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题不仅只是在烧钱 拼的还是平台的未来方向

9158APP 0

不少用户开始参与直播答疑,朋友圈刷屏。很多朋友认为直播已经开始向答题方向转变,直播量会趋于减少,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直播答题时,直播平台背后的高层如何玩游戏?一种象棋。

刺激APP直播用户增长

1月3日至7日,上述直播类APP新增用户数出现大幅增长。 ASO100数据显示,西瓜视频在Android市场的下载量从173.9万上升至1613.09万,5天内增长近10倍。此外,映客直播、花椒直播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消磨时间变得更有意义。”在普通用户眼中,如果时间不仅有趣,而且在消耗时间的过程中还可能获得奖励,就不会有强烈的“堕落感”。

这就是“竞争”的诱惑,从冷兵器时代的奥林匹亚赛场一直延续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依托“知识”、“以小事大”的元素,直播答疑将给用户带来获胜的“进取心”和盈利的“贪婪心”。轻松说服的背后是低获客成本和高效的用户转化。

1月6日晚23时30分,西瓜视频《百万英雄》同时在线答题人数突破100万。与此同时,临时增加的奶酪大会的同时在线用户数也突破了100万。两场比赛的奖金均为100万元。每个用户平均上网费用仅为1元。

必须肯定的是,这样的线上流量是优质的变现流量。过去,在观看普通的直播视频时,用户的线上场景和线下物理场景并没有很好的重叠。在上述答疑场景中,用户注意力高度集中,线上场景与线下物理场景统一。也就是说,如果此时插入广告,用户可能会“记恨”一辈子。

1月7日凌晨,西瓜视频英雄场的百万奖金被20多人分享,这意味着每人可以获得43000多元。阿皮在三部手机的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骂强植入的第十二个问题,那就是“西瓜视频里有多少笔画?”

为了不错过每场答题直播,部分用户不仅下载了直播App,还接受了“推送答题提醒”的服务,这与之前安装App时的“拒绝”行为相反。

“好奇、诱惑、暧昧”是推送内容的共同特征。从答题直播到家长直播平台,借助“推送通知”这个不起眼的App设置,Api引流到主平台,答题直播的流量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提取。

“我发现这里有很多教做饭的视频,农家厨房也这么接地气。” 8日晚,再次卫冕失败的阿皮,一边给三部手机充电,一边看小视频,直到深夜。

现场社交先锋

当线上流量达到顶峰时,OMO在2017年取代了O2O成为一个新词。OMO(Online Merging Offline)的意思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而不是从线上到线下。

整个2017年,面对直播用户失活、流失的困境,各大直播平台都想抓住“社交”这根稻草,重新激活、纽带用户。这种危机感被短视频平台继承了。拥有众多短视频平台的今日头条也在2017年喊出了“短视频社交”的口号。

直播答疑稳定精准地发挥了“疗效”,不仅实现了社交化,还成功将线上直播联结线下实体场景社交圈。

2018年最后5天,阿皮的朋友圈被各种复活码刷屏。 7日中午,阿皮打开手机,看到大学老友A发来的私信,询问阿皮为何不输入复活码。

“实在是太过分了,没想到还欠了人情。”阿皮感到很尴尬。至此,Api已经绑定成功。

直播答题的复活码成功创造了一种“需求”,进而激发了互动中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复活码所激发的裂变式网络传播效应已经不再是焦点。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心理学家莫斯科维茨和扎瓦罗尼提出群体极化,认为“讨论往往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总体倾向”。在社区(包括虚拟社区)中,志同道合的群体会强化自己的“兴趣”。映射到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平台上,社交网络产生的群体极化意味着关系纽带和高忠诚度。

不同场合,阿皮属于“家人”和“同事”不同的团战群体,根本不关心A。 “这不是远近的问题,而是远近的问题。” Api表示,10秒规则将团战伙伴限制为周围的人。 “太紧张了,不敢看微信群里弹出的数字。”

在之前的O2O时代,社交网络强调线上关系和线下行为,导致线上群体很难一起进行线下行为。客观地讲,线上形成的社会关系随着个体的线下活动而逐渐弱化。

在接听场景中,关系是线下的,行为是线上的。当实体场景中的“熟人关系”被线上行为调动起来时,不仅关系本身被主动强化,线上行为背后的消费行为、流量、用户关注度也成为变现的沃土。

也就是说,未来打破彼此陌生的方式或许就是“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一起团战热身吧”。

所有人都回答问题

现场测验

在线问答游戏

现场问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