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主流的“聚碳酸酯”塑料,兼具外观和实用性的康宁大猩猩玻璃,至今仍被不少厂商采用“阳极氧化铝”金属机身,以及国内厂商青睐的“陶瓷”材质。手机用什么材料最好?
塑料:
以“聚碳酸酯”为主,代表产品:iPhone 5c
事实上,从实用角度来看,“聚碳酸酯”塑料几乎是手机的最佳选择。非常耐摔,信号传导性强,不遮挡信号,不易粘指纹。
但一方面,与其他材料相比,“聚碳酸酯”的手感、质感、外观都非常平庸。在手机越来越注重外观和设计的今天,纯粹实用的材质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 “聚碳酸酯”“碳酸酯”塑料逐渐成为“廉价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塑料本体还具有导热性差的特点。大多数聚合物的导热系数在0.5 W/mk以下,而陶瓷的导热系数在30~100 W/mk左右,金属可以达到200~500 W/mk。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散热问题限制了聚合物的使用。
金属:
主要材质为“阳极铝”和“不锈钢”,代表产品:iPhone 6系列、iPhone 6s系列、iPhone 7系列
金属手机机身易塑化,在加工生产时不易产生较大的缝隙。与玻璃、陶瓷相比,机身不易破碎,也不易吸引指纹。而且加工方式多样,可以呈现出多种优异的外观和手感,机身散热性能强。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金属机身虽然不易出现裂纹,但更容易变形。铝合金边框非常容易出现划痕,而且长期与手掌接触的区域由于导热性极佳,很容易氧化。手机发热、烫手等副作用。而且最重要的是金属材质对信号射频有很强的屏蔽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厂商在信号线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让“白线”成为丰富的后盖设备的一部分。目前的技术只能在视觉上尽可能隐藏信号线,但无法完全去除,削弱了外观的完整性。同时,由于金属外壳对电磁波的屏蔽特性,目前流行的“无线充电”技术无法使用。在具有金属机身的设备上。
玻璃:
主要指康宁大猩猩玻璃或其他品牌的同类型玻璃,代表产品: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及更新机型
玻璃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特性大致相反。玻璃材质外观手感极佳,手感非常亲肤,轻薄,工艺多样。贴膜技术为玻璃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射频信号传输友好,不会因周围环境而导致机身温度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且不易变形。由于理论上玻璃材质不会阻挡无线传输,因此玻璃机身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技术的正常使用。
玻璃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耐摔、容易破裂、加工时容易出现缝隙、容易吸引指纹。为了保证机身的强度,玻璃往往只作为后盖材料,与金属中框配合使用。
但现阶段,综合考虑外观、实用性和良品率,“玻璃”是最适合大规模应用于手机机身的材质。在可预见的未来,苹果很可能会继续使用“玻璃”机身作为手机后盖。主要成分。
陶瓷:
以“氧化锆陶瓷”为主,代表产品是一些国产安卓手机
陶瓷体与玻璃体类似,都是非晶态材料,但它们更硬且不易碎。虽然现阶段陶瓷机身的应用较少,可实现的工艺也较少,但它们并不像玻璃机身那样具有固有的冰冷科技感。相反,它们整体上能给用户一种“温暖感”。
但陶瓷机身比玻璃机身更容易沾染指纹,同体积下比玻璃厚且耐摔性差,加工时容易出现缝隙,价格昂贵,良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