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只是在聊天中提到你需要购买某种产品,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也会立即开始推送类似的产品,甚至手机聊天中讨论的产品也会立即被应用程序推荐,无需打字或打字。在手机上搜索。该案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手机App是否真的能够窃听隐私,进而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推送?
移动应用程序可以监控对话吗?
国外Facebook广告部门的工程师曾在《连线》杂志上撰文解释为何手机软件无法监控用户:
监控用户会产生大量数据,手机软件不堪重负
倾听用户的过程相当于用户不断的输入。以用户使用手机6小时计算,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高达20PB(20*1024TB),相当于大多数手机软件全天使用的数据。数十倍的处理数据,而如果设备长时间使用“麦克风”,将会严重影响手机的性能。
使用麦克风监听需要占用大量的手机和网络资源。现有的压缩技术很难在不影响记录质量的情况下压缩数据。
没有特定的唤醒词很难唤醒
“嘿,Siri”是iOS 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这类语音助手需要特定的关键词来触发附近声音信息的收集。如果您试图从人们的对话中获取每个有价值的关键字而不设置特定关键字,则需要在设备上将语音转换为文本以进行识别。拥有强大处理性能的A12芯片的iPhone XS Max也难以为继。
成本高,有价值的信息少
监测其实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持,但所能获取的数据质量却很差,需要复杂繁琐的工作流程,剥夺本来并不丰富的宝贵资源。商业企业并不是要选择这种投入产出与广告投放不成正比的方式。
用户协议明确移动数据使用范围
很多用户在注册账户时往往会直接在用户协议下划线并点击“同意”,但实际上,用户协议中往往包含了应用程序被授权获取的数据信息的适用范围。其中,国家GB/T 35273-2017信息技术规范、个人信息安全法规对“个人敏感信息”(包括通话内容)的收集、记录、使用和传输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为什么有些应用可以准确判断?
如果各大公司想要“监控”某个用户的信息和状态,通过麦克风窃听谈话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效率相对较低的方式。
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基于设备的当前位置、邮箱暗示的工作地址、社交媒体上的交互、发布的内容,甚至是连接的Wi-Fi、社交媒体上的小事等等。这些信息中的每一条都可以让用户暴露在广告商的爪牙之下,更何况领先的公司甚至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关联,形成大数据分析来预测用户行为。
用户往往在其他渠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线下无意中注册的会员卡、位置特征,结合社交媒体数据、年龄层特征,推断出某一人群需要的产品。对于“大数据”时代来说,这并不难。
如何避免隐私泄露?
如果您仍有疑问,请进入“设置”-“隐私”,可以直接停止对应用程序的某项功能的授权;
使用应用软件时,请仔细阅读授权协议,不要因为繁琐而跳过协议,直接同意授权;
建议仅通过App Store或“爱思助手”等可靠渠道下载并安装认可的应用程序,可有效防止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