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口罩,我们也不会如此厌恶苹果的Face ID。尽管iPhone A系列芯片的神经引擎具有“自主学习”机制,可以让Face ID通过多次训练和其他机制来识别面具后面的你,但这实际上并不能让它识别面具后面的你。
如果不是口罩,我们也不会如此厌恶苹果的Face ID。
尽管iPhone A系列芯片的神经引擎具有“自主学习”机制,可以让Face ID通过多次训练等机制识别出面具后面的你,但这实际上并不可靠。
记得去年4月份,我的iPhone突然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我,这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孩子。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我在家待了几个星期,戴口罩的频率减少了,它就转过来忘记了我戴口罩的事。非常无情。
iPhone 的Face ID 正在不断学习。它可以记住你戴着口罩,但也可以很快忘记。这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近日,iOS 14.5测试版中新增了Apple Watch解锁iPhone的支持,可以缓解Face ID的使用难度。不过,对于那些没有Apple Watch的用户来说,他们将无法享受到这种“生态优势”。用Apple Watch 解锁iPhone 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而是“延迟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关于新iPhone将采用“屏下指纹”的传闻层出不穷,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并且新iPhone将保留屏下指纹和Face ID,相辅相成,方便用户选择,或者应对不同情况(佩戴口罩)。
Touch ID 真的会回归吗?面对口罩,Face ID做出了两大改变
面对口罩的影响,苹果的应对策略较为保守。直到4月底的iOS 13.5 Beta 3固件才优化了解锁方案。
我们先回顾一下。 iOS 13.5之前,当iPhone看到“面具”时,Face ID无法识别你的脸,会反复确认,然后1秒后弹出密码界面。当然,您也可以点击Face ID界面上的“人脸图标”,跳过识别过程,直接输入密码。不管怎样,它并没有简化识别过程,甚至使解锁变得更加复杂。
iOS 13.5针对疫情做了一些优化。图片来源:布兰登布奇
iOS 13.5 Beta 3 新增了面具的识别。识别口罩后,会直接‘放弃’人脸识别,直接弹出密码界面,也算是优化了解锁流程。
最新的iOS 14.5 Beta 1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与MacBook类似,它可以使用Apple Watch解锁并发挥“生态系统”。
从开始戴口罩到出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此次Apple Watch配合解锁,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很明显Touch ID更好用、更方便,对于Touch ID回归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在“口罩”面前,Face ID确实很容易“失败”,而Touch ID优势突出。在安卓阵营,屏下指纹几乎是标配,类似Face ID的3D结构光生物识别几乎缺失,这一点与苹果不同。在路上,自然对‘面具’的适应能力更强,带来的体验也更好。那么,苹果为什么选择Face ID而不是屏下指纹呢?
为什么苹果押宝Face ID,但屏下指纹却不好用?
Face ID与iPhone X一起发布,iPhone X奠定了后续刘海屏的设计风格,而Face ID则引领了苹果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Face ID基于3D结构光,通过雷达扫描并记录人脸。它不受眼镜、胡须、帽子等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你的脸一起“生长”,充分利用了仿生芯片神经引擎的计算能力。
Face ID 首次推出时,其安全性受到质疑。苹果在发布会和官网上表示,Face ID 的安全性是Touch ID 的20 倍。前者是百万分之一,后者是五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当你从Touch ID升级到Face ID时,安全级别也随之升级。
另外,一般情况下,Face ID的用户体验其实比Touch ID要好。 Face ID最大的优点是它是非接触式的。无需执行“按下”动作。您只需扫描眼睛即可完成识别和解锁。同时,Face ID不受环境影响,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冷还是热,都能提供一致的体验,而Touch ID仍然有一定的限制。
事实上,在iPhone发布之前
选择Face ID,一方面是因为更好的体验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屏下指纹技术尚未成熟。我依稀记得屏下指纹刚问世的时候,识别和解锁的过程有点笨拙。
此外,屏下指纹,或者准确地说是“光学屏下指纹”,并不像传统电容式指纹那样安全,而这应该是苹果转用Face ID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何将Touch ID放在屏幕下方?
以往,安卓厂商在发布会上都会重点关注新手机的屏下指纹识别有多快、多准确,还会说“搭载了xx代屏下指纹识别器”。目前的发布会上,厂商很少将墨水放在屏下指纹上。一方面,屏下指纹技术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它也不再新鲜,已经成为标配功能。
如果2020年没有“口罩”的存在,我们可能不会有回归Touch ID的愿望,Face ID也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如今,屏下指纹扫描仪逐渐成熟,再加上全球疫情仍不明朗,苹果似乎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之间做出选择。使用Apple Watch解锁iPhone就是为了方便而牺牲安全性的例子。做出的妥协。
从这一点来看,在保证安全性和便携性的同时,Touch ID与Face ID的结合似乎将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目前,屏下指纹扫描仪大致有三种选择,各有利弊,各有优缺点。
Touch ID 还能回归吗?
Touch ID一亮相,就彻底颠覆了行业的“指纹识别”。原来指纹识别也可以这么无意义。 Face ID的出现,重新确立了“人脸识别”的标准。事实证明,人脸识别的安全级别可以这么高。
当谈到一项新技术时,苹果通常不会首先尝试利用它。而是等到时机成熟,将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逐步优化,尽力做到“无感”。按照这个想法,iPhone的屏下指纹体验应该与现有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全屏识别更符合苹果的基调。
iPhone上的Touch ID实际上是被Face ID取代的,安全性更高,体验也更好。只是面对目前不可抗力的情况,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才让我们“怀念”Touch ID。希望它能在新iPhone上重新出现。
如果没有“口罩”怎么办?或许苹果会一步一步来,先将Face ID组件小型化,然后逐渐隐藏起来。但随着“面具”的作用越来越严重,苹果被迫放弃部分安全性,破例让手表完成解锁动作。这可能是一个信号。
或许当iOS 14.5 Beta 1发布时,苹果就已经在考虑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而更加成熟的光学屏下指纹或许会是一种新的辅助解锁方式。两种生物识别技术的重叠使用,有点类似于Android利用2D人脸识别来弥补屏下指纹识别速度的问题。
Touch ID,准确来说,屏下Touch ID会回归吗?从目前的技术来看,难度很大。即使技术难题被攻克,在安全级别和用户体验上也很难超越Face ID。这与苹果近年来不断提高安全级别的做法背道而驰。另一方面,Face ID结构光是目前苹果实现真全面屏相对容易的方案,只需要成熟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即可。
当我们摘下口罩,重新拥抱Face ID,享受Face ID带来的无感体验时,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忘记Touch ID在特殊时期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