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如何让广告主更好地展现广告吸引力?

9158APP 0

微信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如何让广告主更好地展现广告吸引力?

朋友圈广告的组成部分

朋友圈广告大致可以分为:主体部分和互动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用来展示一些广告素材、文案、设计效果等,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也是广告主最想让你看到的部分。 “互动部分”主要反映一些与好友相关的互动信息,包括看过广告的好友数量、评论区等。评论区的评论功能与普通朋友圈大致相同。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案例:玛迪葡萄酒广告

1.

广告体

广告的主体部分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吸引点击”。

朋友圈广告的目的有很多,比如让你下载应用、关注公众号、购买商品等。为了实现这些目的,用户需要“点击”广告。有一种“展示广告”,即使不点击也能传达广告信息。此类广告主要用于品牌宣传。然而,在朋友圈广告的背景下,“卡片”大小的格式所能宣传的信息非常少,所以即使是展示广告,广告主也希望您可以点击广告查看详细信息,以便您可以了解有关该品牌的更多信息。

如何吸引点击?广告主设计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广告文案、广告素材(视频/图片)、头像昵称、操作按钮等。

(1) 广告文案

文案包括标题、副标题等,文案可以高效、直接地表达广告的具体内容。图片/视频信息丰富、引人注目,但文字信息更简洁、直接,更能吸引用户直接点击。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有标题和无标题的比较

本案中的“三月爸爸出品+厨师的大胆故事”和下例中的“热气球,立即起飞+我们相约浪漫土耳其”都是对广告图片/视频中信息的概括表达,如果缺少标题,用户只能根据广告图片/视频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测广告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这需要用户在广告上停留几秒钟的思考。很多用户没有耐心。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展示机会的浪费。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有标题和无标题的比较

通过上图有标题和无标题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从左到右的信息表达越来越清晰具体。对于用户来说,图片/视频和文字形成了统一的内容表达,广告的吸引力也变得更强。

“字幕”并不是朋友圈所有广告形式的“标配”。 “手机卡广告”强调为用户“引导动作”,因此添加了“副标题”,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二)广告材料

这里的素材是指主视觉素材,是微信朋友圈广告内容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一般分为单画面型、多画面型和视频型。

1)单张图片

单张图片是一张大图片,并附有相应的广告文案。优点是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视觉冲击力更强,可以营造相对沉浸的感官体验。由于单张图片尺寸较大,所以也适合直接放一些文案,类似于海报。因此,当广告主需要通过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创意冲击力来打动用户时,通常会选择单张图片。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单张图片

2)多张图片

多图支持4/6/9图带文案。与单图相比,多图的优势在于可以显示多个“单位信息”。例如,当需要展示多张产品图片、产品图片+效果图、多场景图片等时,优先考虑多张图片。此外,多图还为广告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方式,即常见的“九方格”和“六方格”:利用小图片之间的连接/对比来制造趣味,也很吸引眼球。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多张图片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3)视频

与图片相比,视频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动态的形式自然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选择视频作为广告载体时,通常会“讲故事”,通过故事情节展现品牌的价值观或产品的使用场景和体验。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视频

视频广告的玩法一般是“提取片段展示”:设置悬念,以内容未完成的感觉来吸引点击。但这也反映出了视频相对于图片的一个缺点:展示整个内容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必须保证视频内容足够吸引人,否则视频的信息传达效率将令人担忧。

制作精良的视频广告的制作成本远高于图片广告,所以我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视频广告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广告主,或者是追求快速扩张、广告预算充足的广告主。

无论是图片还是素材,最终都是为了“转化”的目的。转化可以是下载APP、关注公众号、留下销售线索等。只有发生“转化”,广告才对广告主有意义。转化的前提是点击。点击广告素材即可查看完整的广告内容,也称为“登陆页面”。落地页包括H5活动页、小程序、公众号等。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案例广告:登陆页面路径

(3)头像昵称

根据朋友圈的功能设置,头像和昵称应该是“发朋友圈的人”,所以理论上,在广告中,应该是“发广告的广告商”。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头像和昵称:广告商信息

但有时情况并非如此。当一个品牌希望借助明星代言(比如本案中的“谢霆锋”)来扩大影响力或者让产品以拟人化的语气自我介绍时,头像和昵称就不再是“广告商”本身了。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头像及昵称:发言人

使用代言人信息作为广告朋友圈的头像和昵称,是将广告伪装成“明星朋友圈”。这是一种常见的信息流广告方式:“原形”,自己的偶像发朋友圈。好吧,没有理由不点击它来看看,对吧?

点击明星代言人信息,会跳转到明星详情页和广告商详情页。如果继续点击,您将进入广告商的官方账号。从明星公众号的浏览路径增加了广告主公众号的曝光度,这可能会给品牌带来一些新的粉丝,而这些粉丝也可能进一步转化为“私域流量”。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广告名人公众号页面路径

(4) 操作按钮

动作按钮,顾名思义,就是按钮形状的文字信息,旨在吸引和激起用户“点击”的冲动。

例如案例中的“了解更多”,其他对应的形式还有“领取折扣”、“选择按钮”等文案类型。如何吸引点击?对应的文字信息一般会呈现对应的兴趣点。

领取折扣:点此享受优惠,不要错过;

了解更多:故事太有趣了,你确定不想看吗?

选择按钮:选择A的人多还是选择B的人多?如果您选择正确的一个,会发生什么?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动作按钮

2.

广告互动部分

广告的互动部分本质上是为“广告的主体部分”服务的,即吸引点击,但实现方式却大不相同。

(1)“第一条评论”所有人可见

该评论是广告主以自己的声音发表的、与广告内容相关的“评论”。根据朋友圈的功能设置,只有我们的朋友发布的评论才会被我们看到,但朋友圈广告直接赋予了广告商成为我们“朋友”的权利:他们可以直接评论自己的广告,或者回复其他人的评论。广告商对其广告做出的第一条评论称为“第一条评论”。

“第一条评论”看似“评论”,但实际上是广告主在发布广告时设置的,与广告同时出现,因此它实际上是广告的一部分。 “第一条评论”对每个人(接收广告的人)都是可见的,这为广告商提供了一个面积——的评论区,以显示更多信息。评论区的好处是具有互动性,可以减少距离感,更加友好。虽然“第一条评论”只是一段文字内容,但却为多元化的创意玩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三分钟带你了解朋友圈广告位的设计逻辑

朋友圈广告:“第一条评论”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用明星的语气来模拟“发朋友圈”的行为,让广告不再那么像广告。本例中明星语气的“第一条评论”的作用就是鼓励你“帮刘雯拍照”“沿着轨道滑动给刘雯拍照”。动作与广告内容联动,促使用户与广告素材进行“动作互动”。

(2)“动作交互”

这种交互的对象是“广告材料”。由于广告主希望让广告变得更有趣,朋友圈支持一些添加“动作互动”的广告素材。用户可以使用特定的动作来触发相应广告场景中故事的延续。通常与视频/动画材料一起出现。 “动作互动”本质上是一种“点击”行为,但通过多样化的动作,让“点击”行为变得有趣、游戏化,提高点击率。

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位

朋友圈广告:“动作互动”

(3) 好友可见的评论

朋友圈的评论被设置为只有“共同好友”可见,因此与所有人可见的“第一条评论”不同,好友之间的互动内容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隐私”。这个设置与朋友圈中熟人社交的设置一致,熟人的行为会互相影响来扩大广告的影响力。所以当你的朋友对某个广告的内容感兴趣并发表评论时,那么朋友圈中该广告下的评论/互动就变得非常有趣,并且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评论。

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位

朋友圈广告:“朋友可以看到评论”

朋友圈还有一个功能设置,就是标记“x个朋友可能看到”的信息。具体数量是根据广告主设置的过滤条件并结合您的好友估算出来的。如上图所示,“7位朋友可能会看到”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标签,但既然你知道这是一条广告,那么这条信息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7个朋友可能看过,可能都看过,你确定不想看吗?

7位好友可以看到,他们也可以看到您发表的评论;

7位朋友可能会看到。你不想知道谁能像你一样看到它吗?用评论来“引爆”它们! (当然,这取决于你对广告内容是否很感兴趣)

7个朋友可能会看到,但是如果是70个呢?它会吸引你点击更多吗?

(4)功能分析

我认为“广告互动”的作用就是“在广告商的参与下,为朋友们打造一个表达自我的论坛”。

1)“广告商参与”

在朋友圈广告下,广告主可以自己发表评论,评论内容所有人都可见,即评论与“广告主题”一起出现。此时的“评论内容”实际上是广告内容的延伸。 “评论”与广告的主体部分不同,它更加友好。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评论互动”是非常“接地气”的。有些广告商甚至回复评论,这可以显着减少用户与广告的互动。 “距离感”也增加了广告的可信度。

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位

朋友圈广告:广告主互动

2)“朋友”

朋友圈设置:评论内容“只有共同好友可见”。除了上面广告商自己的评论外,你看到的都是你朋友的评论。朋友组成一个熟人圈子,熟人之间对彼此的影响力比陌生人更大。你们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们彼此有一定的“共同点”或者“共同的想法”。有兴趣”,更容易引起共鸣。

您可能对广告的内容不感兴趣,但您可能对您的朋友感兴趣。您的朋友可能通过评论表达了对该广告的兴趣,因此您可能也感兴趣。

其次,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你可能对广告的内容不感兴趣,但如果有朋友评论了该广告,你可能会再看一眼该广告。

3)“表达”

“评论功能”本身就是朋友圈(乃至社交媒体)的核心功能之一,用户有评论的习惯。 “评论”是指对某一对象发表意见的行为。很多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一种观点可能会引发另一种观点,因为评论行为本身就是在创造内容。

在社交媒体中,内容正在快速生产和消费,围绕“内容”生产/消费的内容越多,“内容”就越受欢迎。当一则广告作为内容受到热议时,就表明该广告受到了关注。这当然是广告商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点击/转化。

4)“场”

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场”:是指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受到该动作发生的场的影响,而场不仅指物理环境,还包括人的行为。其他人和相连的环境。许多因素。

朋友圈广告下的“评论区”为“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位

因朋友圈评论而走红的广告

说白了,比如上面的例子,当你看到大家都在评论朋友圈广告时,他们的评论内容可能已经超出了广告原本的内容,你可能对这个广告根本不感兴趣。但你还是会仔细看广告,看看评论里大家都在讨论什么,甚至自己也成为“吃瓜群众”来参与。吸引你的是广告下的评论形成的“场”,而不是广告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