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礼仪规范与禁忌微信朋友圈礼仪规范与发帖禁忌
由于微信朋友圈近期受到微商广告的攻击,退出微信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活跃度大幅下降。因此,一些喜爱微信朋友圈的朋友在网上发出呼吁,要求建立微信朋友圈礼仪规范和发帖禁忌。对于这一举动,小编是十分赞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礼仪和禁忌。
微信聊天十大禁忌
1、不要惹事:最好不要发布带有明显政治激进色彩的内容和图片。这将使你远离是非。
2.不低俗:不要发布过于低俗的内容和图片,因为你的作品是你自己品味的客观体现。
3、不要骂人:不要强迫别人推你的作品,比如:如果你发推文,你就会有大好运,发财,但如果你不发推文,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禁忌微信沟通。
4.不泄露他人隐私: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发布属于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和图片。这涉及到人权、肖像权,也是商业规则。
5、保存后才能发推:当你看到别人精彩的文章和图片想要发推时,应先“保存”后再发推。这就是礼貌和自律。
6、讲究互惠:不要只看不说,要尊重朋友的劳动成果,否则你可能会被朋友遗忘或者被列入黑名单。当别人向你打招呼时,你应该尽快回应。这就是所谓的互惠。
7、不要在朋友圈发布个人生活琐碎、麻烦的事情。这不仅会影响朋友的情绪,浪费他们的时间,还会暴露你的个人隐私。
8、不得随意、甚至一对一地发布涉及国家、单位秘密的内容。信息网络时代,存在被记录、泄露的可能性。
9.您可以将经典微信添加到您的收藏中。要常看、常读、领会其内涵,你就会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新提高、新收获。
10.不要让微信绑架你的生活。不管多么好的东西,它们都是双刃剑。只有把握尺度,微信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千万不能成为一个低调的人,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俗话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坐在我对面低头玩手机。
进一步阅读
关于微信朋友圈礼仪标准
从心灵鸡汤到过度营销,再到各种美食、自拍充斥屏幕,相信不少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并对其嗤之以鼻。日前,一篇题为《微信朋友圈礼仪标准》的帖子在微信、微博上被广泛转发。其中列出的26条礼仪规则,引起了网友的不同意见。
分类
心灵鸡汤:每周不超过3篇文章
昨天,记者查找“微信朋友圈礼仪码”,发现礼仪码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朋友圈发帖礼仪规则,共19条。第二部分是朋友圈点赞、评论的礼仪规则,共7条。对此,有网友表示,几乎所有的礼仪标准都切中要害。
根据岗位礼仪标准要求,年底如您在海外代购或在朋友圈销售口罩,请自觉缴纳展位费,或给好友发红包作为补偿;自拍照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美图修改程度应在50%以内,以免造成误解; 1. 一日三餐中不超过一顿;帮助推广可靠朋友的创业项目,每周不超过3个帖子.
又比如点赞、评论的礼仪要求。点赞要礼貌回报,及时满足好朋友的虚荣心;评论时应表现出诚意,避免使用简单的微笑表情。例如,您应该评论“宝宝真可爱”。 “你真是个天生的穿衣达人”、“加班请休息一下”、“祝你大卖”等;你还假装评论秀美照的照片,“你的皮肤真好!”……
反对者称私人空间不必有“框架”
对于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微信朋友圈礼仪守则”,不少人不禁感叹:“真是高啊!”
“这个标准虽然挺搞笑,但是道出了很多现实问题。现在我朋友圈里卖东西的人太多了,而且大家关系都很好,我都不好意思删了。但是屏幕一直刷新,真烦人。”市民陆泽华说道。
网友“徐小坡”也表示,她经常遭受屏幕垃圾邮件的困扰,而且很多“新规则”都是控制发送消息的数量,感觉还蛮科学的。
有市民认为,虽然这种所谓的礼仪规范有点无稽之谈,但随着微信的普及,朋友圈中确实存在不文明现象,尤其是经常有人转发谣言、制造恐慌的朋友圈。因此,有关部门确实应该考虑出台一个真正的“规范”来规范朋友圈信息的转发。
当然,也有网友不同意用框来“锁定”朋友圈。市民陈丹告诉记者,如果微信朋友圈的言论自由受到一些条款的限制,社交软件的体验就会丧失。
市民杜女士也认为,朋友圈是一个非常私密的空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画一个盒子来规制它,那就毫无意义了。
“新规”不具权威性
对于微信朋友圈出现礼仪标准,著名网络社会学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同认为,这是网民自愿编制的。有些内容比较实用,能够引起网友的热议,但有些内容则过于偏激,因此不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事实上,网民的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虚拟社区的关注和关心,他们希望规则能够有序地传达,而不是混乱。”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邱思表示,朋友圈不仅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休闲、非正式的交流平台。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满足朋友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沟通需要,“规范一旦形成,就会让原本轻松的沟通变得严肃起来,不利于情感沟通”。
发帖要求
1、每天发帖数控制在10条以内,避免刷屏打扰朋友圈。
2. 避免发布炫耀财富的帖子,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远高于朋友圈中大多数人。
3. 除夜宵和聚会外,一日三餐的进食量不超过一顿。
4、朋友圈发帖要体现个人品位,体现社会主义人民富裕和精神文明。
5、自拍照必须拍到一定比例,美图修改程度在50%以内。
6、如果您朋友圈在海外采购或销售口罩,请自觉缴纳年末摊位费,或者给朋友发红包补偿。
7、每周转发心灵鸡汤文章不超过3篇,散布谣言不超过1篇。
8、推广公司产品,转发客户软文,每周不超过3篇。
9. 每周发布关于宝宝的文章不超过3 篇。
10.避免直接炫耀你的优质物品,但可以用微妙的方式表达出来。
11、尽量避免在朋友圈说脏话。
12、禁止朋友圈点赞、抽奖。
13.当你收到朋友送的礼物时,请分享到你的朋友圈作为回报,特别是当你的朋友希望你分享时。
14、积雪不超过0.5毫米时,北方人应避免在朋友圈晒太阳。
15、鉴于雾霾已成常态,PM2.5浓度低于300时禁止发布订单。
16.鼓励蓝天建设。
17、各种减肥计划、健身计划等不可能的计划尽量少公布。
18、女孩子应该避免在半夜脱妆后拍照,除了少数天生丽质的人。
19.帮助推广你可靠朋友的创业项目,每周不超过3个帖子。
点赞和评论礼仪
1、点赞要以礼貌的态度、及时的方式来满足好朋友的虚荣心。
2.评论应表现出诚意,避免使用简单的笑脸。典型的评论包括“宝贝真可爱”、“祝你卖得好”等。
3、朋友圈的评论要及时回复。
4. 避免暴露朋友发布的图片背后的真相。
5、卖面膜的朋友圈可以忽略。
6. 超过24小时的时刻可以不点赞处理。
7、假装评论美图秀秀照片:“你的皮肤真好!”
难以到达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微信网友。他们对微信朋友圈礼仪“新规”的看法分为三组。其中5人持中立,3人反对,只有2人同意。
对于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礼仪标准,唐兴同认为,这是网友自愿编制的。有些内容比较实用,能引起网友热议,但有些内容过于偏激,不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事实上,网民的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虚拟社区的关注和关心,他们希望在虚拟社区上传达规则和秩序,而不是混乱。”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邱思表示,朋友圈不仅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休闲、非正式的交流平台。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满足朋友的需求。心理沟通和沟通需要,“规范一旦形成,就会让原本轻松的沟通变得严肃起来,不利于情感沟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微信礼仪标准及禁忌内容。看来发起建立微信朋友圈礼仪标准的人确实对朋友圈有着真挚的热爱。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维护和建立,所以如果大家也喜欢微信朋友圈并希望朋友圈能够持续活跃的话,我们就应该共同努力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