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网友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只要用户将“京东金融”应用保持在后台,用户在其他应用中的截图操作,即用相机拍照,就会被存储在后台。 “京东金融”的缓存文件夹无一例外。在内心深处,这样的行为无疑有些不合时宜。好在“京东金融”反应迅速,紧急下架了相关版本。据《京东财经》报道,这一问题属于开发失误,但如果仔细审视当前的应用生态,不难发现,这一事件无疑为隐私和安全保护敲响了警钟。
从管理权限开始
虽然iOS在权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应用程序权限的管理。
在iOS 中,最简单的方法是转到“设置”,向下滚动并点击应用程序以关闭其“后台应用程序刷新”权限。这样,当返回桌面或其他应用程序时,前台进程就会被暂时冻结。如果在此期间拍摄了敏感照片,可以提前删除或保存到其他位置。
用小程序、网页等替代原生应用客户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些应用程序保留了大部分核心功能,但它们需要的权限较少,并且不必担心后台持久性。
为了方便而交易隐私要小心
应用权限作为一个仍然受到足够关注的话题,显然需要苹果、开发者、用户甚至监管部门的合作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然而,除了应用权限之外,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也需要时刻注意。
很多用户往往会忽略第三方应用授权的问题:当选择使用QQ、微信、微博登录某个应用时,确认授权后就会允许该应用收集个人数据。对于一些只使用一次的应用程序,必须谨慎选择。
使用第三方客户端应用程序时要小心:它们经常请求隐私权限,例如访问所有个人信息、读取和写入数据等。
尽可能避免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中完全隐形可能很难,但我们仍然需要尽可能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在大多数社交应用中,您可以在账户隐私中找到浏览权限的相关设置,发布微博或朋友圈时,需要养成提前清除照片Exif信息的习惯。这可以借助iOS系统中的“快捷命令”来完成。
类似的技巧还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成为“更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人。在数据主导的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思考自己授权的每一个权限、登录的每一个第三方账户以及每一个关联的电子邮件地址的影响。个人隐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