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远征怎么将英雄遣散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

9158APP 0

1、剑与远征怎么将英雄遣散,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将万历皇帝的漫长统治视为明朝衰亡灭亡的开始。这种观点有很多层面的证据,但并不全面。因为万历朝实际上是整个明朝最有进取心的时期之一。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近200年前的永乐年间。

因此,要回答明朝何时开始衰落的问题,必须把时间线拉长。通过一些很表面的东西,我们比较不同时代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明朝的衰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历年间明朝的版图总体上比较稳定。

首先,万历朝绝不是一个千军万马看似沉寂的时代。皇帝虽然对内长期远离朝廷,但对外却经历过多次战乱。但当时的明朝却能够整体应对,成功维持了王朝的持续运转。在非常重要的经济层面上,万历王朝直接继承了之前隆庆时代开放政策的遗产。澳门、月港、大同的转口贸易拉动了经济增长。这也为整个万历年间的许多历史事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澳门等经济特区具有经济和军事双重功能。

明朝通过与以往许多时期不同的开放,增加了朝廷的税收收入。尤其是美洲和日本的银矿,战略储备价值大幅提升。同时,由于贸易开放有限,此前发生的各种边境纠纷也得到缓解。无论是西方商船还是沿海岛屿上的倭寇,还是北方的蒙古人和边境的走私集团,都不再制造让明朝疲惫不堪的动乱。明朝也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国力,为更大规模的战争储备相应的军队和资金。

万历朝的北疆也比以前稳定了很多。

万历著名的三大战役,就是依靠隆庆、万历初期积累的白银资本完成的。其中,除了宁夏之战是边防部队叛乱造成的,比较容易解决外,其他两场军事战役都是非常艰难、危险的战斗。从军事水平上来说,无论是宁夏的蒙古叛军将领,还是丰臣秀吉领导的日本大名,还是杨应龙的西南土兵,在战斗力上都比一般当地的明军要强。所以,明朝想要一一击败他们,就需要调动全国的精锐。

明朝与日本长达七年的激烈战争,是对国力和后勤水平的巨大考验。

如果没有足够的军费和后勤保障,长期的战役组织就无从谈起。此外,三大战役的时间几乎一致,这意味着明军不间断地进行了建国以来最长的连续战斗。

因此,说万历朝是明朝衰落的开始,或许并不能令人信服。由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贵金属,直到万历皇帝本人去世后才出现供应下降的问题。如果把问题归咎于万历朝,那就不公平了。

与万历朝相比,嘉靖皇帝的时代更加悲惨。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说万历朝是明朝衰落的开始,那么我们不妨看看统治明朝几十年的嘉靖皇帝。我们来看看类似的事件在嘉靖朝是如何表现的以及最终的结果如何。

对比万历朝时期的经济形势和边防形势,不难发现嘉靖朝是一个更糟糕的时代。相比之下,万历王朝多少有些复兴。

嘉靖朝正是海禁加强、引发动乱的时期。

由于嘉靖王朝实行极其保守的收缩策略,对沿海和北部边境采取消极的贸易阻碍政策。结果自然与万历王朝完全不同。不仅朝廷的赋税远低于后世,而且边患的压力也有增无减。除了屡次镇压沿海倭寇外,北方各地的蒙古军队也屡屡南下。而且与万历朝的战争不同,经济疲软等因素导致明军失去了大规模集结作战的能力。一般来说,如果动员兵力超过3000-5000左右,就会非常费力,效率低下。因此,除了偷袭缺乏防御的双鱼岛,以及歼灭登陆的倭寇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表现。

嘉靖时期的明军,即使是对付小股倭寇,也是举步维艰。

如果嘉靖年间发生类似三大远征的战争,明朝能否组织起有效的远征军队就值得怀疑。相反,嘉靖时期的明朝军队在面对远不如后来对手的小冲突时就显得极其弱小。不仅有朝贡之战和五十倭寇攻南京的臭事,皇都还一度被轻而易举突破边境的蒙古骑兵包围。甚至有重要边境城镇花钱从敌人手中购买和平的记录。

嘉靖年间,京师几乎被南下的蒙古军队占领。

但我们不能把嘉靖王朝视为明朝衰落的开始。因为嘉靖皇帝继位以来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恰恰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的爆发。其中,除了西方人带来的大航海时代因素以及日本室町幕府衰落导致当地诸侯失控的因素外,内部因素往往主导其余事件。由边民组成的倭寇和白莲教主力,其破坏力远比有限数量的外来者要大。

因此,要想找到明朝衰落的开始,就应该继续向前寻找,把时间向后推到明朝之前的盛世时期。

万历朝之前唯一能与之匹敌的盛世就是永乐时代。

唯一符合类似定位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棣的永乐时代。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朱棣统治下的帝国无论是内外都比万历时期更有威势。不仅皇帝亲自率兵巡视草原腹地,还有大型舰队远航东南亚、印度洋地区。在用兵最频繁的时候,南北明军会在漠北、安南、南阳三个战场作战。无论是东南亚的海盗头目、蒙古边境地区的小部落首领、锡兰国王,还是越南北部的安南人,他们都成为了明朝必须惩罚的对象。他们离得很远。

永乐时期的明朝军队甚至在印度洋地区用兵

与此同时,明代也进行了许多大型的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北京新都城改造工程、紫禁城校园作为皇宫、南京大报恩寺的建设以及负责“南水北调”的京杭大运河的重新开挖。北粮南调工程”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别说是生活拮据的嘉靖时期,就是能够吸收大量白银的万历王朝也很难做到。

故宫只是朱棣众多重大工程之一

国力的巨大消耗很快就导致明朝财政严重入不敷出。朱棣率部巡视草原时,要维持长长的补给线和随行队伍的基本作战。西洋上舰队的规模也使得沿途的造船和补给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发动大军长期占领安南地区,也需要国内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补给。至于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绝不会少于全部涉外费用。结果明朝只能大量发行纸币,没有任何储备。同时,各类进口商品必须进行不可转让扣除。

明朝朱棣时期,大量印刷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朱棣死后,他的永乐时代戛然而止。未完成的工程被叫停,远航西洋的舰队被召回复员,针对蒙古的低效武装示威活动不再进行,越南军队黯然撤回国内。明朝国力受损严重,不得不休养生息,直到英宗时期。

明英宗在很多方面都有模仿永乐皇帝的嫌疑

鉴于帝国实力略有恢复,明英宗继续新一轮大规模对外用兵。无论是西南对陆川的长期激战,还是北方对瓦剌蒙古的惨烈征伐,其规模都不逊色于万历时期的三大征伐。但无论胜败,明朝自身的努力和损失都大于实际的收获。皇帝本人甚至被瓦拉蒙古人俘虏,才建成几十年的都城也遭到攻击。难怪很多人也将明英宗时期判断为明朝衰落的开始。

英宗时期,京师首次被蒙古人围困。

但这样的定位似乎仍然不公平。因为明英宗接手的帝国是一片经过朱棣多项政策摧残后才稍稍恢复生机的“废墟”。很大程度上,他有模仿永乐皇帝的嫌疑,但他却一直无法获得永乐皇帝所能聚集的资源。朱棣在利用畸形制度摧毁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将很多资源浪费在大工程和大规模对外扩张上。明朝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永乐盛世完全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

因此,如果真要给明朝的衰落定一个起点,永乐时代就难逃其咎。从时间线来看,朱棣之后确实出现过几次不同规模的复兴。然而,无论是采取最保守的儒家收缩政策,还是审时度势的改良主义,明朝都永远无法实现朱棣时代的“辉煌”。

因为朱棣创造的“辉煌”提前耗尽了继任者应该拥有的财力和公共资源。当永乐皇帝制造的潮水退去后,后来的皇帝只能各自想办法继续裸泳。

2、描述下马其顿给印度打败的过程?

吉尔达斯布尔之战,亚历山大大帝的最后战役- 亚历山大,马其顿

公元前327年夏天,亚历山大率领12万大军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河流域。当时的亚历山大29岁,无论是智力、精力、经验、军事成就等都处于人生巅峰。亚历山大用了四年的时间征服了波斯帝国东部广大省份,收复了近千万人口。来自数十个民族的人都臣服于他的军队。无论是勇敢凶猛的兴都库什山民,还是技术精湛、难以捉摸的斯基泰骑兵,都无法与他的马其顿军队抗衡。这时,亚历山大感到“拔出剑,茫然地环顾四周”。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完全是出于虚荣心。传说宙斯的两个儿子赫拉克勒斯和狄俄尼索斯都曾访问过印度。自诩为天之骄子的亚历山大怎么可能让她们比以前更加美丽。

然而,在印度河支流希达斯皮斯河畔,亚历山大遇到了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强敌。印度西北部小邦保拉瓦斯的普鲁绍塔玛国王率领36,000人的军队在河对岸严阵以待。今年的季风来得早,吉达什布尔河已经开始泛滥。河宽800米,深不见底。波鲁斯的军队在对岸列阵,控制着河道上下十几公里的一段,准备消灭任何敢于渡河的敌军。印度军队有200头战象。这些庞然大物沿河排列,压制步兵。从一公里外看去,它们仍然像塔一样高。他们恐怖的吼叫声清晰可闻,着实把马其顿官兵吓坏了。

亚历山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马其顿军队必须尝试渡过一条被敌人严密防守的河流。洪水季节,吉达斯布尔河又宽又急,这对于古典时代的军队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更何况对岸还有敌人的防御。其次,马其顿方阵将面临印度战象的集体冲锋。此前还没有欧洲军队经历过如此严峻的考验。结果,亚历山大不负众望,再次展现了他才华横溢的指挥艺术,使吉尔达斯普尔战役成为古典战争史上的杰作之一。美国西点军校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吉尔达斯普尔战役是现代研究攻坚河流战术原理的基础”。

在亚历山大踏足印度之前,这个古老的文明已经存在了三千年。以现代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为代表的古代印度河文明,被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始于公元前三千年。这个文明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灌溉农业非常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城镇。镇上几乎每栋房子都有水井、水管、浴室和排水沟,卫生设施和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一样先进。各个城市的规划出奇的相似,就连建房所用的砖块尺寸也是统一的。出土的众多艺术品也体现了多种艺术风格。遗址出土文物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武器或其他与战争有关的器具极少,体现了这一史前文明和平、仁慈、非暴力的特点。这个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后突然衰落,其原因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19世纪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克马克斯穆勒提出的著名“雅利安人入侵论”就是解释之一。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一理论一直是西方史学中的流行观点。厄尔/埃

西方学术界认为,雅利安人是起源于黑海北岸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勇敢而好战。他们最先完成了马的驯化,并发明了马拉战车、金属武器等战争工具。大约公元前1800-1500年,雅利安人开始向东、向南扩张。其中一组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后来,他们相继建立了赫梯帝国和波斯帝国(“伊朗”一词的本意是“另一支越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河流域。经过数百年的扩张和战争,彻底彻底灭亡”)。征服了当地土著人民,成为印度北部的主宰,印度吠陀时代流传下来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描述了大量残酷的战争场面,就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讲古梵语(Sanskrit),与印度土著居民德拉威人的语言完全不同。 18世纪末英国驻印度法官威廉琼斯爵士的研究成果证实,古印度的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波斯语等同属于印欧语系。 雅利安人的文化相当原始。进入印度后,他们逐渐吸收了当地的先进文化,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然而,他们却极力保持祖先的尚武传统,以维护外族的统治。为了防止自己的血统被土著人同化,雅利安人创造了种姓制度,禁止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

随着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的社会组织从部落过渡到王国。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恒河下游的摩揭陀王国实力强大,开始形成帝国。公元前361年,出身于下层阶级的摩诃波提摩南达(Mahapadmo Nanda)杀死了卡拉索嘎国王,建立了南达王朝。难陀王朝的武装力量空前强大,有步兵20万,骑兵2万,战车2000辆,战象3000头。难陀王朝很快统一了恒河流域,并逐渐扩展到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印度河流域,东西方两个帝国的碰撞似乎不可避免。

西方古典历史学家对印度知之甚少。雅利安人记载,印度人爱好和平,崇尚道德,从未在印度境外发动过扩张性战争。他提到,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七个等级,但其中几个等级显然是同一种姓的不同阶层。所有古典历史资料都提到印度的财富。马其顿军队攻克印度城邦阿斯帕西娅后,缴获了23万头牛。但对于志在必得的亚历山大来说,印度军队的几个特点最值得关注。

首先是印军大量使用战象。印度人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驯养大象以利用大象的力量。雅利安人记录了印第安人捕捉野象并驯养它们的详细过程。大约在吠陀时代(公元前1100年)初期,印度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大象。印度战象身高超过3米。他们身穿镶有铁板的战袍。它们的胸口被一块铁甲保护着,獠牙上布满了铁矛尖。战象可以背着一个司机和一个小木堡,里面可以住三个人弓箭手。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战马自然害怕大象的气味和吼叫,接近200米之内就会受到惊吓。因此,骑兵不能用来对付战象。重步兵的方阵可以牵制骑兵的正面冲锋,但却无法阻挡战象的冲击。战象的冲锋速度虽然只有每小时30公里,但由于其5吨的重量,影响巨大。另外,大象坚硬厚实的皮肤和铠甲提供了保护,它可以轻松突破长方阵。闯入方阵的战象舞动獠牙,大步践踏,杀伤力极大。紧随其后的印度步兵冲进方阵,近距离厮杀。分散、各自作战的方阵很容易被击破。

古典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战象最大的威力在于其难以承受的心理震撼。当战象排成一排冲锋时,每一头庞然大物都大步向前,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就像一堵高高的、快速移动的墙壁。场面极为恐怖。一支没有见过战象的军队,往往会丧心病狂,溃败。面对冲锋的战象,步兵方阵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才能站稳脚跟。事实上,印度陆军非常清楚战象的弱点。大象受伤后往往会疯狂逃跑,不听驾驶员的命令。受惊的战象无法区分敌友,跟随它们的步兵经常被碰撞和践踏。为此,印度战象的饲养员都配备了一把铁凿子,如果大象失去控制,他们可以用铁凿子敲入大象的后脑勺。应该说,这并不是马其顿军队第一次遭遇战象。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中有15头战象,但它们显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在奇达斯普尔战役中,马其顿方阵将首次受到印度战象的考验。

印度步兵比较特殊的武器是印度长弓。印度长弓由坚韧的木条和竹片复合而成,并弯曲以增加拉力。由于印度北部后来被中亚游牧民族入侵,现存的弓大多属于草原民族的角组合反曲弓。古典时代的定制长弓在印度南部保存完好。现代仿制的印度长弓拉弦时长70英寸(1.77米),拉力75磅,射出长90厘米的重箭,射程可达300米,破甲能力相当强。据西方古典史料记载,印度长弓由于重量较重,通常一端装有一根长钉。 弓箭手将长弓钉在地上,单腿跪着射箭,可以提高精准度。对于马其顿人来说幸运的是,吉达斯普尔战役中印度军队并不多(可能是因为不好训练),而且长弓由于战场泥泞无法有效固定,所以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影响。

印度军队对坦克依然情有独钟,在战斗中大量使用。据西方古典史料记载,印度战车车身宽阔,由四匹马牵引。它有六名船员,包括两名司机、两名拿着盾牌的斧头兵和两名弓箭手。从这个人员配置可以看出,印度战车与亚述战车有些相似,同样具有运输部队的功能。冲入敌阵后,剑士很可能跳下战车与敌人交战。古典史料并没有关于印度骑兵装备的详细记载。从奇达斯普尔之战来看,印度骑兵似乎并没有类似波斯人的装甲骑兵,因此突击能力有限。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战象是印军的突击部队。

综上所述,印军显然是一支多兵种、远程火力、重型突击力量的混合部队。光是战象就足以抵消马其顿近卫骑兵和方阵的战术优势,而印度士兵向来以顽强的战斗精神着称。因此,当两军人数和战斗力相当时,指挥官的指挥水平将决定胜利的天平向哪一边倾斜。

亚历山大决定远征印度,除了追求荣耀和战功之外,还有更现实的动机。在巴比伦加冕“亚洲之王”后,亚历山大性格中阴险残暴的一面开始显露出来,他无缘无故地杀害了数名追随他生死与共的将领。这一时期,亚历山大表现出日益严重的波斯化倾向。他奉行波斯宫廷礼仪,穿波斯服装,娶了波斯公主。他从未提及何时返回祖国,而这是大多数马其顿士兵的愿望。亚历山大的行为导致马其顿士兵变得不忠、士气低落。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很可能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马其顿国王菲利普被刺杀后,亚历山大面临着多个合法继承人的挑战。如果没有大将帕尔梅尼奥的帮助,他很难登上王位。为了报答帕米尼奥,亚历山大任命长子菲洛塔斯为近卫骑兵司令,次子尼卡诺尔为近卫步兵司令,并将整个马其顿方阵的指挥权交给了帕米尼奥。显然,亚历山大在即位之初的根基还很浅,需要依靠帕美尼奥的经验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所以才被允许掌控军队。事实证明,费罗塔和尼卡诺尔都是非常称职的将军,所以亚历山大的任命并没有受到批评。此后,亚历山大通过一系列的胜利在军中树立了威望。很快他就羽翼丰满,感觉帕梅尼奥手中的力量就像是他的背上的一根刺。在几次远征波斯期间,亚历山大两次拒绝采纳帕梅尼奥的建议。在讨论大流士的第三个和平建议时,他甚至公开羞辱帕尔梅尼奥:“如果我是帕尔梅尼奥,我自然会接受这些条件。”亚历山大渴望扬名立万,渴望走出父亲的阴影,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而帕米尼奥就像父亲菲利普的化身一样,代表着一个过去的时代。亚历山大对帕梅尼奥的不尊重反映了他内心的叛逆感

然而亚历山大毕竟是一个冷静务实的人,他意识到帕梅尼奥在军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近卫骑兵指挥官菲罗塔虽然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但他头脑简单,心高气傲,狂妄自大。帕米尼奥不得不经常告诉他要克制自己。普鲁塔克记载,伊苏斯战役中被俘的波斯公主中的一名希腊妇女成为菲罗塔的情妇。在他们幽会期间,菲罗塔屡次醉酒失态,声称马其顿的所有荣耀都归功于他和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他们只是享受名义上权力的年轻人。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亚历山大的耳朵里。亚历山大让人将这名女子带来详细询问,然后让她回去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汇报菲洛塔的类似言行。亚历山大之所以忍住,是因为此时波斯帝国的实力还完好无损,敌人此刻无法扰乱其阵地。

大流士死后,波斯帝国的有组织抵抗宣告结束,亚历山大终于可以大胆地清门了。公元前330年秋天,有人揭露了一起叛变阴谋,而涉案者就是菲罗塔。菲罗塔被捕后,在严刑拷打下承认了这一点。亚历山大召开了有4000名马其顿士兵参加的审判会议,陈述菲罗塔的罪行,提供证据,并给后者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最终法庭投票决定处死菲罗塔。此时,帕梅尼奥正留在波斯北部保证后勤补给,对此事并不知情。亚历山大当机立断,派出特使向帕米尼奥的副官传递密信,命令他们处决帕米尼奥。一位名叫克林德的马其顿将军看到帕梅尼奥给菲洛塔送信,在他读信时用匕首刺死了他。亚历山大的密信随后在军中宣读。这封信指控帕米尼奥犯有叛国罪。证据就是帕米尼奥写给菲洛塔的一封信中的这段话:“照顾好你自己和你的部下,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目标。”

帕梅尼奥父子的悲惨结局激怒了大批马其顿士兵。经典史料记载,亚历山大不得不采取隔离措施,将那些公开表示不满的官兵聚集在一起,组建一支独立的军队。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没有平息部队的怨气。两年后,宴会三酒之后,亚历山大身边的一群阿谀奉承者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奉承他,声称他的丰功伟绩不仅举世无双,就连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也不得不逊色。这时,亚历山大忠诚的侍卫队长黑克雷图斯站出来痛斥那些无耻之徒贬低腓力的功绩,指出如果不是腓力培养的老兵作为核心,马其顿军队不会如此辉煌就像今天一样。克莱特醉酒后出言,指责亚历山大忘恩负义,无缘无故地杀害了两位老大臣阿塔罗和帕米尼奥。亚历山大勃然大怒,咒骂道:“那你就跟菲利普、阿塔罗、帕尔梅尼奥一起去吧!”话音未落,他抓起侍卫的长矛,将克莱特刺死。亚历山大后来后悔了,因为克莱特几乎是他的亲戚(克莱特的妹妹是亚历山大的乳母),并且在格拉尼克斯河畔救了他的命。虽然亚历山大悔恨的表现最终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但跟随他多年的老兵们也不禁心灰意冷。

如果说克莱特之死纯属意外,那么历史学家卡利斯提尼的谋杀则完全是亚历山大策划的。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宣布实行波斯宫廷礼仪,其中包括跪拜(Proskynesis)。马其顿虽然是君主制国家,但王权从来都不是至高无上的。马其顿贵族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东方文化中君臣关系。下跪的仪式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屈辱。亚历山大的决定引起了马其顿士兵的强烈反对,卡里斯蒂尼因能言善辩而充当了他们的代言人。亚历山大最终因抵抗而放弃了这种做法,但显然对卡里斯蒂尼的进攻感到不满。不久,军中又揭露了一位贵族军士(佩奇饰)的叛乱阴谋。仅仅因为卡里斯蒂尼与这位罪魁祸首很熟悉,亚历山大就以煽动叛乱的罪名将他关进了监狱。卡利斯蒂尼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不久就死在狱中。古典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件事是亚历山大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三百多年后,著名的罗马哲学家卢修斯安纳乌斯塞内卡听他的学生讲述亚历山大的英雄事迹和无与伦比的武术,回答说:“这些都很好,但遗憾的是他谋杀了卡利斯提尼。”言下之意是亚历山大的所有成就加起来都无法抵消这一罪孽。

希腊历史学家奥林索斯的埃菲波斯记载,亚历山大周围的人们生活在恐怖统治之下。亚历山大听到的只是阿谀奉承,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和冷漠。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再给他不忠的建议。从那时起,亚历山大越来越依赖巨额赏金来鼓舞士气。于是,马其顿军队的雇佣性质越来越强烈,愿意跟随他冒着生命危险的人越来越少。一年后,当马其顿军队围攻印度要塞木尔坦时,亚历山大像往常一样率领部队登上城墙。回头一看,他发现自己所有的步兵亲卫都站在城底,愣住了,没有人跟随。面对蜂拥而至的印度士兵,亚历山大那一刻一定感到“头冷”。

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与七年前离开马其顿时完全不同。波斯帝国灭亡后,亚历山大遣散了数万希腊联军(包括精锐的色萨利骑兵),只保留了一支核心的马其顿军队。在此基础上,亚历山大从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和色雷斯招募了大量雇佣兵。在征服中亚大草原的过程中,亚历山大对斯基泰弓骑兵精良的弓箭和马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快就选拔并组建了一支1000人的斯基泰军队。这些优秀的马匹弓箭手极大地丰富了马其顿军队的战术手段,后来也成为了亚历山大极为依赖的精锐部队。普鲁塔克记载,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人数为120,000 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非战斗人员。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亚历山大远征军的作战部队不超过四万人。亚历山大显然对印度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从埃及和腓尼基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工人随军,让马其顿军队具备了进行两栖作战的能力。8:=

马其顿大军渡过印度河后,位于印度河与盖德斯普尔河之间的小国塔克西拉国王翁菲斯前来见风。

安皮斯为亚历山大提供了56头战象,并亲自率领5000人出征。亚历山大将战象留在塔克西拉。这个决定相当英明,因为马其顿军队没有时间练习与战象的配合,贸然使用战象只会有害无益。不过,亚历山大一定是从塔克西拉人那里详细打听了大象的弱点,为马其顿步兵设计了针对性的战术,为即将到来的人象对抗提前做好了准备。 4i#k$;cL

在塔克西拉短暂停留后,亚历山大率军继续向东,于公元前326年6月抵达吉达斯普河。雅利安记载,驻扎在吉达斯普河东岸的波鲁斯军队有步兵3万、骑兵4000人、战车300辆、战象200头。参战的马其顿军队有8000名骑兵,其中包括5000名近卫骑兵和1000名斯基泰轻骑兵;步兵共计2.3万人,其中近卫步兵3000人,还有7个重步兵团1万余人。人,其余的是游击步兵、散兵弓箭手和印度仆人部队。两军实力相当。马其顿军队在骑兵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但印军却拥有一支来自古典时代的坦克部队——战象。印军设防的位置是该河段最容易渡河的地方。波鲁斯显然有意充分利用这一天然鸿沟,下令沿海岸建立鹿村,并部署步兵进行昼夜警戒。亚历山大勘察了地形后,很快意识到强行渡过吉达什布尔河无异于自取灭亡。 5AO0A'

在吉尔达斯普尔战役的筹划阶段,亚历山大利用一系列幻象迷惑对手,并在从东西两面进攻的同时成功渡河。亚历山大此前的作战指挥刻意追求光明正大,甚至以“不屑窃取胜利”为由拒绝对高加米拉发动夜袭。此战指挥风格的转变值得深思。也许亚历山大在挑战波斯国王大流士之前,需要占据道德制高点,赢得人心,所以他不得不按照一个皇帝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远征印度的亚历山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作战。所以亚历山大参加了吉尔达斯普尔之战

常罕见地向我们展现了他诡计多端的一面。E.0* 亚历山大首先让塔西拉国王盎庇斯征集大量粮草,并到处放话,声称打算在这里长期驻扎,等待季风过去。几天以后他突然命令部队到河边集结,制造大批充草皮囊做成的筏子,大张旗鼓准备渡河。波鲁士非常紧张,沿河部署军队严阵以待。结果马其顿军队忙活一阵以后一轰而散回营休息,让印度人虚惊一场。接着亚历山大又命令马其顿骑兵沿河往来奔驰,好像在寻找其它渡河地点。印度骑兵高度警惕,在对岸沿途跟随。这样的闹剧反复上演了几次,波鲁士开始掉以轻心,只布置岗哨戒备,不再派大军出营。zLP* 亚历山大在马其顿大营北面17公里的上游河段选定渡河地点。为了保证渡河不被印度军队发现,亚历山大冒险分兵。马其顿将领克拉特罗(Craterus)指挥牵制部队留守大营,这支部队有骑兵3千人,两个团的重装步兵3千人,以及5千塔西拉军队。亚历山大指示克拉特罗继续制造各种假象迷惑印度军队,等到波鲁士向上游移动以后立刻渡河。亚历山大带领迂回部队悄悄北进渡河,途中再次分兵,由美利格(Meleager)率3个团的重装步兵和一些希腊雇佣军共5千人停留在途中某地,组成第二攻击波,伺机渡河攻击印度军队的侧背。这样亚历山大亲率的迂回部队只有近卫骑兵4千人,斯基泰轻骑兵1千人,近卫步兵3千人,重装步兵两个团3千人,游击步兵2千人,以及弓箭手2千人,总兵力15,000人。 午夜过后,亚历山大率军抵达渡河地点,先期到达的后勤部队早就组装好几十艘30桨的快艇,并准备了数百个皮筏。亚历山大选定的渡河地点有个长4公里宽2公里的河心岛,岛上遍布树木,中间还有一条山谷。马其顿军队先依次渡河登上这个小岛,隐藏在山谷中,等舟船运到小岛的东南角再陆续渡过东侧河道。此时正巧天降瓢泼大雨,掩盖了大军渡河的喧嚣。亚历山大乘坐快艇率先渡河,登上对岸以后才意外发现这不过是另外一个小岛,真正的河岸还在几百米以外。这个岛狭长平坦,缺乏植被,部队根本无法隐蔽,很快被对岸的印度哨兵发现。亚历山大见情况紧急,断然下令部队涉渡。虽然这一侧的河道由于泥沙冲积,河水只有齐胸深,但水流湍急,很难立足。马其顿将士冲进河里,每匹战马拖拽三、四个士兵,奋力渡河。最先登上东岸的是斯基泰轻骑兵,他们立刻组成一道屏障保护登陆点。拂晓时分,马其顿军队全部上岸,亚历山大率领骑兵部队向南疾行,打算趁印度军队行军途中发动突袭,步兵列阵完毕远远跟在后面。 马其顿军队登上第二个小岛时,波鲁士就接到报告。显然亚历山大给波鲁士制造了一个相当困难的局面。波鲁士难以判断马其顿渡河部队是主攻还是佯攻,因此无法决定是北进迎敌还是按兵不动。福勒认为亚历山大的迂回机动是本次战役的胜负手,因为无论波鲁士如何应对,都避免不了腹背受敌的困境。波鲁士最终决定暂时按兵不动,而派遣他的一个儿子率领2千骑兵和120辆战车北进,试探马其顿渡河部队的虚实。这支印度先遣部队遭到亚历山大近卫骑兵的迎头痛击,波鲁士的儿子和400名印度骑兵战死,120辆战车全部被缴获,残部逃回报信。波鲁士这才确定渡河的是马其顿主力。他留下一部分步兵和战象监视克拉特罗的牵制部队,自己率领主力北进8公里,选择一个平坦开阔的地点布阵,等亚历山大来攻。 亚里安记载,波鲁士将印度战象部署在最前面组成一道屏障,使后面的步兵阵列免受马其顿骑兵的正面冲击。每头战象之间相距30米,战象后面是步兵阵线,每个方阵大约30米宽,排列在战象之间的空隙位置。战象和步兵阵线两侧是是骑兵,骑兵前面部署一排战车。亚里安的记述暴露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军队的战象不可能有200头,否则以战象阵列30米的间距,印度军队光步兵阵线就将超过6公里长。科丘斯记载,印度军队参战的大象只有85头,这个数字显得可信一些。85头战象以30米的间距排列,阵线长达3公里,加上两翼的骑兵和战车,印度阵线全长应有4公里。波鲁士的排兵布阵也给亚历山大出了一个难题:波鲁士明显志在防守,印度阵线以战象和战车组成的前沿貌似铁板一块,亚历山大怎样才能找到突破口,打开局面呢? 亚历山大率领5千骑兵在敌军视距以外停了下来,一边等待步兵跟进,一边思索破敌之策。此时作为第二攻击波的美利格部队渡河前来会师,使马其顿参战兵力增强到两万人。5个马其顿密集方阵共8千人组成阵线左翼,前沿是2千游击步兵和2千弓箭手;阵线右翼是3千近卫步兵、4千近卫骑兵、和1千斯基泰轻骑兵。亚历山大洞察对手的战役企图,波鲁士显然认为马其顿军队会率先发动全线进攻,打算以两翼的重型战车和骑兵抵挡马其顿骑兵的冲击,然后中路的战象和步兵协同进攻,击溃马其顿密集阵。亚历山大意识到印度中央阵营很难从正面攻破,必须先击破敌阵侧翼的骑兵,然后步骑协同两面夹击。 亚历山于是做出以下部署:马其顿步兵阵线缓慢逼近敌阵,但不要立刻接敌;科恩(Coenus)指挥2千近卫骑兵移动到马其顿密集阵的左边,隐蔽在密集阵林立的长矛后面,等到印度骑兵出击以后立刻向其侧后方发起猛攻;亚历山大亲率2千近卫骑兵和1千斯基泰轻骑兵正面攻击印度左翼骑兵。由于此时马其顿军队依然在印军视距以外,波鲁士对这一系列调动毫无察觉。gPU,N 此时已近正午,吉达斯浦河畔在六月的骄阳烘烤之下水汽蒸腾,让人视线模糊。位居阵线中央的波鲁士乘坐一头高大的战象,视野最为开阔,他注意到左前方有数千敌骑迅速逼近,而远处隐隐约约可见马其顿步兵阵线向前缓慢移动。波鲁士判断亚历山大将全部骑兵集中在右侧是打算强攻印军左翼,立刻做出针对性部署,将右翼的骑兵和战车全部调来加强左翼。这样印军在左侧集结了180辆战车和3,600骑兵,兵力对比亚历山大占有优势。 亚历山大率领3千骑兵进至印军阵线1公里以外时,命令近卫骑兵暂停下来,由1千斯基泰轻骑兵率先攻击印度左翼。斯基泰骑兵冲到距离敌阵200多米的地方展开队形,向印军倾斜箭雨。这些中亚草原民族使用著名的复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上弦时通常只有48英寸(122公分)长,拉力可达65磅,发射60公分长的羽箭,射程可达400米,训练有素的轻骑兵每分钟最多可以发射20支箭。印度左翼的战车和骑兵短短几分钟之内遭到数万支箭的攒射,毫无还手之力,这是因为印度骑兵和战车兵装备的直木短弓射程仅100多米。波鲁士看到左翼骑兵伤亡渐增,阵形开始散乱,于是命令他们出击,驱散斯基泰骑兵。 亚历山大派遣斯基泰骑兵攻击敌阵左翼的战术企图,并非杀伤敌人,而是逼迫印度骑兵出击,然后以近卫骑兵聚而歼之。印度骑兵刚刚离开本阵,藏在马其顿密集阵左侧的2千近卫骑兵在科恩的指挥下突然杀出,猛冲印度骑兵的右侧,而亚历山大亲率2千骑兵迎头痛击。印度骑兵抵挡不住,很快溃退,逃到战象阵列后面躲避。这时印度阵线左侧的战象驭手驱使各自的座骑迎上去阻击马其顿近卫骑兵,波鲁士看到整个战象阵列被带动起来,不得不下令全线进攻。印度战象个个昂首扬鼻,高声吼叫,迈开大步向马其顿密集阵冲来,战象身后一群群步兵紧紧跟随,战役至此已经演变成一场混战。 亚里安记载:“这时的战斗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巨兽冲进密集的步兵阵列,所到之处造成死伤累累;印度骑兵看到步兵已经接敌,也纷纷掉转马头冲向马其顿骑兵。但亚历山大的士兵凭借体力和战术的优势又将他们驱赶回去。” 科丘斯则提供了更加生动的描述:“亚历山大部署(在密集阵前沿)的游击步兵最擅长狭小空间的格斗,他们围绕着战象勇敢地投掷标枪,专门瞄准象背上的驭手,而密集阵也大胆逼近,长矛如林向巨兽施加压力。不少游击步兵进攻时靠得太近,惨遭大象践踏。最恐怖的情景是某些身披重甲的步兵被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扔给背上的印度兵。战况因此胶着,马其顿士兵面对印度战象时而冲锋,时而退却,战斗持续到傍晚都无法分出胜负。马其顿士兵用战斧砍象蹄,用波斯弯刀剁象鼻,什么武器都尝试过了。有些遍体鳞伤的战象狂性大发,冲进自己的部队中间肆意践踏,驭手被甩下来踩死。” 最后连战象也精疲力尽,开始步步后退。这时亚历山大命令正面的6个马其顿步兵方阵集合起来,盾牌相联,组成一道移动长城向印军冲锋;自

3、袁崇焕若围魏救赵进攻沈阳?

游牧民族打仗有一个特点,没有前方后面之分,皇太极面对前方的关宁铁骑,敢重兵绕路直指北京,不会没有考虑到后方问题。历史上如匈奴、蒙古、突厥等游牧民族,每次重大的侵略行动,都是精锐尽出,所谓的后方,除了老弱妇幼以外和少量的牲畜以外,基本没什么值钱东西。 己巳之变中,如果袁崇焕不顾北京直逼沈阳,那么有可能沈阳会被攻陷。同样,北京也被八旗攻下了,因为此时大明除了东北的精锐外,全国已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精兵了,京城内除了能力有限的崇祯和一群太监外,没有多少有能力的大臣来指挥又一场北京保卫战了。 好了,皇太极攻下北京后,崇祯提前自杀了。清兵挥师南下,全国大部分地方政权肯定望风而降,清军不费多大力气就打下了大片土地。 袁崇焕攻下沈阳后,回师北京,肯定要和清军主力来一次决战。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明军的野战能力应该不会强于清军,被全军消灭是比较有可能的结果。

4、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通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的这段历史了解的很多了,再有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很多三国迷更是从另一面了解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国家的奠基人。曹操的狡诈,刘备的憨厚,孙权的温和,都让很多三国爱好者们喜欢。 孙权原本应该没他什么事,只是因为其父孙坚,长兄孙策英年早逝,他才在三国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吧。命运把孙权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推上三国争霸的历史舞台。他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保住了父兄两代人打下的基业。江东在孙权的统治下其实并没有开疆扩土,基本都是孙策打下的江东六郡,原因也很简单,有曹操刘备这样强劲的对手,要想扩展自己的版图谈何容易,不被强大的对手吞并意属不易。江东在孙权治理下,人民也算安居乐业,开发了百越等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的发展。建造粮仓,兴修水利,保证人民的生活,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孙权提倡节俭,常和手下讨论要居安思危。爱惜民力。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治国能力。孙权晚年比较昏庸,诛杀有功之臣。对待孙策的儿子孙绍也不咋的,有点薄情寡义。所以也有“渣权”的说法。他比曹操刘备都长寿,活了七十多。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可以说历经挫折而坚韧不拔,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虽然自己的地盘和人口没有他们那么广那么多,但是作为一个平民百姓白手起家的刘备来说,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建立了蜀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刘备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即使有一个刘皇叔的政治资本,那也是和皇帝八杆子打不着的本家了。对于刘备来说,只是一个名号而已,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那个靠实力说话的年代,没有多少人买他的账。 刘备之所以成功建立蜀国,这里有诸葛亮一半的功劳,当然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诸葛亮看到了刘备的诚心,才肯出山辅佐刘备。 刘备有关羽张飞两个始终如一的跟随他的铁哥们儿,和他同甘共苦,刘备憨厚的性格,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刘备的眼泪也是英雄的眼泪。刘备作为一个平民皇帝,值得敬佩!在挫折面前永不言败的英雄形象值得后人敬仰!虽然在为关羽报仇讨打东吴夷陵之战中失败,但是我们不能过多的责备他,谁能忍受跟随自己创业的手足被别人杀害?不报仇就不是刘备了! 刘备早年也曾参加袁绍的十八路诸侯讨打董卓,不过那时他是跟随公孙瓒。和曹操煮酒论英雄。参与刺杀曹操的衣带诏事件。三让徐州也有人说看到了刘备假仁假义的一面。人们常说的就是刘备摔孩子,最为流传! 曹操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出生在宦官之家。有一个好的老爸,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有老爸照着,标准的官二代,高干子弟。 曹操创业起家的时候也并不是利用自己的官二代身份,也是利用家族的力量,依靠自己能力打天下。在与黄黄巾军的作战中大败黄巾军,扩充自己的势力。 董卓作乱,挟持汉献帝。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京城后起兵。在曹操倡议下以袁绍为盟主,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而各路诸侯各怀鬼胎,最后相互火并,导致讨卓联盟解散。曹操独自离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曹操听从谋士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自古都有争议,理解也不同。也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优势。以正统自居。同样是这句话,让曹操终其一生不能取代汉室废献帝自立。也因这句话,很多有志之士投靠曹操,效力于曹操。 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北方最大的诸侯袁绍,统一北方。 曹操又听取谋士郭嘉建议,远征乌桓,取得大捷。安定了北方边境。 曹操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败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军事生涯中最大的败笔,也由此搁置了统一全国的步伐!造成曹操一生的遗憾!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是真正有才的人,曹操都会想尽办法弄到自己身边。账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是三国当中实力最大最强的国家。 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个文学家,在三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5、元世祖忽必烈如何登上大汗宝座?

1259年七月,蒙哥汗去世于钓鱼城下。 大汗的争夺战由此拉开。 当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忽必烈都在竞争中居于劣势。 然而,忽必烈以其冷静的头脑,敏锐的嗅觉,惊人的才干,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成功上位。 形势极为不利的忽必烈蒙哥汗去世时,忽必烈正在主持东路攻宋作战。 忽必烈的弟弟派人来报告:蒙哥汗已经去世,蒙哥汗的一些臣僚正在展开活动,准备推举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继承汗位,请您尽快回来争夺汗位! 情况如此紧急,忽必烈自然要立刻北返! 然而,此时的忽必烈,却真的不能立刻北返! 当时的忽必烈,正在指挥东线对宋作战。而且,当时,自云南攻过来的兀良合台军也急需与忽必烈会合。 丢弃兀良合台军,忽必烈威信必然大减,即便北返,又哪能争夺汗位呢? 另一方面,忽必烈“行汉法”的主张,也为许多蒙古贵族所不喜,如果按照成吉思汗留下的选举之法,忽必烈机会也不大。 留在漠北“主场”的阿里不哥正在积极行动,得到众多支持,而忽必烈却不能立刻返回。 此时的形势,对忽必烈极为不利。 进退有方:从攻宋作战中全身而退忽必烈深知不能立刻回军,表示:我奉命来攻战,怎能无功而返呢? 于是,忽必烈继续南下,渡过长江围攻鄂州,并派人到岳州迎接兀良哈台军。 这段时间,阿里不哥当然没有闲着,他派人到忽必烈控制的开平、燕京调兵、募兵,试图侵吞、削弱忽必烈的力量。 迎接兀良哈台军的任务已完成,形势又已刻不容缓,忽必烈自然应及时退军了。 然而,作为进攻方,直接退军,实际上就是失败,对忽必烈的威信也是不利的。 忽必烈遂创造性的玩了一招虚招:明明拖不下去了,却加大对鄂州的围攻,并扬言要直攻临安。 南宋方面不知其详,派人求和,割地、送岁币。 和议既成,军功已立,忽必烈当日便北返! 如此,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忽必烈不但从攻宋作战中抽身而出,而且“加分”不少。 “擅自”称汗依成吉思汗《大扎撒》的规定:前任大汗去世后,需由忽里勒台(由黄金家族成员、万户长等高级贵族组成)在和林推举新汗。 依此规定,忽必烈必须回到和林去参加推举。 然而,由于忽必烈“行汉法”的主张,也为许多蒙古贵族所不喜,回去参加选举,忽必烈并无胜算。 况且,此时的和林,已是阿里不哥的“主场”。阿里不哥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就等着忽必烈回去了。 回到和林去参加忽里勒台,本质上不过是去参加阿里不哥的庆典而已··· 忽必烈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选择:直接在开平即位。 毫无疑问,按照《大扎撒》,忽必烈的继位是“非法”的。 然而,“非法”,反而使忽必烈有胜算。 忽必烈在漠北没有什么影响力,主张也没有得到多数贵族的支持。 然而,忽必烈的实力比较强。 蒙哥汗后期的攻宋作战中,蒙古军左翼诸千户,多归忽必烈指挥。 这些千户也都支持忽必烈。 如此,就军队力量而言,阿里不哥主要控制蒙古军右翼,忽必烈主要控制蒙古军左翼,在直属蒙古军的力量上基本相当。 而且,“行汉法”虽然不为蒙古贵族所喜,却得到了中原人士的支持。 因此,在财力、人力上,忽必烈反而还占据了优势! “擅自”称汗,反而使忽必烈改变了被动局面! 充实力量随即,忽必烈又以一系列创造性的方式充实力量,使自己在力量上获得优势地位。 1、笼络东道蒙古宗王。 忽必烈、阿里不哥各自继承汗位。 当时,蒙古“诸王多附”于阿里不哥,支持忽必烈的,以东道蒙古宗王为主。 东道蒙古宗王,是忽必烈的主要盟友! 然而,由于宗王都拥有事实独立性,尽管他们“战队”在忽必烈方,但未必会在征战中与忽必烈并肩作战! 为此,忽必烈极力笼络东道蒙古宗王。 经济上,忽必烈除按照原定数额颁发岁赐外,还增加了岁赐份额;同时,又拿出大量钱财,用于犒赏各宗王的属民,从上到下都拉拢! 政治上,忽必烈默许东道宗王拥有对辽东和高丽地区的控制权! 由此,东道诸王与忽必烈结成紧密共同体,在与阿里不哥征战时,他们不但听从忽必烈调遣,各宗王还大多亲自率军参战! 2、扩大汉军。 由于“行汉法”,汉军将领大多都站在忽必烈一边。 通过承认汉人万户的利益,使各地汉万户“悉听其号令”。 同时,忽必烈又提拔了史天泽等汉人将领,委以重任,扩充自己的将领团队。 此外,为应付阿里不哥,忽必烈又在汉地“签军”,扩军! 3、创建精兵。 忽必烈不仅是扩军,还迅速创建自己的精兵。 他重建了以蒙古贵族为主的怯薛军,又从汉军中征召精锐,组成武卫军。 相比之下,当时的阿里不哥,虽然得到了众多蒙古诸王的支持。 但是,各王自成一派,并没有被充分整合,在此后的作战中,更是多采取观望态度。 由此,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战斗力,忽必烈都取得了相当优势。 争夺蒙古军精锐当然,最重要的军队,自然还是原跟随蒙哥汗南下攻宋的蒙古军。 这支攻宋军,本是蒙哥从蒙古各部中抽调出来的精锐。 因此,争夺对这支军队的控制权,自然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重点工作。 当时,这支征南军撤到六盘山驻扎。 阿里不哥、忽必烈,都各自派人来争夺控制权。 当时,这支军队的将领们意见不一,有支持忽必烈的,也有支持阿里不哥的。 最开始,这支军队总体上更倾向于阿里不哥,他们一度杀掉了忽必烈的招抚使臣。 然而,忽必烈再次展现了他的雷霆手段和冷静头脑。 忽必烈一开始就知道纯靠口舌之争难以争取到这支军队,便让东道宗王合必赤、窝阔台后王合丹率军靠近,以此为武力后盾。 随即,忽必烈的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掩捕了一些将领,控制了一些部队。 随后,忽必烈又抓住征南军众将彼此不一的特点,巧施妙计,进一步分化之。 当时,倾向于阿里不哥的军队,试图东出关中,直接进攻忽必烈。 一开始,忽必烈作势在关中虚张声势,使东进的征南军不敢前行。 随即,一部分征南军引军北去,一部分继续东出,彼此分化。 忽必烈的军队击败了分散的敌军,杀掉倒向阿里不哥的将领,控制了该军。 由此,蒙哥汗原先统帅的南下征宋精锐,除少数返回窝阔台汗国外,大多归属了忽必烈。 由此,忽必烈在实力上已获得绝对优势! 找准时机,泰山压顶阿里不哥以漠北为根据地。 漠北以游牧经济为主,虽然能培养出杰出的骑兵,但经济条件极不稳定。 1260年七月,漠北发生饥荒。 忽必烈亲率大军,开始了对阿里不哥的直接进攻。 和林运输中断,粮饷不继,阿里不哥集中的军队迅速溃散。 如此,忽必烈轻松占领了和林,逃到今叶尼塞河上游的阿里不哥只好求和。 忽必烈应允,留兵守和林,自率军凯旋。 虽然阿里不哥仍有反击之力,但这次溃散,使阿里不哥的威望大损,对各部的影响力大减! 果然,尽管阿里不哥后来又组织反扑,并夺回了和林,但是,已经得不到各部的响应了。 次年十月,阿里不哥集中精锐,冒险南下进攻忽必烈,结果,被忽必烈击败,部属多归顺了忽必烈。 此后,阿里不哥又不断派人到各地征召人马、筹措军粮,试图东山再起。 然而,阿鲁忽等人见阿里不哥大势已去,不愿再替阿里不哥卖命,举兵依附忽必烈。 随即,阿里不哥与阿鲁忽激战,忽必烈趁机再攻! 至此,阿里不哥在夹击中已无法立足,被迫投降了忽必烈。 由此,经过4年的斗争,忽必烈成为漠北、中原蒙古各部承认的大汉。 依照常理,忽必烈是没有胜算的。 然而,忽必烈以其雄才,跳出常规,创造性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使自己最终赢得了胜利。

6、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呢,需要先明白两个条件,其一是必须名将,历史上本来名将不胜其多,犹如天上的璀璨繁星。其二是因为一站成名,这个就一下划掉一大片呢。下面呢我们就说几位因为一站成名的名将。 1、屠夫白起之长平之战;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长平之战前期,赵国名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国也是无奈,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秦国使用反间计,赵国阵前换将替下廉颇,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括,历史典故“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此人,赵括一改之前防守的策略,大举进攻中了白起的诱敌之际,被围困突围后无果断粮46天被迫投降。赵军四十多万大军被当了俘辱。白起全部坑杀,一站成名,当然也是凶名。被后人调侃称“屠夫”。 2、霸王项羽之巨鹿之战; 项羽,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西楚王朝的创立者,自称“西楚霸王”,以武力著称,被后人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起伏,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带领族人也是响应潮流揭竿而起,加入推翻暴政秦朝的义军之中。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大军围困在巨鹿,无奈之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项羽率诸侯义军五万以解巨鹿之困。当时项羽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勇气,楚军士气振奋,奋勇死战,大败秦军。经此一站成名,威名远播。秦朝主力丧失殆尽,已经名存实亡。从此项羽基本确立了在各路诸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3、少年英雄霍去病之漠北之战; 霍去病,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名将卫青的外甥。成名有语“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领五万精兵出征匈奴,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与所属朝廷众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史称“封狼居胥”。霍去病时年才21岁一站成名。此战以后,匈奴远遁漠北,百年内再没敢进汉朝一步,经典谚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这里也。 4、张辽之合肥之战;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下属“五子良将”之一。为历代后人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公元215年,曹操率大军出征汉中张鲁,孙权见曹操大军远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合肥,双方兵力差悬殊,此时张辽作为守军反其道而行之率领八百骑兵夜袭孙权,一路威猛冲杀至孙权大军帅旗处,吓得孙权彻底方寸大乱跑至不知名的小山头上,面对十万大军张辽几次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吴军军经此一役,士气全无。后围城数十日久攻不下,孙权退兵。张辽见其撤兵,乘胜追击,吴军大乱,孙权差点被活捉,凌统拼死才救出孙权,十万大军损兵折将无数,惨败收场。此站成为孙权一辈子摸不掉的奇耻大辱。反而成全了张辽,一战成名,威震江东。其中“张辽止啼”的典故流传千古。 中国古代名将辈出,历来更朝换代不乏经典战争,其中出的名将更是不计其数,没有成名之战,何以扬之威名。要说最欣赏那一位,鄙人最喜欢霍去病,为何呢,因为他生而逢时,少年英雄。我也有过小年梦,就是长大以后作为一名将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他是我少年的一个梦,虽然现实生活中和平年代不能成真,但霍去病缺填补了我少年心中的空白,慰籍了我儿时梦想的遗憾。

7、东汉末年的动乱到底有多可怕?

曹操《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 ,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曾经写过一首诗,讲的是东汉末年的天下局势,这首诗起初讲的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然后说到联军不齐心,互相观望,不肯真的率军讨伐董卓,最后说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惨状,说到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 然而最惨的还是老百姓,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暴露在荒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因此死去,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曹操 东汉末年不仅仅是一个动乱的时期,其间瘟疫与战争并存,天灾与人祸同在,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的统计,公元157年(汉桓帝永寿三年),全国尚有人口5647万人,到了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三国时,全国人口总数为767万,在一百余年的时间中,人口减少了85%,这是一个相当动乱的时期。 一、天灾 东汉末年的天灾主要有:地震、蝗灾、螟灾、水灾、冰雹、海水倒灌、大旱等等,这种记载在史书中频繁出现,比如: 《后汉书 孝灵帝纪》: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东地裂,雨雹,山水暴出。 这里说的是公元171年二月十三日,发生地震,海水漫溢,黄河水清。同年五月,河东地裂(地震),落下冰雹,爆发了山洪。 《后汉书 孝灵帝纪》: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古代地震 公元177年四月,大旱,七个州发生了蝗灾。 《后汉书 孝献帝纪》:丁丑,地震;戊寅,又震。乙巳晦,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大蝗。 这里说的是公元194年六月初二,发生了地震;到了初三,又发生地震。三十日,发生了日蚀。皇帝因此不入正殿,不动兵器,不理朝政五天。随后又发生了大蝗灾。 根据统计,汉灵帝在位的20年间,发生了7次地震,汉献帝在位的31年间,也发生了7次地震,如此高强度的地震,给百姓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灾难,至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史书中根本没有记载,当时对于人口与财产的损失根本就没有人统计,这还只是地震带来的。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有蝗灾、螟灾和水灾,尤其是蝗灾,发生的次数不比地震少,往往是地震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蝗灾,蝗虫大量飞来,吃光了庄稼,导致老百姓地里根本没有收到,没有粮食吃,就会饿死很多人,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次人吃人的事件。 蝗灾 《三国志 武帝纪》: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 公元194年,这一年一斛谷米价值五十多万钱,以至于出现“人吃人”,太祖曹操便解散了刚招募来的新兵,因为养不起,没有粮食吃,连曹操都没有粮食养军队了,那普通的老百姓拿什么活,没有东西吃只能饿死。 《后汉书 孝献帝纪:三辅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请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轻系。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 公元194年,三辅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大旱,自四月至七月。汉献帝进入正殿祭天求雨,派使者清理审查囚徒,对在押的轻罪犯人,进行宽恕。这时一斛谷要五十万钱,一斛豆麦要二十万钱,饿得人吃人,尸骨到处丢积。汉献帝派侍御史侯汶拿出京城太仓的米豆,为饥民施舍糜粥,而饥民经日而死者仍然没有减少。 古代水灾 很多自然灾害是叠加在一起发生的,地震通常伴随着蝗灾,大旱通常伴随着饥荒,暴雨与水灾共存,频繁的自然灾害让粮食欠收,人口大量减少,这也是东汉末年人口不断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人祸《后汉书 陶谦传》: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打陶谦,打下彭城傅阳。陶谦退守郯城,曹操打不下来,于是退兵。路过时攻下取虑、雎陵、夏丘,都进行了屠杀。杀死男女共数十万人,鸡犬不留,泅水因此而堵塞不流通,从此五县地界之内,再没有人的踪影。当初三辅遭受李催之乱,百姓流亡到陶谦这里的全被曹操杀光。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是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的屠杀,曹操在攻打陶谦时,为了泄私愤,杀死了几十万徐州境内的百姓,导致五个县没有人烟,这就是人祸。 曹操有屠城行为 《后汉书 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官渡之战时,袁绍被打败,只带着少数人逃回了北方,袁绍剩下的部众假装投降,曹操将他们全部活埋,先后被杀的有八万人。 尽管史书上说袁绍的部将是假装投降曹操,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战败,他的手下没有必要假装投降,这些人根本就是走投无路,无法跟随袁绍一起逃回北方,只能投降,结果曹操屠杀了这些人,这叫杀降,这不是战争,是人祸,一次性就被曹操活埋了8万人。 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及其用下将领先后屠城有七八次之多,前后杀死了数十万百姓,这些人白白被杀,完全就是人祸,屠城与杀降的事件在东汉末年时时发生,导致了大量无辜百姓被杀,人口大量减少,十室九空。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杀降 三、瘟疫东汉末年的另一大灾难就是瘟疫,而且先后持续数十年,大量百姓因此而死,甚至不少当时的名人也因为瘟疫而去世。 《后汉书 孝灵帝纪》: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 二年(公元173年)春正月,大发病疫,派使者巡视送医药。 《三国志 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公元208年,曹操抵达赤壁,与刘备交战,战斗失利,这时发生了大瘟疫,官兵死了很多,曹操便带兵北回。 根据统计,汉桓帝时期,发生了三次规模较大的瘟疫,汉灵帝时期,发生了五次规模较大的瘟疫,到汉献帝时期,瘟疫仍然不时流行,朝廷曾经派出医者四处施药,当时又没有疫苗,只能靠中药的救治以及人自身的免疫能力,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去世。 三国时期有严重的瘟疫 曹植《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强烈的传染病不断蔓延。几乎家家户户都经历着丧失亲人的悲痛,哀伤的号泣声不时传来。有的是全家病死,有的是一族俱亡。有人认为,疫气是鬼神带来的。而遭遇这次灾难的人,都是粗衣恶食、荆舍蓬门的贫苦百姓啊!想想那些华堂玉食、貂服厚褥的富贵人家,像这样染病的情况却很少。这是因为阴阳失衡,寒暑错位,所以会产生瘟疫。而无知的人却用悬符的方法来驱秽,也是很可笑的事情啊! 东汉末年的瘟疫持续了数十年,到了魏晋时期,仍然存在,从曹植的文章来说,瘟疫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几乎是十室九空,有的是全家病死,有的是一个家族都因病去世,建安七子中有五个人因为瘟疫在217年去世。 瘟疫导致十室九空 著名神医张仲景的家族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一个二百余人的大家族既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因为瘟疫而去世,张仲景因此而写下《伤寒杂病论》的医学著作。 四、战争战争充斥着整个东汉末年,从汉灵帝在位开始,东汉政府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战争,首先是东汉与羌人的百年战争,从公元57年开始,原来为东汉守卫边疆的西羌人开始叛乱,攻打东汉边界的郡县,一直到东汉灭亡,羌人与东汉的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 到了汉桓帝时期,东汉著名将领段颎(字纪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三将(号称凉州三明)对羌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杀死了数万羌人,勉强才平定了羌人之乱,到汉灵帝时期,羌人与东汉之间的战争仍然在持续。 《后汉书 孝灵帝纪》:使护羌校尉段颎讨先零羌......段颎大破先零羌于逢义山......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复破先零羌于泾阳......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悉平。 《后汉书 孝灵帝纪》:使护羌校尉段颎讨先零羌......段颎大破先零羌于逢义山......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复破先零羌于泾阳......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悉平。 剑与远征怎么将英雄遣散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 汉羌战争 汉灵帝时期(公元168~169年),段颎讨伐先零羌就用了两年时间,除此之外,东汉境内及境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与叛乱,公元169年9月,荆州江夏郡蛮族叛乱,几乎同一时间,丹阳山越人叛乱,围攻太守,被击败,同年11月,鲜卑人抢掠并州,170年冬天,济南出现盗贼攻打东平陵,171年冬天,鲜卑人再次抢掠并州。 174年11月,鲜卑人抢掠北地郡与并州,175年5月,鲜卑抢掠幽州,176年夏天,益州夷人发生叛乱,176年12月,鲜卑人再次抢掠幽州,177年8月,东汉政府军主动出关攻击鲜卑,失败而归,177年12月,鲜卑抢掠辽西,178年春天,鲜卑人侵入酒泉。 179年12月,益州巴郡板楯蛮发动叛乱,180年4月,江夏蛮族再次发动叛乱,181年冬天,鲜卑人侵入并州与幽州,184年2月,黄巾起义爆发,这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席卷了东汉十三州中的八个州,涉及人数数十万人,经过9个月的强力镇压,在皇甫嵩、朱儁、卢植等名将的领导下,黄巾起义被东汉政府军平定。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中战死及被杀的人数至少有数十万人,起义军杀死了大量的政府军官兵、地方乡绅及无辜百姓,由于战败,大量的起义军被官兵杀死,更多的人则投降于东汉政府,或者流入各地为寇,为东汉末年的战乱增添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后来出现的白波军、黑山军、青州军均为黄巾军余党,整个天下更加地不稳定,战乱频繁。 189年,汉灵帝去世,东汉朝廷陷入了权力斗争,大将军何进杀死了宦官蹇硕,而何进本人则被张让、段珪为首的另一批宦官所杀,袁绍、袁术兄弟则率领自己手下的军队冲入皇宫之中杀死所有宦官,何进的部将吴匡杀死了何进的异母弟何苗,整个朝廷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被杀得差不多的时候,董卓进京了。 董卓是有史以来被史书记载下来最恶劣的政治人物,董卓在朝中可以任意屠杀官员,在地方上纵容手下军队任意屠杀百姓,对于投降董卓的军队,也是被屠杀,董卓执意迁都的行为,更是引发了严重的人道灾难,因此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董卓离开洛阳也是烧杀抢掠,东汉数百年的都城洛阳在董卓手中成为一片废墟。 董卓乱政 随后不久,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等人率军攻入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走,汉献帝陷入李傕与郭汜的斗争与混战之中,直到195年,汉献帝东逃洛阳,被曹操迎立到许都,朝廷才稳定下来,然而此时整个天下却陷入了地方军阀混战的局面。 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逐渐消灭了吕布、袁术、张杨、袁绍,赶跑了刘备,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击败了支持袁氏兄弟的乌桓人,同年,袁氏兄弟被公孙渊所杀,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结果输给了孙刘联军。 209年,周瑜在南郡之战中打败曹仁,211年,曹操进入关中,与关中十部军阀发生混战,211年,刘备入川,到215年才拿下益州,同一时间,曹操也占据了汉中,孙权则占据了交州,将势力扩展到两广地区。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 217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近两年的战争中,斩杀了夏侯渊,击败了曹操,219年,关羽北伐,孙权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被杀,荆州三郡尽失,221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发动了夷陵之战,第二年,刘备几乎全军覆没。 227年,诸葛亮开始北伐,234年,诸葛亮去世,随后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姜维先后进行了11次北伐,公元263年,司马昭命令钟会、邓艾攻打蜀汉,同年,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政权,280年,西晋灭亡了东吴,统一天下,三国正式结束,在整个三国时期,战争一直不断,因战争而去世的人不计其数,这就是东汉末年的战乱。

8、但不算举国投降并入蒙古?

公元1125年,金国联合北宋消灭辽国,随后不久一路南下征服北宋战争,1127年的“靖康之耻”,北宋皇帝宋微宗、宋饮宗和一大批皇族成员被劫掠到北方,北宋灭亡。只有宋微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运逃出来,同年他在南京登基称帝,继承大宋政权,后建都临安,开启偏安一隅南宋朝廷。 公元1204年,蒙古诸部在领袖成吉思汉带领下快速强大,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 公元1230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三路大军进攻金朝,宋蒙结盟,蒙军借道南宋,势如破竹,金军节节败退,1234年,金国覆火。至此蒙古统一中国北方、及西北,南宋岌岌可危。 此时宋蒙可以通过和谈,或做属国,避开战争吗? 一、直接消灭南宋,可以获取源源不断战略物质,丝绸布匹、食盐、大米、铜铁矿、金钱、人等,受蒙古中央集中调配,更好支援前线战争。 二、南宋曾是金国属国,年年上岁币,蒙古发动灭金,南宋却从旁辅助,联合蒙古消灭自己宗主国。蒙古也有此担忧,直接消除隐患,免得腹背受敌,背后一刀,不利蒙古霸业。 三、宋蒙联合灭金,蒙古发现宋朝的军队战斗力极弱,集全国之力征战南宋,消灭南宋轻而易举,征战南宋提上日程。 四、蒙古消灭西夏、吐番、大理、金国,获益颇丰,激发士军、将领、蒙古皇帝消灭他国行动,南宋就在眼前,而且经济发达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垂涎欲滴,岂会放过。 五、蒙古想要建立庞大帝国版图,南宋已在版图之列。之前在中原建立帝国,都是统一全国,消灭南方政权,蒙古国也不例外。消灭南宋后,蒙古南下征战安南,因安南瘴气、疫情,蒙古军不适应后放弃,向东出海攻占日本,蒙古军不善海战失败而归。 蒙古征战是野蛮式,能消灭不和谈,宋蒙战争,南宋要么投降,要么战死国灭,此时已阻止不了蒙古帝国在中国土地上诞生。北宋与南宋都犯一次致命失误,北宋联合金国灭辽,辽覆灭,随后北宋亡;南宋联蒙灭金,金被灭,南宋独木难支亡。两虎相争,坐山观虎斗,本该坐收鱼翁之利,反被灭,北宋、南宋只贪眼前之利、眼前之快,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最终身死国灭!

9、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英雄是谁?

今天在下就来粗略地讲解一下在下认为比较伟大的军事家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认为的最伟大的军事家,如果我直接那么草率地讲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是XXX时肯定会遭到大家对我的不满,因此以下内容仅本人一己拙见,不喜勿喷(*ノωノ)光讲会打仗,在下心中的第一名是成吉思汗。不得不佩服,成吉思汗真的超级会打仗。一生中胜仗无数,仅有一次败绩,那就是“十三翼之战”,况且铁木真还靠着此败仗获得了民心,然后统一了蒙古,接着又开始了无数的对外扩张战争以及战争的胜利了,并且最终建立了一个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蒙古大帝国。恐怕当时的人们一听到蒙古铁骑这个词都会闻风丧胆吧。但,不得不承认,成吉思汗也就只会打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写过“只识弯弓射大雕”来讽刺成吉思汗。况且成吉思汗对世界的影响随着帝国的覆灭而几乎消失殆尽,接着就又得说到下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了。相信大家对拿破仑这个人并不陌生吧,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大家也都听腻了,我这里也就不多提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会高于成吉思汗,但他对世界所造成的影响一定是高于成吉思汗的,虽说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很快,但《拿破仑法典》却遗传了下来,它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况且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我打过六十场战役,并获得其中四十场的胜利.但这并不重要,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件事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法典》!”而《拿破仑法典》作为大部分资本主义的宪法的蓝本,也可见拿破仑预言的准确。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伟大的两个军事家,仅一己拙见,不喜勿喷不喜勿喷(..›ᴗ‹..)

10、剑与远征新英雄?

在1.76版本中,我们即将迎来一位亡灵军团英雄:枉生骑士 - 特雷兹诺。来看看剑与远征特雷兹诺新英雄介绍,枉生骑士特雷兹诺。 我叫特雷兹诺,我获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馈赠,抑或说是诅咒。 如今的我不再是人类之躯,入睡已是一种奢侈。在阖上双眼带来的短暂黑暗之中,我的思绪一直断断续续地流向过去的那段记忆。 碎片化的段落争先涌向脑海,战争、屠戮、无奈的臣服,昔日的至交好友在约定的誓言中亦成刀下亡魂。 我是枉生者,渴望从不生不死的状态中解脱。纵然枉生,我的征程却从未停止。 我将永远站在真理一侧,连同好友的那一份,一直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