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小时候才可以见到的职业(转载)

9158APP 683 0

  修钢笔

    在解放前,使用的钢笔以“进口货”为主,是奢侈消费品,且多是身份的象征,一般“平头百姓”哪有资格和财力享用?解放后文化普及,很多人开始以钢笔代替用了几千年的毛笔。记得小时候,爸爸在小学当老师,使的是沾水笔,一支笔可以换不同颜色墨水,红的批改,蓝的写作,每一种墨水用完拿水一洗就行,如果懒的用水洗,甩一甩也可以。后来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家里钢笔的样式也多了起来,我用过最为有名的“英雄牌”钢笔,至于派克笔那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是我那个阶层不可企及的。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学生开始不用铅笔用钢笔,爸爸郑重地打开他收藏钢笔的小盒子,把他收藏的钢笔挑了又挑,选出一支既好用、价格又不是很高,但属上佳品质的一支交给了我。让我好好学习。可没料到,因为好奇心太强,没过几天我竟把笔拆坏了,只好找爸爸再要。就这样,一学期下来,爸爸费尽心血攒下的十多支钢笔,就被我连“偷”带“骗”的全弄坏了,直到有一天老师找到我爸爸,告诉他“你儿子可以做修笔匠了,天天弄的两手手指全是蓝墨水”时,爸爸才发现自己的“积蓄”全被我“挥霍”光了,最后我得到的“奖励”是一顿“笤帚炖肉”。

    如此金贵的钢笔自然不能坏了就扔掉,于是顺应市场需求,修钢笔的师傅出现了,最被人看重的是修金笔的人,一个文学家曾这样描写:修笔师傅是个中年人,把钢笔小心地夹在一个模具当中,用喷灯熔化一根金丝,再用一根针挑起一点,蘸到笔尖上,待冷却了,用细砂纸轻轻磨拭一番,又是一支书写流利的好钢笔了。当时,我觉得修钢笔的师傅简真是在针尖上舞蹈!

    随着这类金笔的稀少,以至绝迹,修钢笔成了专门更换配件的简单工作了。笔尖、笔管、装墨水的墨袋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一般坏了的钢笔经过修笔师几下鼓弄,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甚到“焕然一新”。

    修钢笔的利润一直很低,一来钢笔的价格本来就便宜,二来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学子.故而修钢笔一直是一个比较清贫的职业。也因此,我们只能在学校周围和乡镇上,还可以见到修笔人像笔一般瘦削的身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职业终于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锔锅锔缸

  参考资料:世界预测网(年代的故事。

   游戏一二() 国内外最新游戏评测。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虽然诟病者不乏其人,但喜爱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更多。在传统的二人转剧目中,就有一出叫《锔大缸》的曲目,讲的是一个锔锅锔缸的匠人张小乐,在为一个小寡妇王二娘锔锅时产生了爱情,为防人耳目,他便以锔锅锔缸为名来看望王二娘,而王二娘在没有破锅破缸时.竟将自己的新缸砸破找匠人修补以便约会,最后二人终于冲破束缚,结成夫妻。

    锔锅锔缸以前在东北农村非常常见.大至缸罐小至碗勺,水壶菜盆都可锔补。那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买新的就是地出,而锔补却式花不了多少钱,有时一顿饭也可以作补家什的费用,所以锔补行业特别受欢迎。

    锔和补不同,锔是一种用类似今天书钉形的“巴锔子”的器物将破碎的物品重新补好,使器物滴水不漏。更早以前,在古玩界玩儿紫砂壶的人还好把好壶砸破用铜锔锔好的嗜好,把锔补视作一种美的享受。据说会锔补的手艺人以河南人为主,有的全村全县都经此为业,担着担子走遍全国。学徒要学三年,工资极其微薄。出师后,处境才稍微有所改善。按锔补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当然,大师傅是可以“通吃”的,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但随着生意的萧条,这些作匠入不敷出,在经济的浪潮下逐渐消失。

    一些补锅匠走街串户,悠悠地唱“锔一锅一锔—缸—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出门外,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有意思的是,把铝锅底换了,补锅匠还不让客人拿走,装一锅水,要看它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漏了,我一文钱不收!现在,东北人耍想听到这声吆喝,只能听听二人转《锔大缸》了。

    剃头挑子

    剃头匠,俗称“待招”,南方一些城市喊走了调,都一律叫做“带带儿”,剃头匠也不好作解释,讲祖师爷在皇帝头上如何动手的业绩,好汉不提当年勇嘛。

    剃头挑子一头热。走街串巷的剃头匠都挑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如果再有张席子,完全可以举行野外度假了。只是这些剃头匠老实巴交,哪来这么古怪的念头?

    剃头匠一般不出声招徕顾客,而用一个大铁夹子,中间穿一根铁棍,用力从铁夹中滑出,“嗡”的一声,传出好远,这个工具俗称“唤头”,要剃头的只要听到“嗡”声就动起来了。理发讲缘分,有的剃头匠与某人的头发无缘,理出来的发型与长相很不相配。自然,这人的生意就永远别想了。因而,每当一个陌生人来理发,剃头匠总是分外小心,力求留下好印象,蓄个长买主。老顾主都是恋旧的,纷纷过来,围着剃头挑子摆起了龙门阵,剃头匠给大伙点头打招呼,就开始干活。剃头匠的记忆力很好,对客人可以做到不问什么,他能记住原来的要求。理完发,舀来热水冲头,接着开始掏耳朵、修面。为讨好顾主,剃头匠就拿出绝活,进行按摩。睡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积的腰背,剃头匠三招五式,简直是手到病除,还把颈椎、腰椎端得卡卡发响,看看顾主们,都舒服得鼻歪眼斜了,怎会不满意?现在听郭德纲的相声,还能听到当年老北京城里关于剃头的讲究和趣事。

    代写书信

    旧社会直到解放初期,人们不认字的多,舟车千里,远在他乡,相互惦记怎么办?写封信捎回去吧,可又不识字,这便催生了街头巷尾代写书信的先生。“先生”是敬称,识文断字不用出田劳作自然是先生,更何况这些先生都知书识礼,把写信人满腹愁思、千般乱绪化成一纸书信,且措词得当,文思涌动,在“平头百姓”看来确是了不起之至,理应以“先生”称呼。但这些代写书信者多只是读过几天私塾或上过“国高”者,学业无成又不事稼穑,只能以笔代力,赚点小钱勉强糊口。

    社会需求产生了代写书信者的存在,不识字者想要写信或事急需要传达,只有找这些代书者“代书”,此时便无秘密可言,把代写书信的先生当成自己一般,如此如此地写下来。而代书者也听惯百家风雨,历尽世事沧桑,大事小事,喜事愁事,直至不可言传的事都司空见惯,不起波澜,过手不过心,过耳过口不过脑,那样才是“合格”的先生。

    随着解放后文化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上学识字,最起码的叙事信件已能自己写明白了,年岁大的人也由自家孩子、亲人代写,用不着上街找代书先生了。随着电话的普及,书信也快成为历史了,而网络更是带来了通信方式的革命,千万里通过网络可以互相见面通话,这终使以卖字为生的职业结束了千百年的存在历史,结束了其赖以谋生的功能,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挂马掌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度,牛马驴骡便是农业人口的身家性命和生存必需品,爱护这些畜力有时要比爱护人更重要。另外,冷兵器时代,行军打仗也离不开战马,长途远输、长途旅行都要脚力,这就不能不让人对牲畜格外重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就出现了相应的保护畜力的职业和手艺人,他们加工、制作各种器具,使人畜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相互配合更完美。这里,四肢自然是力的源起,所以其脚掌自为人们重视。如何保护牲畜的脚掌?那就是给它加挂一个人工的铁片,使其蹄足耐磨、抓地牢靠,不致失蹄出事故。

    挂马掌就是把牛马驴骡等牲畜的四个蹄脚用刀切平后,在下面钉上一圈马蹄形的铁片,与牲畜蹄形一致,可以起到防耐磨、不伤畜力脚掌的作用。

    东北地区挂马掌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因为进入冬季东北地区冰天雪地,牲畜的自然蹄足容易打滑,所以一股都要挂掌。记得小时候看人挂马掌都是在铁匠炉边进行,有一个大木架,把牲畜牵进去就不能乱踢乱刨了,然后两三个人一起上前,拉住马缰绳,抬起马脚,先用刀把马蹄削平,然后用铁钉把蹄铁和马蹄固定在一起,四个蹄子都要钉,可能马的蹄部也有痛觉并且又叫又跳,所以这个职业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牲畜挂上了蹄掌后,走在冰雪路、柏油路上蹄声特别清脆,一路小跑像是乐音,车老板坐在辕头,怀抱大鞭,洋洋自得,煞是威风,让人特别羡慕。

    现如今,机动车取代了畜力车,出门也好,远输也罢一般都不用畜力车,而农村虽然也有蓄养牲畜的,却不用千太多重活,所以给马挂掌的越来越少了,从事这一职业的也基本消失,在城里则早已不见了这样的作坊了。

    接生婆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出生在自己家的土炕上,接生的只有接生婆。我们那里的农村人通常称之为“老牛婆子”。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人问别人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可能会招来一顿打,因为那可能是在咒人母亲在生产时出了意外,怎么不让人生气?另外,那时的老人都有一点迷信,认为孩子要生在自家炕头上,以利扶养,并能传宗接代。于是,接生婆这个职业便产生了。接生婆当然多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凭的多是经验,医术不可能太高明。

    但接生婆也不都是女的。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有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陈小手》,写的就是帮产妇接生的男人陈小手曲折多变的命运。按西方人的观念,接生婆是新生命的施洗者,是第一个目睹奇迹降临的幸运之人!接生婆都手脚麻利,对待初次生育的妇女,接生婆总会以“过来人”的姿态开导她,并因势利导,辅助她生产。接生这段时光,伴随着产妇的挣扎、哭泣,家人们心烦意乱,接生婆就成了主宰众人命运的大手笔。而当娃娃落地,接生婆喊一嗓子“是个男的!母子平安!”大家悬在喉咙的心,才会落回肚子里。接生婆把娃娃抱出来,众人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那个小肉团上了。

    乐得找不着北的主人回过神来,赶忙吩咐给接生婆煮碗荷包蛋,并把一个红包塞进她手里,念叨着一万个感谢,其实心思早已飞到媳妇那边去了。在有些地方,接生婆都为娃娃准备好一份贺礼——一套漂亮的小红花衣服。就这样,接生婆平静地道了喜,赶着回家——她的使命圆满结束啦!

    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种非正式的正式职业。以前在贫困的山村,教育落后,而国家的教育经费有限,公社、区县就自筹资金,招聘民办教师。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关系,工资也比正式教师低,更没有什么医疗补助和退休金、奖金,充其量,这只能算是个泥饭碗。他们以民办的名义,担负官办的责任,这就是民办教师的处境。

    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深处,往往一间破庙就是教室,有的连粉笔也没有,民办教师只能自己用石灰制作。面对几十个孩子,老师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术,门门都得教,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们的工资往往都被拖欠着,领导说:“困难哩!等等吧,表现好,可以转为正式教师。”那就等吧,等到春节,一人发几箱啤酒,抵作工资。

    现在,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和教育人才的普及,民办教师已经渐渐走出了人们视线,原有的民办教师也经过培训、学习通过了民转非的考试,成为国家正式的教师,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完备的具体体现。

    电话总机接线员 作为声音的二传手,电话总机接线员尽管是工人编制,在很长时间都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职业,不少人通过各种手段,做梦也想当上总机的接线员。

    以前,由于电话难打,体制内的电话总机接线员听多了上司欠缺礼貌的声音,自己也变得不耐烦起来,接到陌生的电话就冒火:“接哪里?说清楚,你耳朵聋了吗?”对于这种命令,人们已经习惯必须忍受,就只好以温柔款款的语调,让沙哑的声带播送出来:“小姐,您是总机吧,喂喂喂……”线路已经被掐断。

    以前总机接线员并不要求一定讲普通话,后来大型的私营公司从节约出发也设立总话台。就要求必须说普通话,给客人以宾至如归的春风般温暖。另外现在的总机也多是电脑值守,打通了一般是“请拨分机号”,实在弄不清也要转过几转才到人工接听,告诉你个分机号马上就会挂断。

    传呼台

    “你的call机号多少?”“有事你呼我!”“小姐请呼XXX号,留言有急事,请马上回电话。”

    这些语言你还记得吗?你当年的传呼是多少号还记得吗?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雨后春笋般崛起,到20世纪初,中国传呼业的经历终于叫身在其中的人们,体会了一次什么叫白云苍狗。

    中国的传呼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海外、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到内地,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人们的生活。在当时身挂一台数字的寻呼机就是一个非常“牛”的身份符号,地位、身价不言而喻。一台传呼机,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上千元钱,功能先进、外形美观的甚至要几千元钱,称其为奢侈品、身份的象征在当时看的确不为过。

    在传呼机普及后,传呼台和传呼从业者自然多了起来,地区网、省内网、全国网、全世界联网的传呼台一家胜过一家,传呼小姐、传呼先生、回收二手呼机、修理问题呼机的从业者更是多如牛毛,它为一些无业者创造了多少就业良机,出现了多少附属新兴行业,有多少人因此走入了小康之列。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传呼业昨天还势头正劲时,突然就成了“过时”的老朽了,代之而起的是移动电话_大哥大。而为此投资巨大的街边固定公用电话、IC卡电话、IP电话都成为陪葬品,弃之街头而无人问津。传呼台一家接着一家消失,一家接着一家合网,一家接着一家关门,最后直到所有人都把传呼机扔给了小孩当玩具,听说对孩子有毒害而扔进了垃圾箱,传呼业终于“寿终正寝”,告别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历史的代名词。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说还有很多的职业无法一一记述,现在把它们的称呼列出来,以便人们在记忆中搜索、回忆。

    弹棉花、货郎、卖水、说书、出租图书、摆渡人、哭丧、卖跌打药、雕花匠(画匠)、淘粪工、拉洋片、江湖郎中、卖唱、守墓人、制绳匠、开染坊、碾米厂、媒婆、车把式、铅印工、流动照相、采耳师、流动烟贩、猎户……

标签: 山村老屋3守墓人攻略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