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抖音运营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9158APP 0

从3月22日开始,相当坎坷。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公司已经停工减产,公司大量裁员,结束了一段感情。还好我一直很健康+我保留了项目组的工资+我能够接受。

从6月份开始,我在厦门和上海经历了大约20轮面试,经历了一段激烈的负面情绪期。现在对运营和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首先,我将根据我过去三个主要项目的经历,谈谈我对后疫情时代Tik Tok的想法和看法。

1.人才运营。我的核心项目是从7月20日开始实现一个拥有500万粉丝的美食家的账号(星图+短视频)。

我的看法(只考虑电商和广告。不了解线下培训和知识付费):

a仅仅依靠星图,没有供应链深度合作的腰才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今年整个快消品市场的预算在二三季度大幅缩减,尤其是新食品消费。第二季度,大量品牌撤回订单,暂停推出计划。除了疫情的影响,我感觉更多的原因是20年、21年投入了那么多新的国产品牌,没有一个真正跑出来的。现在的品牌都很淡定,拿不到融资就只能省花了。腰线人才都是纯女仆,顶多会投流。广告预算基本上只会给头部人才。我观察到的情况是,第二、三季度,美食腰部的人数到处哀嚎,业务订单多数情况下减半。与此同时,内容发行的收入越来越低,哔哩哔哩的创作者被鼓励大幅削减。去年取消了Aauto Quicker的百万元,拼多多从最早的保障高入口+大量流量券+500元/热点变成了现在的零保障+百万播放+有限数量的热点。我粗略算了一下一个运营一年多的Tik Tok 500w粉丝美食账号的平台分销总收入,估计不会超过5000元。

b才艺直播和短视频只能做好其中一个。

目前这可以兼顾两类账户。一个是大V动画号“我不白吃”。内容与直播完全分离,但并不冲突,因为是动画形象,用可爱的女主播来做直播也是顺理成章的。第二类是头部的明星直播,短视频和jb拍流量一样具有爆发力。

更多的时候,就像小关老师,全在直播,短视频随便拍,主要是作为一个流量入口,不再追求粉和爆。核心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让内容持续有高流量,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不可能全部直播。

人们和用户会越来越接受垃圾游戏和垃圾产品。

一个是现在Tik Tok对商业化的接受度极高(18-20年开始还是会喷货),一个是大家都没钱花了,最近节日多,垃圾换皮肤游戏必须疯狂推出。人家不提,大家都知道那些垃圾游戏骗氪。垃圾产品主要指佣金在60%以上的纯付费流媒体产品(可以想象商家的成本有多低...).个人感觉会有越来越多的博主拿这个产品来削减自己的粉丝。现在大多数博主认为Tik Tok应该先发大财,不要想太远。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先到这里,再有人来改。


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90%运营的终极目标:公司提供一些资源,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运营,利用各种新玩法为公司实现资源。

运营中有很多种称谓,公认的工作内容比较乱。只要想想内容运营,电商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等等...但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岗位运营岗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单纯考虑工作目标,不考虑收入):基础运营-中层运营-运营总监。

基本操作:按岗位做杂事。内容的创意和分发,电子商务的参与和交付,社区和朋友圈的产品选择...简而言之,他们都在一个模块下负责各种杂事,都有自己的KPI,比如打、GMV、留存等。,但他们不对项目结果负责,主要关注自己的模块。基本上今年就能做了,半年就熟悉了。

中层操作:这个分两类。大公司的中层运营是各种组长,比如内容组组长,电商组组长。小公司的中层运营,就是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共同点是工作内容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基本操作(个位数),同时考虑了整个项目组的产出,需要定期向老板汇报。不同的是组长还是走专攻资深领域的路线,小公司不会只搞自己的领域(也就是我自己,原来做选拔,后来做业务,有时候做内容)。中层运营基本是基础运营做好,同时跟进一两个好的项目(核心),然后推广。经验基本都是2到5年。

运营总监:这是工作运营的天花板,也是最难的一步。我去过三个总监岗,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的总监岗都要专业宽泛,至少有两个(流量、产品、渠道、用户、推广)要专业,剩下的三个要真正懂行,同时要有可用的项目经验,比如快消消费至少3000W。这一步才是公司真正的主心骨。除了业务需求,还要考虑同步公司的发展方向,整个行业的趋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