子,留下了弟弟和孤儿。

可就这样,一个被视为宝贝的侄女,还没来得及谈婚论嫁,就被张飞抢走了当他的妻子。夏侯家怎能不恨她?

不过,正史和小说中似乎都没有提到夏侯氏为此去向张飞报仇。为什么是这样?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一开始,夏侯家应该是不知情的,或者说他们也无能为力。从当时夏侯家族的角度来看,最初的不报复可能是因为无知或无能。

公元189年,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渊已经开始跟随曹操征战。

考虑到夏侯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子,带着她到处打仗确实不方便。于是,夏侯渊将她留在谯县,并特意嘱咐族人照顾她。

公元200年,夏侯氏家族被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与曹操正在经历“官渡之战”。

此战,夏侯渊首先担任都督队长。后来袁绍战败后,夏侯渊负责补给运输。

《三国志》:太祖起兵,别部司马、齐都尉继之,迁陈留、颍川太守。与袁绍战于官渡,任武将。绍败后,派使者督办兖、豫、徐州军粮。当时军中粮食甚少,袁军陆续送来物资,军势遂恢复。

这场战斗非常关键。这是曹操与袁氏家族的公开宣战。任务重、压力大。

在此过程中,刘备还召集了数万人介入,准备与袁绍联手灭掉曹操。

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双方陷入胶着状态,胜负未定。随后,曹操策划奇袭,摧毁了袁绍的粮食补给,动摇了对手的军心,进而取得了胜利。

有理由推测,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曹营的夏侯氏完全沉浸在战争之中。

他们很难关注夏侯氏的动向,张飞抢夺夏侯氏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

夏侯渊的族人肯定知道女孩失踪了,但她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是否被人带走了,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这时,张飞已经把饭煮好了。

说白了,就算夏侯渊的族人知道张飞抢了人,他们也绝对不敢去抢人,也不敢自己报仇。他们只会将消息传递给夏侯渊,由夏侯渊来做决定。

且不说正值战火之中的夏侯渊能否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就算接到消息,他也不可能擅自离职,放下官渡之战,救侄女,为张飞报仇。

被劫一两年后,夏侯家应该知道这个消息,就可以腾出手来向张飞报仇了,可为什么还是没有动静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从人性和当时的社会习俗来分析。

首先,三国时期,抢新娘现象十分普遍。抢新娘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到了三国时期,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举几个例子,你也许能感受到“绑架”的频发:

刘备女儿在长坂坡被曹纯抢为妾;孙策抢走了大乔和小乔,把大乔接到自己家里,把小乔送给了周瑜;曹丕抢了袁熙的妻子甄氏,曹操是三国之中最会抢老婆的……可见,在当时,女人被抢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被抢的女人大多是第二次、第三次结婚的,基本都被当成了妾。

夏侯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姑娘,被抢走实在是太冤枉了。不过张飞并没有封她为妾,而是给了她正妻之位,倒也可以容忍。

据史料记载,张飞唯一的妻子是夏侯,他连妾都没有。

如果不考虑不愿意被“抢”的情况,张飞与夏侯氏联姻对于夏侯氏来说还是一笔比较划算的交易。

毕竟,三国时期的绝大多数女性都被视为“财产”而不是“独立人”。

夏侯渊如此看重自己的侄女,实属罕见。

对于夏侯渊来说,只要夏侯家还活着,她嫁给谁并不那么重要。

报复张飞,损害战争利益,并不划算。

其次,夏侯渊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报复张飞。也许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侠客梦,行侠仗义,走遍天下。

如果你心爱的侄女被抢了,你会迅速杀死她,并单枪匹马地将她追到天涯海角。

但这不是夏侯渊能做到的,因为他不是世子,他有官职。

官渡之战后,夏侯渊前往东海劝降昌西,攻打昌西。回国后,被册封为滇军都尉。有“滇军校尉夏侯渊,三日行五百里,六日行千里”的美誉。

207年,夏侯渊斩徐贺,收复郡县。 209年,夏侯渊成为首领,负责歼灭雷旭; 211年,夏侯渊成为西征护卫,到处征战……《三国志》:十四年,与袁卫星领军。太祖征讨孙权归来,遣元都将讨伐庐江叛军雷虚。徐败,又进征西都护府。

在曹操的指挥下,夏侯渊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基本上是从一个战场奔向另一个战场。

那么张飞呢?

他跟随刘备未能占到曹操的便宜后,迅速带着刘备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刘表死后,他们继续南逃。逃跑途中,负责分割后方的张飞一声大喝,断了当阳桥。曹军根本不敢前进。

更何况,夏侯渊此时正在别处战斗。就算他在现场,也未必敢直接上前。

后来张飞和刘备一起进入了四川,也就是蜀汉之地。

这个时候,夏侯渊就算想找张飞报仇,也很难实现。因为他不但要向曹操请假,而且还要请长假。精明的曹操不可能同意放他走。

由此可见,夏侯渊根本没有时间向张飞报仇,而且两人在空间上也没有交集,更谈不上报仇。

第三,夏侯渊的侄女嫁给张飞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完全没有必要报仇。夏侯渊是曹操的人,地位不低,但说白了,他还是曹操的部下。夏侯渊想要给自己的侄女找个好姻缘,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很难了。

如果她早点结婚,她可能会嫁给一个粗鲁的村民,抚养她的丈夫和孩子,并认为自己在战争中不幸;如果是政治联姻,大概率只是某个将军的妾。

但张飞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虽然他是敌对阵营的,但他和刘备是想要被信任的兄弟。

夏侯继张飞之后,成为正妻,为人正直。

妃子的生活很艰难。说白了,她就是一个更高等级的奴隶,甚至可以作为礼物送出去。但妻子是站在丈夫身边的人。如果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嫁给了别人,他就会被周围的人嘲笑。

所以,如果不考虑“抢劫”这个细节,夏侯家完全就是高嫁。

她的生活也过得很安逸。

与张飞结婚几年后,夏侯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张飞对这两个女儿十分宠爱、溺爱。

一家人过得安逸,夏侯渊还有什么可报仇的呢?

敌营呢?乱世中,你能保证你跟随的人一定是对的吗?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夏侯的联姻不但没有造成损失,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如果不是夏侯惇说情,夏侯渊死后也不会被好好埋葬。很可能整个尸体都无法保存,更不用说安葬了。

《魏略》:古元初死,费氏夫人托他安葬。

《魏略》:古元初死,费氏夫人托他安葬。

饥荒神话书说方寸山怎么找 强大的海西女真是如何被打败的

如果不是蜀汉的夏侯氏,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夏侯霸绝对不敢轻易投降蜀汉,后来在蜀汉也得到了重用。

《资治通鉴卷七十五》:巴苏、怀不夜以为彼此有祸,遂惊逃汉朝。

而夏侯家本身,其实也从这桩联姻中得到了好处。

她跟着张飞逃走,张飞对她很好,一直没有丢下她和女儿。

她生下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成为了刘禅的两个皇后。

《魏略》:费氏知道自己的好女儿,就娶她为妻,生下女儿,成为皇后刘禅。

我们再来看看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她嫁给了刘备,因为政治联姻,成了后妈。最终她什么也没得到,也无法让双方都满意。她孤身一人死在东吴。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有些人真的很幸运。即使他们很穷,他们也可以逆境改变命运。

虽然被张飞抢走了,但是夏侯家的生活却因此变得幸福了许多。

如果你是夏侯,你会感激张飞吗?您喜欢张飞还是刘备?欢迎留言。

5、如果徐庶辅佐刘备终生?

您好,小涛历史课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徐庶。徐庶本名徐福,字芝。颍川人。首先,毫无疑问,徐庶是一个孝子。当刘备逃走时,徐庶的母亲落入曹阵。为了救母亲,徐叔告别了刘备:“现在失去了母亲,一切都乱了。”这也是“房村乱”这个成语的由来。徐庶进入曹操阵营后,在军事领域并没有什么建树,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一些政绩的。历任太守、典农校尉、中郎将,最后成为御史中丞。

所以,徐庶的谋划能力到底有多强,确实很难研究。所以,我们不妨想一想,认为徐庶的能力和郭嘉是一样的。他能帮助刘备统一世界吗?

我的回答是,即使徐庶和郭嘉实力一样强大,他们也许能够避免夷陵之战的惨败,也许能够延缓蜀汉王朝的灭亡,但是他们无法团结蜀汉。世界。这是我的意见:

1、国力太弱

鼎盛时期刘备,拥有益州、汉中、荆州南部疆域。当时汉中的人口基本上已经被曹操的移民消灭殆尽了。益州人口加上荆州南部人口约93万。据最大推算,刘备管辖下的总人口只有150万左右。曹操拥有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扬州,总人口约450万。东吴有胶州、扬州大部、荆州,总人口约250万。在古代,人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力。

2、兵力不足

如果按妇女、老少、男子各占一份计算,蜀军兵力约为45万,魏军兵力约为125万,东吴兵力约为75万。在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代,军队的数量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3. 辅导员短缺

在刘备下,能够战功立功的谋士只有法正和庞统。而曹操有荀攸、郭嘉、贾诩、程昱、荀攸等人。东吴有周瑜、鲁迅、吕蒙等文武双全的人才。

4. 微妙的平衡

我认为三方的对抗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旦一方过于强大,必然会导致另外两方联手。如果刘备的势力太大的话,曹操和孙权肯定会联手讨伐刘氏。

5. 武器缺点

刘备刘备所在的益州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所以步兵是主力。东吴主要是水手。曹操长期占领中原,部队中拥有大量骑兵。在平原作战时,步兵相对于骑兵有着明显的劣势。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即使徐庶一直在刘备身边,刘备也无法称霸天下。

6、为什么南明的战斗力不如南宋?

历史上,南宋和南明都是南迁的王朝。南宋持续了160多年,而南明则在18年后消失了。为什么

么南明存在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南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一:各自对手的实力不同 南宋人的对手是金朝,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人。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正式建立了金朝。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消灭了北方大国辽朝。之后不久,他们和宋朝发生了矛盾,而且也的确是责任在宋朝一方面。金朝先后两次南下侵宋,第一次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灭宋。但是,赵佶父子的背信弃义引得金人再度南下,开封城破之后,北宋灭亡。而这个时候的金人,在短时间内接连消灭两个牛哄哄的王朝,对他们来说,短时间内的迅猛扩张,超过了他们的消化能力,他们当时没有能力直接统治中原。他们撤退之后,立张邦昌为皇帝,国号为楚。张邦昌不敢当皇帝,派人把皇帝印玺送给了赵构。赵构在商丘称帝,再次打起了宋朝的旗号。接着赵构难逃。之后金人再度南征,目的就是要捉拿赵构。最后金人到了江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使得赵构得以在南方立足。接着,1130年,金人又在中原扶持了刘豫出来当傀儡皇帝,国号为齐。这都说明,当时金人尚且没有能力直接统治中原,更谈不上彻底南下消灭南宋一统天下了。一直到1137年,金熙宗才废黜了刘豫,开始直接统治中原。而这个时候,赵构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以后南宋与金就形成一种相互对峙的局面,谁也不敢攻打谁。 (1653年形势图) 南明的对手是清朝,清军在入关之前已经在关东经营将三十多年,具备雄厚的战斗力。他们入关后,把明朝的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机构,基本上是全盘接收,这就不存在着如何治理的问题。所以,清军入关之后,目标就非常明确,夺取整个天下。而不是像金朝初年那样对直接管理中原还犹犹豫豫。南明也曾经派人向清军求和,商量双方是否可以签订个和约,让清朝承认南明的存在。但是被多尔衮一口回绝。 清军入关之后,先是打出了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一部分中原士人的支持。他们进入中原以后,至少从宣传的口径上来说,他们不以明朝的敌人而自居。他们把打击的目标定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身上。李自成一路往南撤退,他们就在后面追,很轻松就占据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到消灭了李自成的时候,已经打到了湖北。而且,他们还有吴三桂之流来做先锋。 二:内部团结不同 对于南宋来说,他们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虽然也曾有过纷争,也有过秦桧之流的投降派,但赵构的合法性从来都没有过质疑,宋朝宗室,太宗系只剩下一个高宗,而高宗是徽宗的儿子,钦宗的弟弟,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地位和声望那是那些差不多沦为平民的太祖系子孙可比的,文臣武将都围绕在他的周围,虽说不是团结一致吧,大敌当前,大家都是同一个利益集团里的人。 (永历帝剧照) 反观明朝,正牌的皇室嫡系不知所踪,造成各个利益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代言人,为了个谁是正统的皇帝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全然不顾大敌当前,国家生死存亡,徒耗了明朝最后一点复兴的火种。北宋皇族除了赵构以外,其他皇族近支都被金朝人给一锅端了。假如金朝人没有能把北宋皇族都带走,到了江南之后,还冒出来好几个人来和赵构争夺皇位,可能会给金人以可趁之机。但是这样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南宋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南明时期,不同派系之间争斗不休。极大地减轻了清军的阻力。比如就在多尔衮大军南下的时候,左良玉率领二十万大军也直奔南京而去,号称是要清君侧。最后左良玉病死,部队投降了清朝。以至于史可法他们在防御多尔衮的时候还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对付他们。设想,假如南明内部统一,这数十万大军能真正发挥作用,清军也未必能那么顺利占据江南。 三:拥有的人才不同 (岳飞剧照) 南宋初年有韩世忠、李纲、岳飞、刘光世这样的名将,正是这样的名将,为南宋撑起了半壁江山。宋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在与金兵的战斗中并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的,也有主动出击的时候。朱仙镇大捷、黄天荡一战,韩世忠困住金兀术长达四十八天之久。最后金兀术仓皇北撤。而在南明,史可法孤军奋战,扬州城破之后以身殉国。其他的将领,少有能与韩世忠、岳飞等人匹敌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南明缺乏可圈可点的战役。虽说,有阎应元守嘉定之类的事迹,但都是局部战斗,不足以扭转大局。 四:经历的战乱不同 (李自成农民起义) 北宋灭亡前自己内部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乱,虽然也有如方腊的起义,但都不成气候。而明朝在灭亡前,已经和李自成、张献忠血拼了好多年。本身在清军入关之前,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到了焦头烂额的程度。而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出现的原因,还是要从明朝内部来找。虽说那时候也有清军在关外捣乱,但明朝的心腹大患却是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等到后来清军入关以后,中原地区基本没有什么抵抗,就是因为此前已经被折腾苦了,根本没有能力再抵抗清军了。于是,清军很容易就推进到了长江沿线。相反,南宋初年,中原地区对金兵的抵抗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还有像辛弃疾这样的人从中原起兵抗金,最后南下江南的。金兵南下的时候有后顾之忧,而清军南下的时候没有。而且,我有时候就会想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金兵的南下,北宋将会如何收场?虽说宋徽宗很荒唐,但北宋似乎也没有要亡国的迹象。而明朝则不然,纵然没有清军,崇祯皇帝也不一定能收拾张献忠、李自成等人。 五:清朝实行对百姓有利的政策 当初清军入关以后有一条措施对于他们夺取天下非常有利。他们入关以后就下令免除此前所有百姓们拖欠的钱粮税款!这本身是慷他人之慨,本来也不是欠他们的钱,他们来了宣布免除,却获得了一些百姓的支持。不仅如此,他们入关以后还下令免除三饷。崇祯皇帝为了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和关外的清军,不断增加军费,百姓们的正常税赋之外还征收了缴饷、辽饷。清朝的免税政策无疑都是百姓欢迎的举措,虽说他们是异族,但是他们免除了百姓的负担。假如明朝回来,说不定还要交那些税赋。百姓们也不愿意去为明朝卖命。相反,当初金兵南下的时候,除了劫掠,他们可曾有过什么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出台吗?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是南明开局不如南宋的地方。其实,南明开局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南明初期拥有的军队数量远超南宋;南明还有一个不是盟友的盟友,那就是李自成。如果南明统治阶层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处理好内部团结,翻盘未必不可能。可是南明统治阶层不断搞内斗之余,还天真地想到去联合清军来剿灭李自成。结果清军在攻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反手就将南明给杀得个干干净净。

7、有什么经济实用的推荐品吗?

如果战争来临,我们该囤点什么?这个各人想法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按最简单的想法,自然是囤粮食了,民以食为天,保证吃喝,才是生存之本。 可这个以囤什么来应对战争来临的观念真有点太幼稚太天真了。你囤再充足的物质,一旦国破家亡,啥还是你的?亡国奴还有什么能力,你囤的物资照样被别人拿去享用,有你的份没你的份还不知道呢! 备战备荒,时刻准备着,一旦战争爆发来临,首要的是全民抗敌抗战,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守卫疆土,即战必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才拥有世间一切的指配权。败者唯有被动挨打,与人为奴。 所以,当战争来临时,囤货当然必要。更重要的是以战胜一切外来之敌的侵扰,固守自己的国家疆土,这才是最重要的。保家卫国,国泰民安,财富点滴分文不受外挘,仍属自己。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忙于什么囤积什么玩意! 人各有志,也不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时刻听从祖国召唤,若有战召必回!保卫祖国安宁是军人的天职,义无反顾,毫不含糊!人民军队筑就铜墙铁壁,祖国安宁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外寇岂敢轻举妄动!

8、袁绍还有机会翻身吗?

官渡之战后,袁绍是没有机会翻身的。如果他有能力翻身,就不会在官渡之战中惨遭失败。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官渡之战失败的缘由弄清楚官渡之战的缘由才能够得出他此后有没有机会翻身,没有前因就不会有后果。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占据着天然的优势,然而不到一年,形势逆转,落得只剩下八百骑逃回河北。 此后连战败北,最终病死无力翻身。 那么袁绍在这场关乎命运的决战中到底有哪些致命弱点导致他失败呢? 首先,袁绍本人的性格缺陷。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虽然有些武断,但是在某些场合,对于某些人还是非常管用的,比如说袁绍。还是套用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比较恰当: 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袁绍在河北地区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为人外表宽和,实则内心猜忌。他有谋划但是总是犹豫不决,身边积聚了大批贤能之士,可惜得不到有效运用,听到好的建议却不能够采纳。 宠爱幼子却放弃嫡长子,让庶子作为继承人,不顾礼法。做事情单凭自己的喜好,以至在继承人问题上胡乱作为,从而丧失了追逐天下的机会,这些可不是运气不好的问题。 陈寿的评语一针见血的点出了袁绍的两大性格缺陷: ■外宽内忌:表面看,袁绍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共谋大业,但是一旦召集来后,许多人却弃之不用,或者是一直坐冷板凳。比如郭嘉等人就曾经投奔过袁绍,可是最后不得不改弦更张找曹操。 在沮授和田丰的运用上不能够有效接受意见,同样也犯了错误,以至走向失败。 ■好谋无断:遇到问题,身边的谋士出谋划策,大家积极发言,献计献策,这个是君臣和谐的表现,但是作为主上要善于纳谏,明辨是非,从众多的建议中找到合适的计谋来实行。 对于这点,袁绍是非常缺乏的。每次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袁绍就失去了方寸,无法从中选择最为有利的建议来实行。比如在是否迎接汉献帝上;是否南下攻打曹操的行动上;在乌巢被烧,如何救援上,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决策上,均犯了选择综合症,一错再错,从而导致最后覆灭。 这两大性格缺陷在遇到一般对手的时候,其实也不是问题,比如在对付公孙瓒这样的勇夫,就没有问题。因为公孙瓒的缺点比袁绍还要大,所以袁绍可以碾压公孙瓒,但是遇到曹操就不灵了,因为曹操的性格虽然有缺陷,但是比袁绍要好,所以曹操干得过袁绍。 其次,袁绍无法整合内部各个势力。 袁绍原属于豫州汝南汝阳人,在逃离京城之后跑到冀州发展,随后借势威逼韩馥让位,从而吞并冀州,并且以冀州为根据地,向四方发展,将幽州,青州,冀州以及并州纳入到自己麾下。 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各方地方势力进入到了袁绍的团队,包括豫州势力和冀州本土派势力。田丰与沮授代表着冀州本土势力,他们反对袁绍向南扩张,企图保境安民;许攸等为代表的豫州势力主张向南扩张,吞并曹操。 这两大派别为了各自的利益,不顾大局相互内讧,直接导致官渡之战大败。 在袁绍去世后,各方势力更是分别拥立袁谭和袁尚互相争斗,直到灭亡。 袁绍没有整合内部各方势力,导致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争斗,极大的消耗了有生力量,为外敌曹操乘虚而入。 最后,立继承人问题上的错位。 按照古制,设立继承人的问题上,应该遵循嫡长制,也就是说设立世子应该以嫡子为主,没有嫡子的则以长为准则,不可偏废。 袁绍企图打破这一规则,因此做了两个错误的抉择: 第一个错误就是让三个儿子袁谭,袁尚和袁熙各自领兵,甚至分别占有一块地盘,让他们竞争,看谁的本领更大。 袁绍的做法貌似视引入了竞争机制,看谁的表现好,就把谁作为未来的继承人,这个做法看似没有毛病,但是最大的隐患就是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撕裂了整个团队的合力,导致团队失去团结,不能够共同对敌。 第二个错误就是废长立幼。袁绍偏爱幼子,这个和中国很多家长一样,偏爱幼子,喜欢把家业传给他,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 然而这一错误的行为严重的违反了嫡长制的根本原则,从而导致兄弟严重不合,最后导致整个袁氏团队覆灭。 正是袁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从而导致兄弟之间一直到覆灭前夕依然在争斗,不死不休,把袁氏整个团队推上了灭亡的深渊。 袁绍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雄踞北方,从力量上完全可以碾压曹操,可是在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三个巨大的缺陷却深深的根植入袁绍团队中,如同一个巨大的炸弹一样,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爆燃,从而覆灭袁氏团队。 正是这三个缺陷导致官渡之战惨遭失败,那么放眼此后的袁氏团队,以上三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最后不可收拾。 官渡之战惨败后袁绍自我修复问题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进行了自我修复,从而实力得以恢复,保住了原来的地盘和实力;汉中之战失败后,曹操对原来的战略进行了收缩,保住了樊城之战的成功,从而确保战略上处于主动;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受重击,随后进行了战略防守,保住了蜀汉最后的机会。 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在这些重大战役中无不遭受过重大挫折,然而无不通过自我修复完成了蜕变,保存了实力,使政权得以延续。曹操和刘备可以做到,但是对于袁绍来说,他却没有做到,反而在原来的错误上更加荒诞。 其次,内部分裂加剧。 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逃到北方,通过一番操作,军事实力得以恢复,但是其内部分裂依然存在,甚至有扩大的迹象。 其麾下的谋士代表各自内部势力依然在争斗,并没有停息。袁绍也没有任何意愿来消除这一分歧,任其恶性发展。内部不团结,导致原本强大的军事实力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最后在曹操雷霆一击之下,在仓亭一战中击败了袁绍。 如果说官渡之战有其运气的成分,那么仓亭之战则完全是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勇气击败了袁绍,这样实力的天平倒向曹操,而袁绍此后也一病不起,内部分裂更加严重了。 最后,袁绍诸子争夺白热化。 在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依然没有正式宣布世子继承,放任袁谭、袁尚和袁熙在各自谋士的拥戴下明争暗斗。 在袁绍去世之际,由幼子袁尚夺得先机抢先即位,继承了袁绍的位置,但是随后遭到了以袁谭等人的反对,互不相让,最后兵戎相见,袁谭甚至投降曹操以对抗自己的弟弟袁尚。 袁绍北上后没有及早的纠正这一重大错误,在去世后,无法形成合力,共同对抗曹操,从而导致袁氏团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 由此可见,从袁绍失败于官渡三个致命的原因可以看出,在逃回北方后,袁绍以及其儿子们依然没有机会翻身,其根本原因在于三个致命缺点没有更正,因此依旧犯着相同的错误。 假如袁绍在败北之后,及时消除内部矛盾,听信良言,设立储位,统合各方实力,再和曹操决一死战,那么胜负未可知了

9、古代内衣的称呼是如何演变的?

内衣作为“人体第二肌肤”是人类所特有的,凝结着人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虽然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肚兜和束胸,但是内衣最早起源于西方。 在古代,,外衣里面都称“内衣”。虽然上古时期就出现了由亚麻织成的薄麻布内衣,但是真正的内衣形式出现在商周时期,这时的内衣被称为“泽”或“裹衣”。汉代,人的内衣被称为“帕腹”、“抱腹”、和“心衣”。 后来,依次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楠档”、唐代的“诃子”、宋代的“抹胸”、元代的“合欢襟”、明代的“主腰”、清代的“肚兜”。 时至今日,内衣又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它已不单单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是融合了更多审美、情感、交流,的元素,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接下来,我一起探讨一下内衣的演变,以古代内衣称呼的演变作为重点: 一、先秦的“蔽膝”“胫衣”“深衣”上古时期的内衣比较简单,除了蔽膝、胫衣外,主要还有桩衣、程衣。当时对内衣外衣形制界限不严格,也没有形成后世的内衣体系,贴身而穿的衣服都可以称为内衣。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改成前后有档、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从那以后,开始出现只管内部功能的内衣裤。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就是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合并为一件衣服。 二、秦汉的“抱腹”秦代的内衣以深衣、袍为主,汉代的内衣主要有泽、汉衣、汗衫、抱腹。其中,“泽”是古代一种贴身穿用、可以吸汗的内衣。“汉衣”也属于贴身而穿的内衣,又称短袖,对襟,长及腰际。汉代干脆将它称为“汉衣”,也有称为“汗衫”。 “齐档”需要提一下,这是汉时出现的女性专用内衣,也就是后世抹胸的前身。秦汉内衣开创了中国内衣的最基本形制,因为无性别区分,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的。男女内衣自秦汉后,拉开了性别的差异。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褒衣博带式”的“裤褶”“柄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南北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与汉民族互相接触,内衣也逐渐趋向融合,此时服饰比较宽大,体现出“褒衣博带”的时代特点,裤褶和柄档成了社会的流行服装。此时,内衣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女性内衣较男性内衣发达,有楠档、宝袜、凉衣等,并且出现浴衣。 四、唐代的“诃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女性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衣着方面约束较少,贵妇人、宫女有袒露上胸现象,所以唐代女子内衣以暴露为特色,也是现代内衣的“薄、透、露”性感元素的源头所在。 诃子,唐以前的内衣都缀有带子,而诃子是一种无带的内衣,这是由唐代外衣的形制所决定的。诃子常用面料为“织成”,手感厚实,从而保证使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顺应唐代女性以肥为美,以露为荣的审美观。 五、宋代的“抹胸”宋代积贫积弱,国民是内敛自持、民风变得保守、收敛,伴随着宋代服装和束胸都强调了身材的瘦削,以瘦为美。 束胸就是是用一条长长的白布或者白绞裁成宽度适合的长方形,然后将女性的上体完全包裹在其中,取消了胸部的线条,抹煞性别之美。宋代女性贴身穿的内衣主要有抹胸、裹肚。 六、元明清时期的“合欢襟”“主腰”“肚兜”元代蒙古族女子青睐主腰、裹肚。主腰,是妇女着于胸前的贴身小衣,作用与抹胸相似。金代女真族服饰以皮衣、棉衣为主,很少有机会展露内衣,男子有裹衣,女子有佰腹。佰腹是一块横置于腹的幅巾,幅巾缀有布带,便于扎系妇女使用佰腹,除了遮羞,还兼有束腰作用。辽代契丹族服饰保留着契丹游牧民族的风格,内衣主要有裙裤、吊敦、短裤、膝裤、套裤等。 明清时期的服饰都具有末代收敛性的特点,内衣秘不示人,很难见到,文字记载也寥寥无几。明代女子内衣还主要有抹胸、主腰、扣子衫、里衣、小衣、罗裙、单裙等。抹胸是明代女子最主要的内衣。清朝衣规服制保留汉式风格主体的前提下,融合进了满族民俗礼式的不少特点,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此时内衣的主要有抹胸、肚兜、小衣。 七、民国时期的“小马甲”“乳罩”民国初期女子内衣变化并不大,仍沿袭明清时代的抹胸,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的开放,有一种叫“小马甲”的内衣,在女性中流行。随着西风东渐,乳罩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给女子内衣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 八、建国后的“比基尼”“迷你裙”“塑形美体内衣”“丁字裤”“透视装”直到在六十年代后期女士内衣的款式,主要是传统的“苏联制造”的巨无霸胸罩。除此之外,也会有有一些传统的布质胸罩,即两根简易的系带,两块巴掌大的布片组成的束胸罩子。当时的胸罩还没有罩杯的概念,两块布片几乎是平面的,只是用针线简单的缝了几圈,拿在手上既没质感,也没美感。 改革开放后,乳罩再次风靡。女子内衣由背心、衬裤、单一的乳罩,演变为内衣的系列产品。像如比基尼,塑形美体内衣,丁字裤、透视装流行,直奔“性感”主题,内衣所使用的布料越来越少,款式也越来越惹火。 以上就是对内衣演变的探讨,在我看来,内衣不仅仅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反映着特定的民族特性和思想观念。每一种内衣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相信内衣的演变会更加迅速,其本身的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内衣文化现象分析》

10、主父偃为什么被诛九族?

有能力没脾气,这是一等人;有能力有脾气,这是二等人。汉臣主父偃便是二等人,能够想出推恩令说明才华毋庸置疑,但其死后无人收尸则是说明其人品不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阴谋层出不穷,但与之相对应的阳谋则是少之又少,阳谋顾名思义就是当着你的面挖坑并让你跳进去,主要是你还是不得不跳,主父偃的推恩令便是如此阳谋。 说起主父偃的话,这个人的争议性是非常大的,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那古怪的脾气,其最后死因也跟自己那古怪的脾气有关,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受尽冷眼主父偃是西汉时期的齐国人,因为家中贫困所以他就想改变这一切,于是在成年之后便研习纵横之术,以为将来可以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学完纵横术后主父偃便离开了齐国开始在各国间游历,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有哪个国家的诸侯王可以看上自己。 毕竟春秋时期的张仪和苏秦不是就这么走过来的?游历诸国并用自己的才华打动他们,随后这两人哪个不是登堂拜相? 但令主父偃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学习的纵横术不仅没有受到重用,反而还受到了歧视跟排挤,别说是当地国君了,就是封国内部的儒生都看不起主父偃的才华。 这让主父偃很难受啊,自己满腹经纶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诉说,这事别说是搁主父偃身上,简直就是搁谁身上谁不舒服,就像一只鸡去参加聚会,结果到场的都是大鹅,就算你是鸡中头领,但依旧备受排挤。 终遭重用流转数国的主父偃一直未受重用,最终决定拼一下,当即去找了当时武帝的小舅子大将军卫青,希望能通过卫青这个渠道来得到武帝的认可。 虽说卫青对主父偃的请求并未拒绝,且卫青也多次在武帝面前给主父偃美言,但武帝就是对他提不起兴趣,于是主父偃就这样再度被冷落。 走投无路的主父偃选择了最后一条路,他选择给汉武帝上书,是生是死是荣华富贵还是就此沉寂就看这一次了。 事实证明主父偃还是颇有才华的,在上书的当天便受到了武帝的召见,这份效率可以看出主父偃的真才实学。 面见武帝后主父偃便直接拜为郎中,尝到甜头的主父偃在后来多次上书,由于每次他的奏折都能切中要害,所以武帝对其越来越重用,最终在一年的时间内主父偃从郎中连升四级成为中大夫。 谁能想到这个一年前还备受冷落的主父偃,在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直接坐到了皇帝近臣中大夫这个位置,实在是造化弄人。 推恩令出藩王问题一直都是西汉早期的重中之重,刘邦自开创汉朝后便大封诸王,除了几个异姓王外其他都是刘姓子孙,更别说之后刘邦又将这些异姓王全部铲除。 此后这些藩王便一直盘踞在自己封地当中,由于爵位世袭所以实力也越来越强劲,再加上世代更替所以跟中央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薄弱。 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藩王开始对长安图谋不轨,在汉文帝时期这种现象便以存在,但汉文帝并未对此多加治理。 等到了景帝时期虽说景帝下令削藩,但因为时机未到所以便爆发了七国之乱,随谁最终叛乱被景帝平定,但削藩一事再也不敢提及。 在汉武帝时期藩王问题算是重中之重,但武帝对此也是颇为无奈,如果直接削藩那么无异于步了父亲景帝的后尘,极有可能再度发生叛乱。 作为武帝的近臣,主父偃对此自然是知晓一二,在思虑再三后他向武帝提出了一项政策,当武帝听完当即便同意了主父偃这条计谋,这便是“推恩令”。 我们简单来聊一下推恩令,因为这条阳谋实在是厉害至极,它将困扰汉朝百年之久的藩王问题给彻底解决。 藩王势大是因为经过日积月累的积累,诸侯王死后再度传给士子,虽说领导人发生了改变,但封国的实力却是在增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父偃提出藩王可以继续将封地继承给世子,但必须将封地分为几大部分,其中世子占据一部分,其他孩子也要有一部分。 看似是帮助藩王解决传位问题,实则这招可谓歹毒,藩王在将封地分为不同的儿子后看似是雨露均沾,实则是稀释了藩王的势力。 并且考虑到世子会因为不满意而发生叛乱的情况,汉武帝又下令凡是世子或者其他人谋反,则封地全部取消,这样一来就是世子想要谋反,其他兄弟也会阻拦。 这样下来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原本属于藩王的封地就会不断减小从而划分成一个个郡县,这样一来武帝就可以做到兵不血刃的削藩。 这道推恩令最关键之处就是虽然是削藩,但却没有将削藩的名号挂在上面,面对这样的局面,各路藩王是不想进也要进,不然直接就会被扣上谋反的帽子。 历史上的阴谋何其之多,而阳谋则是少之又少,主父偃此举算是完美的结局了令武帝最为头疼的藩王问题,就凭这点主父偃就可以称之为能臣。 但谁也没想到帮助武帝解决这一大难题的主父偃,并没有因此而安享晚年,反倒是次年便被汉武帝下令斩杀,并且甚至都没有人愿意为他收尸,这是怎么回事? 深陷泥潭但做人分四种,分别是:有能力没脾气、有能力有脾气、没能力没脾气、没能力有脾气,这其中主父偃就是第二种有能力有脾气。 因为主父偃生长在齐国并且也是在齐国屡遭冷落,所以主父偃便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一定要成为齐国的王公贵族。 当时恰好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想将自家小辈许配给齐国的当朝国君齐厉王,于是便派遣使者前去游说,主父偃在听说这个消息后便买通了使者,他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嫁给齐厉王,哪怕是个小妾都行。 但使者此番却是没能完成任务,因为当时齐厉王本就因为跟姐妹乱伦的事情在婚姻上闹的很僵,在听说这个消息后便当即拒绝了这个要求。 当王皇后听说齐厉王乱伦后便打断了自己的想法,但主父偃却因此而怨恨齐厉王,随后便开始想办法报复齐厉王。 于是他便把齐厉王乱伦的消息告诉了武帝,并且他还说齐地一直都是内乱之首,从诛吕之乱再到七国之乱都有齐国的影子,所以这件事应该严查。 于是武帝便直接将主父偃封为齐国国相,并要求让他在赴任后彻查此事,主父偃自然是幸不辱命,此番就是报复齐厉王的最佳时机。 可能就连主父偃都没想到这齐厉王胆子这么小,在听说武帝派遣他前来彻查后,便当即自杀谢罪,并且因为这齐厉王没有后代,所以这齐国直接被取消封国从而并入长安。 这下倒是让主父偃慌了神,原本也就是想着敲打敲打这齐厉王,谁也没想到一国之君竟然如此胆小,于是主父偃也因此深陷泥潭。 作为武帝近臣的他,人缘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所以在出了这档子事情后,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他求情。 不仅没有人求情,反倒是落井下石的还不少,当时的赵王跟主父偃之间就颇有恩怨,但因为武帝信任的原因,所以赵王一直含恨在心。 如今赵王看时机成熟,于是便一边状告主父偃受贿,一边状告是主父偃害死了齐王,如果这事没个说法那没完。 巧的是赵王说的确实属实,这主父偃的性格确实有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当初穷怕了,所以凡是在朝官员给他送礼,主父偃就没有拒收这一说法。 这下主父偃算是坐实了罪名,但武帝此时还尚未昏庸,他认为主父偃固然贪污,但齐厉王确实并非其所杀,因此不愿杀他。 但主父偃的人缘真是差到一个极点了,武帝不想杀,那公孙弘就站了出来,解释说主父偃如果不杀,那难以平息齐国人的怒火。 这下武帝算是彻底没有办法了,遂下令族诛主父偃,值得一说的是主父偃生前门客数千,但其死后却连一个收尸的人都没有,还是一个名叫孔车的陌生人将其埋葬。 相比较主父偃的功劳和过错,其功劳还是要胜于过错的,推恩令的实行让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分出心神针对匈奴,可以说主父偃功不可没。 而主父偃的过错则仅仅是因为性格问题,如果其能收敛一下自己的性格,那千古名臣行列中必然会有其一席之地。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历史喵在此谢过诸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