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交出历史答卷:“十四五”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9158APP 422 0

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报道 “小康”,这个承载美好生活梦想的古老词汇,数千年来第一次成为全体人民的真实日子。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脱贫县,西吉县产业扶贫功不可没。肉牛养殖、劳务输出和特色种植是西吉县将台堡镇火家沟村的三大经济支柱。

2020年4月,村党委副书记袁龙贵注册成立宁夏西吉县续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续航公司),通过扶贫电商渠道销售从贫困户手中收购的牛羊肉、马铃薯等产品。

“虽然西吉县已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扶贫支持政策延续到了现在。”袁龙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如今,火家沟村养牛规模日渐壮大,全村1400多口人,肉牛存栏1452头,人均1头,号称“牛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这条光明大道上,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保障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启动了新的征程。

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9月28日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续航公司每年只需要上交约1000元管理费,此外免除所有税费。“公司因此降低了成本,虽然公司的净利润也比较低,控制在每斤牛肉5毛钱左右,但我心里很满足,很有成就感。”袁龙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年,西吉县将台堡镇火家沟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9790元,其中来自肉牛养殖的收入约占50%。村民已盖起了清一色的砖瓦房,家家有青贮池,户户有标准牛棚。

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完成后,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岫云村是一片绿海,这是位于四川省苍溪县的一个美丽农村,森林覆盖率63.7%。几年前,一家名为岫云村汤馆的农家餐厅开业,食材来自本地,顾客品尝美味的同时还可以观赏美景。

“岫云村未来的优势最主要是在产品的品质上,我们在研究如何让‘一家一户’生产标准化,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运输、组织成本比较高,但是品质优势是很明显的。”全国人大代表、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目前,岫云村正在谋划“岫云村汤馆”连锁经营,做强“岫云村”农产品品牌,办好乡办企业,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发展旅游,让百姓通过经营民宿挣钱。

李君说:“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代人最好的机遇,如果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归乡村,相信未来的乡村一定会让城里人羡慕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记者表示,脱贫攻坚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要保留下来,向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推广。“比如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就要转化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经验也可以移植过来,探索产业振兴的新经验。”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城市的发展,辐射和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乡村的振兴,支持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促进城市人才、资本、科技入乡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农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经过长期努力,统筹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安徽省滁州市与南京仅18分钟高铁的距离,前几年劳动力外流突出。

滁菊是当地一种特色经济作物,200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改良,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所长龚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滁菊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综合产值1亿元,年加工能力500吨,种植效益5000元/亩左右,为农民增收6亿多元。

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互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鲜明特色。

据介绍,滁州是农业大市,也是食品加工产业大市,盼盼、恰恰、银鹭、养元等食品企业均在滁州建有生产基地。滁菊加工企业正与相关企业“朋友圈”合作,探索共同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新产品。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西部地区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东北地区不断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优质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科技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东部地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综合创新能力强、现代制造领先、服务业高端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鲜明体现在了区域协调发展之中。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这些高水平大学要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

“我国经济要素、创新要素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科技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产业则离不开高等教育,离不开一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联防联控联治水平持续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起步,生态系统修复加速。

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既做大了“蛋糕”,又分好“蛋糕”。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改革与开放相互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推动中国逐步富起来并成为有响当当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

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从“十三五”时期政府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十四五”时期覆盖更多领域并提出更高要求,公共服务将在未来一段时期赢得大发展。

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将逐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比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是1.8个,预计到2025年将大幅提高到4.5个。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说只提供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而是要在保障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与此同时,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不仅是扩容版的公共服务,而且是增强版的公共服务,需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马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 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