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滥用赞赏功能是怎么回事?
微信公众号有鉴赏功能。您可以对您喜欢的文章给予一些奖励。这对写文章的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鼓励。但也存在一些滥用升值功能的情况。对此微信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那么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微信方面表示,为了更好地维护鉴赏用户的利益,微信公众号鉴赏资金将调整为7天后结算,自2017年1月11日起执行。此前,沿用旧的结算规则。
根据新的结算规则,用户公众号的增值资金将在7天后折算为总额,结算到开通增值时绑定的微信钱包中。但在结算周期内,如发现账户存在滥用增值功能等违规行为,该物品未结算的增值资金将被冻结。如果7天内没有申诉,资金将按原途径退还给感谢的用户。若7天内提出申诉,申诉成功后资金将按时结算。若申诉失败,资金将按原途径退还给获奖用户。
为确保资金安全,7天内,增值资金将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协议的规定由微信支付保管。微信此举是为了保护升值用户的权益,提高升值资金的安全性。 2017年1月11日0点后升值将采用新的结算规则。在此之前,用户对公众号的升值仍将使用旧的结算规则(即时支付)。
公众号拥有者还可以点击公众平台后台左侧菜单栏“点赞功能”中的“数据概览”-“数据流转”,查看用户收到的每一条点赞。新结算规则生效后,当前每笔升值状态将显示为“未收到”、“已收到”、“已退款”。未收到:即未到结算日或因物品违规导致资金被冻结; 已到:即已结算至币钱包;已退款:因逾期申诉或申诉被驳回,资金已被退回感谢用户。
众所周知,罗儿事件前段时间让微信的点赞功能陷入了舆论风暴。虽然微信回应此事与洛儿事件无关,只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平台发展进行阶段性调整,但大家都理解。
不过,这样的调整非常人性化,让有鉴赏力的用户留下了一段遗憾。如果发现文章存在滥用欣赏功能等违规行为,用户有权进行投诉。微信可以立即冻结奖励资金,防止奖励资金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从而有效保护用户的合法利益。
微信原有的保护、评论、点赞等功能怎么了?
1.独创的保护功能
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与内容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文章到处转发,但文章的作者却总是缺乏明确的名字。面对这种可怕的现象,微信开始保护“原创内容和原创者”的利益,并对微信平台的内容进行净化和优化。
微信认证媒体号
今年1月22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原创声明”功能,首批公开测试对象为微信认证的媒体类公众号。原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后台“素材管理”进入“图文消息”编辑页面。编辑好内容后,点击“申请原创声明”,按照提示输入文章链接、平台名称、作者姓名等信息。
申请“原创声明”的文章成功批量发表后,“原创声明”系统将智能比对文章是否原创。如果其他用户在微信公众平台转发经过“原创声明”测试的文章,系统会自动注明出处。
但是,并非所有经过认证的媒体帐户都会受到邀请。必须注册、经营一年以上,并有持续经营计划;文章原创性超过80%,近一个月发表原创文章不少于4篇;当然,不能有抄袭、诱导分享等违规记录。
自媒体账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公测,今年3月底,新升级的原有防护功能的公测也延伸至部分个人自媒体账号。
升级后的“独创保护功能”更强大。 ——不仅有原创的声明标志,还有评论、赞赏和页面模板。总共有四个函数。不少自媒体人士表示“用起来很好玩”,也吸引了更多的订阅账号。运营商和自媒体人都是贪婪的。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创作的内容需要得到认可。
“原始邀请码”
除了上述四种功能权限外,原版保护的账号还拥有极其珍贵的“原版邀请码”。他们可以邀请更多坚持原创的个人公众号,但每人邀请的数量是有限的,通常是两个。受邀者信息仍需提交微信团队审核。
2.评论功能
注释功能的出现早于原来的保护功能。 2014年12月18日,一个名为“骑行西藏”的账号下突然出现多条评论,迅速引起各微信运营商的关注;随后部分认证订阅账号收到微信邀请内测,被邀请账号可以通过微信后台添加“评论管理”模块。
对于这个功能,微信的默认设置是“不开启评论”。公众号在发布文章前可以选择此选项,只有关注此号的粉丝才能发表评论。另外,文末显示的评论已经过运营商审核。每篇文章的评论不能超过50 条,并且对所有阅读该文章的人都可见。
但评论功能目前仅对具有原创保护功能的账户开放。对于大多数账号来说,评论功能还处于内测阶段,无法主动申请。
3、鉴赏功能
在原有保护功能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升值功能。微信不仅保护原创者无形的版权利益,还考虑大家的经济利益。毕竟,编码并不容易!
“欣赏”功能放在图文消息的最后。进入鉴赏页面后,单人鉴赏金额在1元至200元之间,且必须为整数金额;每件作品的欣赏收入不能超过5万元。元。
虽然这个小功能不能被视为“魔鬼经济”,但利润驱动会鼓励更多原创、优质内容的出现。这样,微信和原创者就达到了彼此的目标,可谓双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去年的罗尔事件。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骗取赏金,是一件非常令人气愤的事情。因此,微信也强化了赞赏功能的滥用。管理,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赞赏功能滥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